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嬛韶光: 3、书院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琅嬛韶光》 3、书院(第1/2页)

    打过了招呼,办好了手续,上元节一过,纪家父女就与学子们一同进学了。

    入了学院第一天,并没有正式授课,而是非常繁琐的启学仪式。

    首先,学子们在庭院排队站好,由书院的山长象征性地整理衣冠,再由夫子带领大家进入学堂,行文士礼,拜孔子像,拜师献礼,以及师长回礼,最后净手开笔,破蒙明智。

    纪飞辛做得很认真,就像面对一场大战一样全神贯注,一来,他对接下来的求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二来,他要记住这些流程,等他自己开书院的时候就可以用上了。

    纪飞辛从军多年,有些习惯已经深入骨髓成了本能,他认为自己真的是全心全意在听山长训话的,但不知怎么回事不知不觉就把学子们都打量了一遍,那个瘦高个手长脚长,但筋骨不够结实,这种水平的,纪飞辛能一口气打倒二十个,那个容长脸看起来挺壮实,但脚步虚浮,这种水平的,可以在打瘦高个的同时顺带踢翻二十个,那个吊梢眼似乎很机灵,但警惕性其实一般,估计给他三五拳都未必能反应过来,

    山长姓段,是安清县有名的大儒,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以把儿子送到段家书院为荣,山长膝下只有一子,名为段南星,生得一表人才,又有家学背景,在安清县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女婿人选。

    段南星的武力值战斗力在纪飞辛眼里不够看,没怎么多留意,但锦秋就不同了,纪家对书香气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崇拜,锦秋心底里也是如此,早听闻段公子仪表堂堂,才学过人,今日众学子初见,锦秋一眼就注意到一个气质卓然的公子,想必就是段公子了,即便整个安清境内的青年才俊都汇集一堂,仍有种鹤立鸡群之感,当得起“陌上公子足风流”。

    散学后,学子们叽叽喳喳表达着小别重逢的喜悦。

    “你们注意到了吗?今日来了新同窗。”

    “哎哎,我也看到了,一个黝黑的壮汉,和一个瘦弱的病秧子。”

    “怎可如此评价于人,那壮些的同窗,气息浑厚,眉宇之间一股英气,腰直背正,行动之间透着一股正气,说不好是剑仙李白一样的人物,而那位瘦弱些的,面如敷粉,眉眼清澈,想必是位低调的贵公子。”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这两位必然是出自富贵人家,且看他二人均未参加考核即可入学,就知这来头不小了。”

    “书院清正之地,怎可助此行贿歪风,况且他二人若真无根基,贸然来此进学,岂不是如婴儿学走?”

    “哼,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一试便知。”

    纪家父女结束了启学仪式后就准备回府了,毕竟刚刚落脚,家里还有许多事要打理,没想到同窗们如此热情,簇拥着二人到附近的酒楼雅集。

    觥筹交错,丝竹并奏,眼前是穿着大袖长衫的学子们,小口地抿着酒,脑海里却又想起了曾经的兄弟们,光着膀子,大口吃肉,开怀痛饮,若是被那群家伙看见自己这幅文邹邹的样子,肯定是吃惊的很吧,也不知兄弟们过得如何?

    “纪兄海量,不怕醉了联不得诗吗?”

    纪飞辛眉头微皱,未敢贸然开口,悄悄瞄了女儿一眼,纪锦秋也是心头一紧,暗道大意,扫了一圈众人神色,心下了然,看来是专为父女二人设的鸿门宴啊,只是不知是学院传统,还是刻意针对了,父亲背诗尚且为难,如何作诗,宴上人多,想必是一人一句而非每人一首,会不会出丑待会再说,先稳住心神,不能露了怯,遂给纪飞辛递去一个安抚的眼神。

    既然已提了出来,众人便纷纷起哄,“段兄,吾等学子,数你文采最佳,今日便仍由你起个头吧。”

    段南星也不推辞,“正月既望,知己欢饮,正该吟诗酬唱,段某不才,抛砖引玉罢——正月晴和失皑皑,”

    身旁学子忙接道:“阶前只余霜雪痕。林间鸟鸣猿啼谷,”

    下首学子不假思索:“水满荷塘风吹燕。桃李未红杏未开,”

    下一位亦是不慌不忙:“纷纷已有醉游人。新年不见新草芽,”

    “旧人仍似旧时情。煮茶烹茗休云倦,”

    “金鼎香篆遣雅趣。”接完上首的句子后,转向锦秋,似是挑衅般缓缓开了新句“君有奇才酬知己,”

    锦秋不仅要接他的上句,还要想办法把新句引向对父亲有利的方向,随口接了那学子的上句:“我有高德作比邻。”遂也面向下首的父亲,满眼鼓励地吐出新上句:“河清海晏乾坤定,”

    纪飞辛得意一笑:“白首将军忆边谣。刀兵不逐王侯位,”

    下一位学子呆了一呆,酒都醒了一半,提神接道:“搏鬼斗狼为黎民。老弱娇儿不愁养,”

    “仓廪米粟赈孤困。四海男儿皆有志,”

    “踏破胡虏戍辕门”

    席间学子众多,一时半会还轮不到纪家父女,纪飞辛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跟着喝彩,心里暗觉侥幸,前几日锦秋随口吟了几句,还好记得,派上了用场,看来只要多读几本书,多积累,也没什么难的嘛。

    众人联诗尽了兴,撤了酒菜,又喝了两道茶,众人见二位新同窗形容端正,举止朗阔,文风格局宏大,也都放下了芥蒂,真心叹服道:“汪贤弟境界之高,实为吾等不及,边境初定,吾等却只顾享乐,是汪贤弟和纪兄的‘河清海晏乾坤定,白首将军忆边谣。’改变了整首诗的走向,提高了全诗的境界。”

    这位学子口中的“汪贤弟”其实是纪锦秋,锦秋混入学院只想悄悄潜伏两日就离开的,故而用了假名,也不想多出风头,赶紧谦虚道:“哪里哪里,众位同窗心胸开阔,更令人敬佩。”

    众人闻言讪讪,段南星大方举杯道:“汪贤弟见谅,今日并非刻意为难,要使二位出丑,只是书院向来招收学子均要通过重重考核,以确保学子们学力相当,能够共同进学。虽略有不忿之意,但也算是为二位考量,还请二位不要介意。”

    锦秋没想到他这么大方承认,对比自己刚才语带讥讽,更显君子端方,“段兄雅量,汪某惭愧。”遂也举杯饮尽。

    纪飞辛满脸掩饰不住的笑意,看来少年一代的政治觉悟很高,又能认错低头,爽朗一笑道:“无妨无妨,你们也是为了学院的清誉,我确实根基一般,以后还请师兄们关照。”

    “纪兄言重了,境界为先,文采次之,能够结交纪兄这样的真君子,今日合该再喝一道。”

    直把众人都喝迷瞪了,纪飞辛才反应过来,一一吩咐人将学子们各自送回,父女二人也尽兴回府。

    正月十七,书院就正式开始授课了,学子们也都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举业上,纪飞辛也十分用功,锦秋始终不好在学院待太久,观察两日也就悄悄离开了。

    来安清县的生活已经渐渐走上了正轨,府中也已动工修葺,锦秋琢磨着,她的书肆也该着手准备了。

    店面办理了过户手续后,锦秋简单将店铺收拾了一番,原本的厨房撤换掉,改为抄书房,前头的桌椅板凳撤去半数,另换上几排书架子,二楼的视野不错,仍保留了雅间和原来的桌椅,若是有名士之流想在此清谈,也欢迎之至,不出三两天,熟手的木工就能搞定。

    关键的一环还在于书籍。

    书是非常奢侈而又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