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都护: 第207章 扶贫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汉都护》 第207章 扶贫(第2/2页)

,不说能吃上大鱼大肉,但至少也能吃饱穿暖。
    诸位有何想法?
    众人相互看了看,纷纷沉默了下来。
    过了片刻刘志说道:太守,这需要钱。
    许延寿点点头道:我知道,这个事情很难。也需要很多钱的投入。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因为花钱,就不做了。
    若是不做,恐怕那些穷人世世代代都要穷下去。
    太守说的是!贾政道说道,太守,此事可有些许头绪?
    许延寿沉吟片刻:这些穷人之所以穷,其根本原因是没地。
    经我了解,因何没地?
    尽皆因为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着实太弱了。
    只要有何天灾,他们为了活命,只能去卖地,寅吃卯粮。
    因此,首先,我想着是先断了他们的穷根,郡财政出一笔钱,前后吸引各家各户也多少出上一些。
    这一笔钱就当时专门的抗灾的前来。
    当谁家出了非得卖儿卖女活不下去的情况,就用这笔钱来赈济出事的人家。
    待这家这户缓过劲之后,便不再赈济了。
    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谁也没有说话,相互看了看,思索着许延寿的话。
    许延寿的这个想法乃是借鉴后世的保险制度,想出来的一个办法。
    许延寿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可以试着搞一下。
    看到众人都不说话,许延寿不禁皱眉:诸位,皆可畅所欲言。
    当即贾政道便说道:太守想法很好,但是太守可曾想过百姓现在的生活已经是水深火热了,当下都保证不了,他们岂能考虑未来之事?
    刁德也颔首道:贾别驾说得对,臣也认为此想法不切实际。
    紧接着乌青、赵兴云也反对。
    许延寿思索了一番,也确实是有点异想天开了,接着便寻思作罢。
    然而刘志却开口说道:太守,我认为此法虽然对赈济百姓来说异想天开,但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许延寿一听,眼前一亮说道:你可有何不同看法?
    刘志说道:太守,我等可先在我郡守府所属的田地上推行试试。
    怎么说?贾政道皱眉问道。
    刘志开口:凡是租我太守的土地之人,我等先和他们声明。他们的产出其中一部分作为赈灾的储存。
    然后我等将这个赈灾的储存聚集起来,若有灾情,这个赈灾的储存就发挥作用了。
    赈灾的储存可以免费为租我等土地的户籍人口提供吃食。
    并且还可作为种子下发给众人。
    只要众人及时将赈灾的储存给补上,这样一来,待灾情发生的时候,众人也不用太过恐慌了。
    对啊!可以小规模的试验一下。许延寿点着头说道。
    众人也觉得可以一试。
    许延寿道:就这么办了。刘志,这个事情你负责,若是可以,咱们还可吸引有地的人都这么搞。
    诺!刘志应了一声。
    许延寿这边继续说道:当然,现在很多的穷人已经没有地了,但会稽郡的荒地仍然很多,这些荒地荒着也是浪费。
    下一步的工作,我准备找一些值得开荒的地方组织大规模的开荒工作,凡是参与开荒的,全部分给他们土地。
    兴云,你本是会稽郡土著,可有何时的地方?
    赵兴云一听点到自己名字了,他赶紧说道:确实有不少,但会稽郡的荒地之中多有猛兽出没。
    没关系,可以先清理。许延寿道。
    赵兴云点点头:我回去打探一番。待有合适的地方,我及时向太守说。
    许延寿点点头,继续说道: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了。我想斩断贫穷的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
    众人一听有些疑惑。
    许延寿点点头:没错,就是贫穷的代际传递。诸位发现没有,穷人的下一辈孩子仍然是贫穷。而富人的孩子则大多仍然是富人。
    而且,很多情况之下,富人就算是真出了些许状况,成了穷人,但是其培育的后代也有很大几率再次翻身,再次成为富人。
    但穷人则不然,穷人更多的是一直穷下去。
    所以说贫穷是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这就是贫穷的代际传递。
    想要让人富起来。我觉得首先得要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一听,再次相互看了看,纷纷觉得许延寿说的有道理。
    许延寿接着说道:我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富人的言传身教能够传承给后代。而穷人则为了温饱奔波,根本不可能有意识的教育自己的子女。
    因此,想要斩断贫穷的代际传递,我认为让穷人的孩子受教育,能学会一项傍身立命的本领是关键。
    基于此,我想在会稽郡开办义学。
    此时贾政道皱眉:太守,会稽郡有朝廷兴办的学堂。
    许延寿摇摇头道:我所说的义学和朝廷兴办的学堂不一样,我所办的学堂乃是让穷人的孩子学习一技之长的地方的,而非让他们读圣贤书的。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