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大爹他强取豪夺: 27-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封建大爹他强取豪夺》 27-30(第3/10页)

得了她?!

    待到金册宝印一定,公主的妃嫔名分便是礼国现成的一步妙棋。

    安远山砰地一声跪伏于地,行了一个无比隆重的大礼。

    额头触地,久久不起。

    再抬首时,眼眶濡湿,嗓音里含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哽咽:“为报陛下减我礼国岁贡、活我礼国万民之恩……”他再度叩首,语气极尽恭谨,却又在尾音里藏了些许谄媚,“我王特命外臣禀奏:愿将公主献于陛下,常侍左右,以慰圣心。此非联姻,实乃臣国对天朝父君的一片赤诚孝心!万望陛下……恩准俯納!”卑劣言辞将献女说得冠冕堂皇。

    萧承璟高踞御座之上,若非抿紧的唇角极力压着一丝向上的弧度,他看起来几乎毫无波澜。

    “既然冯卿与安使者皆如此盛情难却……”视线徐徐扫过冯侍中与安远山,以一种议论寻常政务般的平淡口吻,续道,“朕再做推拒,反而不美。”

    食指闲闲地叩着扶手上的龙首浮雕,他声调依旧从容:“贵国公主,姿容出众,仪智双全。朕——”他略作停顿,目光凝在安远山面上,“确实颇为欣赏。”眼底掠过不容错辨的占有欲,他甚至懒得再掩饰话中的掠夺意味,“既入我大粱宫闱,朕自然不会薄待她。”

    萧承璟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得冯侍中倒吸一口冷气。

    冯侍中张了张着嘴,本想说些匡正君心的谏言,才发觉喉咙竟干涩得发不出一丝声响。

    身躯几不可察地晃了晃,他恨不能将全身的重量,都寄托于手中玉笏。

    满腔翻涌的惊涛骇浪,最终化作一潭死水。

    他颓然垂首,只余一声气若游丝的轻唤,散在殿宇中:“陛下……”

    朝会散后,萧承璟回了便殿。

    原以为,最先来求见的,会是冯侍中那班清流言官,不料廊下等着的竟是赵儼。

    赵儼进殿时,案头奏章堆积如山。

    萧承璟并未端坐,而是深陷御座,一手用力揉按着紧蹙的眉心,另一只手无力地垂在扶手上。他眼皮未掀,只在脚步声临近时,带着浓重的倦意,哑声开口:“子严求见,亦是为姜氏之事?”

    “陛下明鉴。”赵儼恭敬行礼,“臣,深知陛下对姜娘子的心意。只是……”提及姜娘子时,声气明显一滞,仿若千钧重物压在舌尖。

    他直起身,扫了眼天子倦容后,迅速垂下视线,喉结轻滚,续道:“陛下虚设六宫已久,今独纳一妃,朝野不解圣心,徒生非议。”

    他将姿态放得更低,把话含在喉间,细细揉过才吐出来:“若陛下广纳贤淑,则前朝后宫,两相安然。此举,上显恩德,下安臣心,望陛下圣裁。”

    萧承璟按在眉心的手指蓦地一顿。

    他睁开眼,眸子清凌凌的,像是雪水洗过的寒玉,哪还有半点困顿。

    “哦?”他尾音微扬,嘴角似笑非笑地一牵,声音轻飘飘地荡下来,“广纳淑贤?”目光似有分量般压在赵俨脸上,“是赵氏的意思,还是子严你的意思?”

    赵俨脊背绷紧如一张拉满的弓。

    他知道,自己那点私心,在明察秋毫的君王面前,根本无处遁形。

    一股混杂着羞惭与无奈的涩意直冲上来。

    若非双亲以孝道相逼,他实在不愿在陛下面前提起这一桩。

    赵俨闭目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眸中只余破釜沉舟的凛然,字字清晰道:“陛下明鉴。江山之重,非一人可承。广纳贤淑,延绵皇嗣,乃稳固国本之要。臣有一妹,虽资质鄙陋,然性情温婉……”

    “皇嗣?”萧承璟低笑一声,截断了赵俨的话头,指节无声抵上紫檀御案,借着那点冷硬镇住奔涌的思绪,“赵卿,倒是替朕想得长远。”

    殿里静得疹人。

    萧承璟拿起案上弹劾的奏章,随意翻了翻,又丢开。

    这才开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赵卿可知,一个人,若从未得过,来自父母的一丝期盼、一丝怜爱,是何等滋味?”

    赵俨撩起衣甲,顿首于地,发出沉闷一响。

    “陛下……”唤出这一声后,他喉头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半晌无声。

    他比谁都明白:陛下之所以对纳妃之事如此抵触,是因为陛下出生意外,而非恩宠。

    可他还是闭了闭眼,把心一横道:“正因臣或可体会万一,才出此下策。”

    “臣求陛下纳臣妹入宫,全臣之孝道。”说到此处,他声线有些抖了。

    只得稍作停顿,将喉间那团热辣咽下去,才好继续那更难启齿的下文:“至于夫妻之实……”短短几字耗尽了他所有气力,他仓皇地别开脸,嘶哑道,“臣只求陛下,予臣妹一个名分,保她……衣食无忧,平安终老!”

    说完,他肩膀微微一懈,原本端着的架势便悄无声息地散了,低声叹道:“此乃臣,为臣,为子,所能想到的……两全之策。”他再度深深叩首,声音闷在地上,“臣,万死!”

    萧承璟垂眸,视线落在自己摊开的掌心:“……朕,知道了。”终是合掌握拳,轻覆于那叠无关紧要的奏疏上,

    “朕……会考虑的。”

    最终,封妃的圣旨,一连下了三道。

    头一道,颁给了冯侍中的外孙女沈氏。

    彼时,冯府门庭若市,贺者如云。

    第二道,径直送到了赵俨的府上。

    宣旨之时,赵父赵母神色端严,立于堂前。

    赵氏女依礼跪听圣音,不敢有半分差池。

    最后一道,由崔尽忠亲自捧着,送去了行宫。

    宣读完圣旨,崔尽忠便躬身退出殿外。

    待崔尽忠,踏着幕色回宫复命时,萧承璟正于灯下披阅奏章。

    听闻脚步声,他目光依旧落在字里行间,只握笔管的手微微一顿,状似无意地问道:“……她,如何?”声音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崔尽头颅低垂,用一种近乎麻木的语调,小心翼翼道:“回陛下,娘娘……她如常领命。”言毕,他保持着躬姿,静候片刻后,像是才记起一桩不相干的琐事,微微抬了抬眼皮道:“倒是前两日……礼国使臣时求见娘娘时……娘娘她……”他喉头一动,仿佛接下的话,似往滚油堆里泼水,“发了好大的脾气。”

    啪嗒。

    萧承璟手腕微沉,不动声色地将笔搁在了笔山上。

    他不语,只移手至一旁,指节屈起,若有所思地叩击着光洁的案面。

    “算算日子,安使者一行,也该返程了吧。”

    “回陛下,明日便会离京。”

    “嗯。”萧承璟从鼻腔里淡淡应了一声,似是随口一提,“晋地新附,边境终究不太平,务必让安使者,路上,多加小心。”末了四字,他说得极轻极缓,却有莫名寒意悄然渗入大殿。

    “是,陛下。”崔尽忠一个哆嗦,头垂得更低。

    宫灯初上。

    萧承璟来到行宫,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