浓浓: 70-7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浓浓》 70-75(第10/13页)



    而这明璃能如此深受百姓青睐,还要从两年前说起。据经营此物的店家说,这明璃本是烧坏了的琉璃,原属废品。

    当年那赵东家求售无门,走投无路正要销毁时,尚书令大人府上忽来大肆采买。此举不仅救了那东家的生意,更让他得知尚书令府的用法后茅塞顿开。

    因这明璃本是废料,同行皆知,故而售价极低。如尚书令大人那般覆盖整座府邸的豪举绝无仅有,亦非必要。

    寻常权贵至多罩个院落,于豪门而言,此物形同鸡肋,并不吃香。

    这般低廉的价格,贵人看不上,对寻常百姓却是咬咬牙便能将家中门窗焕然一新的好事。平日借光能省下灯油蜡钱,到了冬日,更是能暖烘烘睡个安稳觉的宝贝。

    那东家由此大胆转向,专做平民百姓生意。这明璃因有尚书令大人亲用的先例,本就深受百姓信赖,加之价格低廉,甫一推出便供不应求。

    极快便赚得盆满钵满,随即扩建工坊,广招伙计,不出半年就将分店开了出去。新店一开,同样引得百姓疯抢,生意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若说同行起初因客群不同未多加留意,甚至心下多有鄙薄,即便有人看出其中暴利,也因手下工匠短期内调不出配方,只能干瞪眼。

    然到后来,眼见这昔日在自己面前点头哈腰的小子日渐风光,说不眼红那是假话。商人相斗,谋财害命,窃取配方的手段层出不穷,动了歪心思的更比比皆是。

    但这赵长平竟似随生意一同开了窍,打着尚书令大人的名头作依仗。不论他是真攀附上还是扯虎皮,人的名,树的影,一时还真镇住了不少宵小。

    无甚根基的铺子最先看清形势,自知争抢无望,转而灵机一动,主动上门谋求做个中间商。反倒那些有靠山的铺子,恰恰印证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老话,越想得多,越不敢轻举妄动。

    尚书令府如今势大,谁也不敢为这点生意下其的面子。于是,不愿放弃这暴利行当的,都转而老老实实钻研配方。

    晟朝疆域辽阔,州府众多,只要研发出配方,不愁没有市场。即便本朝饱和,还有番邦属国可供开拓。

    赵长平便趁此良机,频频往尚书令府求见,竟真将这“靠山”坐实了。如今铺子的生意已辐射京城周边十余城镇,惠及当地百姓。

    即便力所不及之处,也亦有商人不远千里主动求购。可以说,这两年间因明璃得以免受寒冬之苦的百姓数以万计,堪称活人无数。

    此物不仅盈利颇丰,更赢得民间口碑。朝廷见各地雪情报平安,亦觉此物于民生大有裨益。而晟朝富庶,这等在商人眼中的暴利生意,朝廷无意与民争利。

    能惠及苍生,已是莫大善政。

    赵长平心知自家生意仰仗何人,每日必抽空琢磨如何讨得贵人欢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真被他研制出些奇巧物件。

    不论贵人是否中意,是否收下,逢年过节便往府里递新奇玩意儿,风雨无阻。

    他也识趣,从不提要面见府中主人,每每送了东西便悄然离去。

    这日天刚破晓,赵长平便匆匆赶往匠房。他如今住的院落也罩了明璃顶,自是不受积雪困扰。这明璃配方乃他发家根本,故特地将宅子建在匠坊旁侧,平日若无要事皆宿于此。匠坊紧邻居所,不过十余丈距离,盏茶工夫便到。

    一进门,他便急急问道:“如何?可成了?”

    那匠人在炉前守了一整夜,方才开炉取物,正处在极度的亢奋中。闻声也顾不得行礼,忙朝东家躬身,嗓音犹带颤抖:“东家大喜!东家大才啊!您请看——这莲花盏,成了!”

    赵长平闻言精神大震,待匠人侧身让开,乍见之顿时满目惊艳。

    匠房灯火昏黄,这潋滟的粉彩竟映得满室生辉。只见黑漆方桌上,一尊半尺来高的琉璃莲花盏亭亭玉立。

    盏身自上而下由粉渐白,釉色流转如云霞晕染,质地清明通透若冰凝玉琢。烛影摇曳间,宝光氤氲,华彩潋滟,真真是瑶台仙品落凡尘,妙不可言!

    赵长平也算见过世面的人,此刻却看得目不转睛。他躬着身,抻着脖,绕着桌沿连转五圈,无论从哪个角度端详,皆觉完美无瑕。

    这才直起身,揉着发酸的脖颈扶腰大笑,朝匠人连连拱手,又从袖中掏出一枚鼓囊囊的钱袋塞过去:“刘师傅辛苦!好手艺!此物既成,酬劳分文不会短了你的!”

    刘匠人虽彻夜未眠,但亲手烧制出这等举世无双的珍宝,又成第一个得见其风华之人,即便分文不取也已心满意足。

    更何况东家向来慷慨,凡能烧出精品的匠人,所得赏钱从来不是小数。他虽未当场打开钱袋,可那沉甸甸的分量已昭示着丰厚酬劳,这恐是他举家之力也攒不出的巨资。

    他捧着钱袋的双手微微发颤,赶忙紧紧揣入怀中,朝东家连连躬身:“多谢东家!小人定当尽心竭力,为您烧制更出色的琉璃来!”

    此时赵长平已无暇他顾。唤随从抬进一只楠木鎏金箱,高挽衣袖,小心翼翼地将那琉璃莲花盏,安放进铺着厚厚绸缎的箱内,又仔细覆上一层护罩,这才轻轻合上箱盖。

    他挥手让人取来秘契,抹了把额头虚汗,含笑对刘匠人道:“您知晓咱们这儿的规矩。但凡有新物烧成,皆需签立保密契书。此契会送官备案,若有泄露,可是要吃官司的。”

    那匠人听了连忙点头哈腰地应下,毫不犹豫便摁下了指印。

    赵长平收好契书,客客气气将人送走,连早饭都顾不上用,即刻命人套好马车,亲自抱着木箱登车出发。

    第75章 第 75 章 醒悟

    约莫一个时辰后, 马车穿街过巷驶入眠鹤胡同。离着那块在艳阳下熠熠生辉,令人不敢直视的府门匾额尚有数丈远,便叫停马车, 整衣下车,微躬着身子快步走到门前。

    他并不踏上台阶, 只立在阶下拱手禀道:“小人新制得一件奇物, 特来献与贵人。是小人激动来得早了,不敢叨扰。便在远处车中候着,待管家得空时再通传便是。”

    说罢朝门侍郑重一揖, 仍保持着谦恭姿态退行数步, 方转身回到马车上,且特意大开厢门, 以示坦荡。

    门侍虽未与他私交, 却对此人印象极深, 当脸皮厚到某种境界, 便不再是缺点, 反成了本事。

    故而对他这般守在府旁的冒犯举动,便也默许了。

    直至巳时初,郭管家自府内走出, 立于台阶上朝他遥遥招手。赵长平立即抱着宝贝箱子疾步上前, 满面欢喜。

    郭管家引他至前院偏堂, 一挥手, 两名青衣下人便提着食盒进来,于桌上布好餐点。

    “听侍卫说, 赵东家辰时末便赶来了,想必还未用早膳。皆是些家常便饭,还请莫要嫌弃。”

    赵长平来府上献礼多回, 似今日这般得赐饭食虽有过往例,却仍是受宠若惊,忙不迭从椅上起身连声道谢。

    纵是如今商界屈指可数的人物,此刻却局促得像个初来乍到的小伙计。

    郭管家不论心中作何想,面上始终挂着得体而疏离的微笑,目光却已落在他紧抱于怀的木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