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南柯梦》 11、烽烟起(第1/1页)
梁潇站在门口朝里看,见钟覃跪在地上双肩耸动,一把鼻涕一把泪,杜衡神色冷峻站在一旁,太宗则是一脸疲态瘫坐在椅子上。
只听杜衡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皇上乃一国之君,不可无视奖功罚过之礼法,更不可因自己一时喜恶便对臣下随意封赏责罚。边关寒苦,将士们为我大梁出生入死,一年不过才得白银数两,如今陛下只因喜欢钟大人一幅字,便赏银五百两。此举一旦传出,岂不是让臣下寒心。
太宗听得杜衡一席话,简直气到当场昏厥,颤声道:你也知朕乃一国天子,天下尽皆朕有,钟卿书法造诣颇得朕心,朕如何就不能赏他这点银子?
杜衡冷声道:昔年宋徽宗也曾宠爱米芾,更因米芾一副墨宝便赏千金,如今陛下竟是要效仿那徽宗吗?
钟覃听得杜衡竟将皇上比作亡国之君,刚要开口替皇上申斥,杜衡转头瞪着他,正言厉色道:钟大人的字确实写的出神入化,但写字谈不上功劳,钟大人也更应明白无功不受禄的道理,免得做出此等让圣上为难之事。
钟覃被杜衡说的哑口无言,眼睛中泪光更盛,委委屈屈继续跪在地上。
梁潇看的好笑,心中也不禁暗自赞叹:这个钟覃虽然是个废物,但确是写的一手好字,太宗颇喜书画,一时宠爱钟覃也是情有可原,况且钟覃是由丞相李雍举荐,李雍乃当今皇后之父,即太宗皇帝的岳父,权势滔天。杜衡今日骂了钟覃不要紧,但若拂了丞相面子,日后怕是有的苦头吃。但这杜衡敢不畏权势直言上谏,也不愧是大梁的忠臣贤士。
太宗半晌无语,呼吸急促,双唇发抖,脸色忽红忽白,状若癫狂,大声道:好好好!来人呐!杜大人进言有功,朕就赏杜大人八十板子!
那杜衡丝毫不惧,行云流水般跪下叩头谢恩,转头便要去殿外领板子。
梁潇见太宗是真心动怒,忙大步跨进殿中,朗声道:儿臣梁潇,见过父皇。
潇儿在回京的路上,偶读□□年间的《永定政要》,□□在世时曾道: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岂肯更言。从古至今,君圣则臣贤。如今杜大人敢如此直言上谏,也全仗着父皇是个圣明君主。
说到此处,偷眼看太宗,见他气色逐渐平稳,又上前两步,轻轻挽住太宗衣袖,带着些许撒娇之意道:今日儿臣刚刚回宫,还请父皇看在儿臣的面子上,免了杜大人这顿板子吧。
梁潇生母乃太宗贵妃孟氏,孟贵妃神仙玉骨,兰质蕙心。如今佳人已逝,梁潇长相才情又与贵妃肖似,太宗便将对贵妃的满心追思尽皆转化为对梁潇的疼爱。如今一见梁潇回来,心中的气便先消了三分,又听梁潇为杜衡求情,也觉自己方才确实有失仪态。叹了口气,向外一摆手:罢了罢了,既然潇儿开口,杜大人这顿板子就先记下吧。又对跪在地上的钟覃道:你也退下吧。
太宗本想与梁潇多说会儿话,但经方才钟覃杜衡一搅,现下只觉身心俱疲,便对梁潇道:此次潇儿立了大功,又连日奔波劳累,今日先早早回府歇着吧。见梁潇一愣,笑道:潇儿忘了,你如今已是我大梁的端王,自然是开府另居,皇后已经提前安排人过去伺候了,你且回去看看喜不喜欢。
梁潇赶紧谢恩退下了。
次日一早,梁潇入宫上朝,见季鸿也正往勤政殿去,忙上前几步,高声叫道:鸿哥!季鸿转头看是梁潇,便站着等他。
梁潇问:听人说大将军府还未修缮整齐,鸿哥在什么地方安歇。
季鸿老老实实回答:昨日军中事务颇多,交割的晚,就宿在兵部。
梁潇惊道:那怎么行!如今端王府里只有我和梁俞两人,鸿哥不如暂且搬去与我同住可好?
季鸿本想推辞,但见梁潇正仰头看他,肌如白雪,两叶如画柳眉微皱,一眸春水满是牵挂,神色中又带着万分的诚恳。心中感叹:季鸿此生,只怕无法拒绝眼前这人的任何要求。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思索片刻,点点头。
梁潇见季鸿答应,心中高兴万分,刚准备再与他说些什么,只听身后有人懒洋洋道:二弟,多日不见,真是愈发光彩照人了。梁潇一听这语气,便知来的是晋王梁衍。梁衍乃皇后嫡出,一出生便集万千宠爱,奈何自小体弱,缠绵病榻。孟贵妃在世时,皇后恨贵妃分宠,更恨梁潇身体康健。晋王也素来看不上梁潇,如今见梁潇打了胜仗又得太宗器重,心中更是嫉恨非常。
梁潇转头看着面色苍白的梁衍,微扬嘴角,似笑非笑道:多谢兄长夸奖。
梁衍还要再说什么,只见文武大臣已陆陆续续到齐,太宗也在龙椅上坐定。
丞相李雍上前奏道:启禀陛下,昔日楚国铸九鼎,又建明堂供奉,以求上天赐福,终一统四海。如今北境已定,天下唯余西南青,凉二州未服驯化,迟迟不愿归顺。不若陛下也效仿楚王,铸九鼎,安社稷。早日一统九州。
工部侍郎曹濯忙道:陛下,永州本不是铜,锡,铅产地,若想铸鼎,一众材料皆需从南方交州,临州一带运来。运送这些沉重器物,不免要开凿运河,这样一来不仅耗时颇久,二来更恐劳民伤财。
晋王以袖掩口咳了两声,道:曹大人所言差矣,陛下铸九鼎乃是为四海百姓祈福,如今北境安稳,九州一统之大业,唯余西南一隅。陛下虽为铸鼎大修运河,但也正可借此彰显我大梁魄力,震慑番邦。
这一席话,将侍御史杜衡听得眉头直皱,刚准备出列。太宗一看又是杜衡,心中顿时想起昨日在庆寿殿种种不快。不禁心头火起,未等杜衡发言,便道:晋王和丞相所言颇有道理,朕意已决,从明日起,铸九鼎,建明堂!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