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姒(双重生)》 121、番外其二(第1/3页)
尔玉公主大婚次年,明宗皇帝心血来潮,更年号为承德。
满朝堂不要银钱地封赏人,大赦天下,赋税兵役减免三载,各地路引来往开放。从西梁引入蒸腾燃气的蛟龙舟,舟入运河,流水岸边尽是凑热闹的民众百姓,两河三道围得水泄不通。
当?真像是太平盛世开启的前?兆。
同时,山河大定,老?将卸甲荣归,新帅披挂上阵——
戚文澜大马金刀地接过他爹衣钵,除却自成一系的戚家军听他号命,还走南闯北收拾动荡的残余兵力,拢归为一处大营,取了个不阴不阳的诨名“相柳”。
军师死命拦着说上古凶兽之名不吉利,将军无?所?谓一挥手:“国之凶器嘛,我看合适得很。”
军师:“……”
合适个鬼!
正要耍嘴皮子功夫劝阻,只见他家将军拎出本还在看的《山海经》图谱,指着?上头稀奇古怪的名字道:“那来来来,你再随便指一个?”
军师看着?一个赛一个喻义不详的凶兽名,一个头两个大,两眼发黑向文盲妥协:“属下看‘相柳’甚好。就、就这个吧。将军上禀天听即可。”
他就不信陛下会同意!
好在圣上也看不过这等凶神恶煞的诨名,大笔一挥,改为“当?康”。
同为山海经外来物种,但吉利祥瑞多了。
于是,当?康这支三十万精锐,新铸虎符,暂由戚文澜统帅训练。
加上近五十万的戚家军,戚文澜手中可以调动的兵马多达八十万人。
朝野上下意见不小,有人说戚家势力日强,在皇亲国戚里更是一家独大,恐有不臣之心,陛下还是削减戚家军权为好。
谢策道不置可否。
于是又有人说,戚家炙手可热,京中权贵都想着结为儿女亲家,陛下若想制衡,就不能允许戚家与高门贵族联姻。
九五之尊没过耳——谢策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戚家是潜邸之时一路跟随的忠臣良将,他还没老糊涂到分不清是非功过。
但这么一提醒,谢策道才恍然戚家小子都二十有二了,还是光棍一条。
也太惨了。
搞得像他亏待这孩子似的。
想嫁戚文澜的倒是不少。毕竟人俊,行兵打仗也强,女儿家们多少有些?英雄情节,戏词里唱得哪个不是美人配英雄?芳心暗许的不在少数。
更重要的是,戚家家风不错,戚老?将军就戚老?夫人一人,没杂七乱八的侍妾。而戚文澜从小到大出格举动都在朝政,私生?活清白检点得像一张白纸,是再合适不过的夫婿人选。说媒的人差点没把?门槛踏破。
但他一直没有议亲的想法,谢策道还以为年轻人眼光高,挑来减去没遇到个称心如意的。
这天临近中秋,谢策道回宫后和戚贵妃提了一嘴:“朕看文澜老?大不小,业也立了,是时候成家。老?夫人不还念叨着抱孙子么,你若有闲,替文澜把?关挑选,有合意的尽管和朕说。哪怕是西池瑶台仙子,只要他喜欢,朕都下旨。”
戚贵妃比他更了解自个弟弟,神色复杂笑了笑,点头应是。
承德元年中秋佳节,戚文澜归京探母,又去宫里和戚贵妃坐了会儿。
他本次来京是述职汇报,当?康属于各处聚集起来的杂牌军,编队规整需要一番功夫,骑兵步兵和善水性的士兵也要分开训练,今年忙活了大半载,初见成效。这才喘了口气,得以从漠北赶回望都。
戚贵妃替他泡杯菊花茶,把?玩他走南闯北时,不知哪里打秋风打来的稀奇玩意,笑道:“前?些?时日,陛下和我提你婚事。我说弟弟啊,你也别眼高于顶,找个可心人娶了罢。不为难你,顺着心意选。但也别磨蹭太久,阿娘都在发愁百年之前?能否见你娶妻生?子了。”
戚文澜左耳进右耳出,大大咧咧:“爹三十才成婚,我急什么?”
“文澜。”戚贵妃拖长了语调,中规中矩地给他递了份名录。
戚文澜随手翻看,过菜谱般读了读名字,然后莫名其妙合上:“我又不喜欢人家,祸害她们干甚,娶回来当花瓶摆着?好看吗?我还嫌瓷器易碎难哄呢。”
戚贵妃没话说了,用食指摁了摁戚文澜额头,嗔道:“你啊!”
戚文澜被戳得脑袋晃悠,似笑非笑:“姊姊,你其实松了口气对吧?位高权重,不是好事啊。”
被他看出心思,戚贵妃也不尴尬,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宫人退下,叹道:“算是吧。以你如今权势,不适合再迎娶高门贵女,否则流言蜚语必不会少。寻常人家普通百姓,倒也不是不配你,但恐怕和你没什么共通话儿可讲,你更加不会喜欢。陛下说是说但凡你看上,他就下圣旨——天赐恩疏,惶恐至极,不能真就觍颜直受。搪塞含混过去,再好不过,只是……”
戚贵妃摇头,忧心忡忡:“苦了母亲了。”
“我和她说,实在不行这几年我少跑京外,多在京中陪她。”戚文澜将名册撂下,拿起戚贵妃近来解闷的史书,边看边道,“戚家军在陛下手里发扬光大,他感情深,信父亲。太子殿下和我自幼相识,又有阿姐你从中协调,他们也信我,要不然怎么敢将八十万人马交付给我?可等到再下一辈,万事怎么说得准?来个怕功高震主的多疑君王,更是福祸难料。结束在我这一代也挺好的,留个青史清名。蛮不错。”
戚贵妃觉察他话中深意,瞳孔微缩,千言万语汇聚喉间,没能说出口,最终也只汇成一句话:“陛下早朝时可能还会提提这件事,你想好怎么回应他。”
“好嘞!”戚文澜答得心不在焉,反而对戚贵妃这本《乾元纪事》来了兴趣,打着?商量,“阿姊,这本书送我呗。”
戚贵妃:“奇也怪哉,这次不看三页就打瞌睡了?”
戚文澜:“……”
他看了看封皮,对书名有了点微末印象,好像年少时还真被逼着看过。
戚贵妃大发慈悲挥手赏了他:“拿去吧。太|祖的传记多揣摩研读,不是坏事,他行兵作仗风格和你相反,正好学学。看来最近是在恶补看书啊,不错,有长进,这几年饭没白吃。”
戚文澜:“…………”
眼看着?她又要明夸暗嘲讽说教一通,戚文澜揣了书就溜之大吉,留下一句没心没肺的“知道了”。
即使戚贵妃提醒了戚文澜,说早朝或是御书房议政时,他婚事会被提及,戚文澜也没过心,他不是那种万事提前?考虑妥当的人,所?以,两日后早朝,谢策道果真在犒劳夸奖后问及行军孤苦时,戚文澜怔了怔。
他迟疑半晌,方才单膝下跪,抱拳而道:“山河未定,无?以家为。【注】举目四海,皆是吾乡,无?论阶衔,尽为吾友。他年史书相作,能留名姓予后人一窥,便是万幸之至——有何孤苦,亦有何羡焉?”
许是这段时日恶补的书起了作用,他说话也能咬文嚼字、拐弯抹角起来。
朝堂文官皆是一愣,唯有宣珏,侧眸看了他一眼。
像是并不意外。
谢策道却是深受触动,抚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