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 第四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约定》 第四章(第1/2页)

    等待高考成绩的日子急切、烦躁,对考生来说是一种煎熬。
    这几天张运昌做什么活都打不起精神,总是心不在焉,心神不定的,胸中似有一块石头压得他透不过气来,日常生活也没有在学校时有规律了。为了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他把原来买来没时间读的小说翻出来,一本本认真地看起来。
    只有沉浸在书海里,与故事中的人物命运产生共鸣,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运昌才忘掉了现实中的一切。这不,都过三更天了,运昌还捧着书痴迷地看着。萧红的《呼兰河传》太吸引人了,写这本书时萧红二十九岁,比自己大不了太多,她以自己童年生活为主线,把孤独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读着读着,运昌似乎读懂了萧红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
    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两点钟,昏暗的灯光下,运昌的眼睛干涩了,书中的字迹变得模模糊糊。一阵睡意袭来,他迷迷糊糊捧着书就睡着了。
    天刚蒙蒙亮,他就在闹钟的“滴滴”声中醒来了。今天要去自留地给丝瓜秧搭架子,他关掉了照了一个晚上的电灯,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使劲揉了揉眼睛,想赶走缠绕着自己的困意。经过高考熬夜训练的他,没有过多地赖在土炕上。他很快穿好衣服,下到脚地,用凉水洗了把脸,来到院子里。他把搭架用的木棍、竹条,绑绳等敛到一起,扎了一个捆儿,往肩上一扛,走出了院门。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块自留地,自留地面积的大小根据家中人口的多少由生产队确定。自留地除种植一些农作物外,春夏还栽种一些瓜果、蔬菜,秋季栽种那些耐寒的白菜、萝卜。这样一来,全年基本不用再花钱买菜了。自留地作为家家户户生活的重要补充,人们把它看得很重。无论多忙,清晨或傍晚都要挤时间鼓捣它。
    东方的天际刚刚露出鱼肚白色,四周还有些灰蒙蒙的。
    张运昌一边走着,一边还不闲着,用脚一路不停地踢着小石子,小石子在他前面蹦跳着,远远地滑到了路边下。经过第四生产队场院时,饲养员常德爷爷正在拉着牲口套车。
    见运昌晃晃悠悠走过来,他边忙活,边扭着头问:“运昌,你这是干啥去啊?起得这么早?”
    运昌抬起头,把溜到半截的木棍竹条,往肩上又靠了靠答道:“常德爷爷,您更早啊!这不,我去自留地给丝瓜秧搭个架子。”
    “好孩子,什么都能干,有出息!可别学我那两个臭孙子,就知道赖在炕上睡觉!”说完,他一边拽着缰绳,一边“走、走······”的吆喝着,让牲口倒着进了车的辕子,把鞍子扣在牲口背上,拉紧了绳子,接着往脖子上戴上套项,把笼嘴栓到牲口嘴上,眨眼功天,车套好了。转身见运昌看得出神,笑道:“这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快去干活去。”
    有时候,人们经常是熟视无睹。平日里总能看到牲口驾车,却真没想到套个车还这么复杂,这世界上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运昌就这么一路想着,过了三排河的石桥,向右拐到了乡间小道上。穿过田间不足两尺宽、长满杂草的地笼,便不知不觉来到了地头。田野里的露水很大,一路走来,张运昌的布鞋和裤腿都湿漉漉的。
    这时东边的天际已有乳白色,慢慢地泛出了红润,宛如姑娘的脸蛋儿白里透着红,健康光洁。田野四周变得开阔明亮了,大地一片绿油油的,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毯子。运昌跺了跺脚上的露水,放下搭架子的工具,准备干活了。
    张运昌家自留地总共也就一亩多,其中大部分种了玉米。玉米的南面,种着黄瓜、西红柿和倭瓜。绿叶黄花下,隐藏着弯弯的嫩黄瓜;水灵灵的西红柿,娇羞地挂在秧上。地的最南头,靠近地梗,种了八、九棵丝瓜。丝瓜秧长得挺茂盛,藤蔓匍匐在地上,如同八爪鱼一样张牙舞爪地向四周伸展开来。
    运昌把木棍按照一定距离插在秧苗的周围,用铁丝将相邻两根木棍顶端扎紧,再用细绳把竹竿一根根横着绑到木棍上,紧接着把丝瓜秧慢慢扯过来,轻轻地扶到架子上。运昌只是周末回家的时候,干点农活,说实在的,他干起活来,有点笨手笨脚的。但他做活仔细、认真,全神贯注。蹲下、起来,再蹲下、再起来,只一会儿的功夫,他的脸上便挂满了汗珠。
    “哟······这是谁呀?大学生干农活了!”不知什么时候,秀珍嫂子头上包着一件蓝色的头巾,扛着一把锄头站在了地头。运昌正猫腰干活,循着声音,他半蹲着抬起头,见秀珍嫂子正歪头瞧着他咧嘴笑呢。
    “啊,嫂子,你看这丝瓜秧爬得乱得,我给它们搭个架子。”
    秀珍嫂子砸着嘴心疼地说:“哎呀,我的老兄弟,看你满头大汗的,真是没干过活的小白脸,还是悠着点干吧!”
    运昌憨憨笑着,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不好意思地说:“没事的,不就是搭个瓜架子吗,嫂子放心吧!”
    秀珍嫂子把锄头往肩上靠了靠,眨着一双黝黑发亮的眼睛探询道:“兄弟,高考考得咋样?”
    张运昌垂下眉,啄着牙花子道:“就那样,估计希望不大。”
    秀珍嫂子见运昌难为情的样子,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她安慰道:“运昌兄弟,什么事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要多想了,考不上干点农活也不赖!不和你聊了,我得赶快去锄菜地了。”说完,沿着地垅如扭秧歌似地快步走了。
    农村孩子,没有几个不帮着家长干农活的。张运昌念了十多年学,相比较农活做得少了一些,这正是他感觉亏欠妈妈的。妈妈一个人在家,抛去家务活,只是生产队和自留地的农活,也够她受的。得多大的毅力支撑着她熬过来的,他从心眼里敬佩母亲的伟大,心里一直想着要帮妈妈分担些压力。高考结束后,运昌之所以想去生产队干活,这其中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正当运昌弓着腰使劲勒绳子的时候,耳边响起甜蜜的声音:“运昌哥,我来帮你吧。”
    运昌猛一抬头,见郑丽穿着一件枣红色的衣服,来到眼前,她衣服袖子上蓝色的套袖已有些湿了,分明是来地里挺长时间了。他停下手中的活,直起身子瞧着郑丽红扑扑的脸惊讶道:“丽丽,你怎么来了?我自己能行的,用不着你帮忙。”
    郑丽眨着眼睛宛然一笑,小声说:“秀珍嫂子告诉我的,让我过来监监工。”原来秀珍嫂子的自留地与郑丽家的挨着,郑丽一早就来收拾菜地了,刚才听秀珍嫂子一说,就心疼地跑来了。帮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借机与运昌哥说说话、唠唠嗑,拉近一下距离。
    说话间,郑丽不由分说撸了撸袖子,动手干起了活。她动作娴熟,干净利索,一会搭架缠绳,一会牵秧扶苗,像渔民编网一样麻利细致。在她心目中,运昌家的事情就是她家的事情,运昌哥遇到困难,就需要她帮助解决。不管运昌怎样想,也不管别人怎么说,自打那天听到娘与运昌妈妈的对话后,善良的丽丽就把自己的命运和运昌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了。
    虽然大人们有了约定,但张运昌却没有放在心上。他心想,大人们定的事也不好反驳,就由它去吧!这两年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脑子里基本没有丽丽的影子。说句实在话,到目前,俩人见面还是有些生疏的。这不明摆着吗,一年半时间,他与郑丽一共就在寒暑假见了两次面,还都是郑丽主动到家里找的他,总共也没说多少话。像今天单独在自留地相会的情形,还是第一次。
    张运昌心慌意乱,局促地站在一旁。眼前丽丽苗条的身影,俊俏的脸庞,尤其笑起来两个小酒窝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