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后美人权臣他黑化了》 第八十四章 谁攀附谁还不一定呢(第1/1页)
那天回去之后,元祯处事比从前更狠了许多。
不仅下了道旨命江南百官以强硬的手段将染疫地区的病人隔离,更调动当地军队死死把守城关,不允许任何外来人员进城。
城中百姓禁止走访,禁止探亲,禁止经商,违令者立斩无赦。
后又拟旨一道,增设连坐罪制,这么一来,百姓怨声载道,纷纷指责阉人误国。
君尚眼睁睁看着元祯行事狠绝,却无力阻止。
他甚至觉得元祯在怄气。
和他自己怄气。
可是不得不说,凭借着铁血手腕和雷厉风行的措施,血疫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极有效的控制。
再加上云岫玉在元祯的提示之下有备无患,这些天来日日一到夜里就去采药,将疑似可以治愈蛊病的草药一一分类,按照不同的剂量配好,熬制一锅又一锅的汤药,拿去草棚子里喂病人喝下。
一开始试药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些病人的病情起初有所缓和,可是当夜便发起高热,浑身抽搐而死。
众人愕然。
云岫玉并不气馁,一连好几天守在草棚子里观察病人病症,悬丝诊脉,夜里回到住所挑灯熬药,可是一连三次熬制的汤药都不尽人意,病人服下之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身为杏林佼佼者的云岫玉,第一次生出了挫败感。
一条条逝去的都是鲜活的人命,别说是医者,就连君尚看在眼里都深感压力巨大。
唯独元祯,淡淡瞥了一眼被架子抬出去焚烧的死人,与云岫玉道,
“岐黄之术精深难解,研制新药更是困难重重,牺牲几个人乃是常事,医师的医术已是登峰造极,莫要介怀于此。”
云岫玉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元祯又道,“为今之计,消沉无解,打起精神才至关重要,数以万计的百姓还仰仗着医师救助,医师定不能气馁。”
云岫玉一手扶额,叹道,“我行医多年,未遭如此挫败,这么久来仍没头绪,实在羞愧难当。”
“成大事者,不恤小耻。”元祯一手搭上云岫玉的肩膀,轻拍了拍,柔声道,“立志欲坚,不欲锐,成事在久,不在速。久一些,不算什么,百姓等得起。”
“话虽如此,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每天这么枯坐着,熬药,试药,再熬药,再试药,好似毫无用处……这么多条人命都栓在我的手上,我真的……”云岫玉一连几日没怎么吃下东西,肉眼可见地消瘦了许多,一手攥了桌上一大摞药方子揉成团,扔到墙角。
元祯顺着他扔的方向看过去,墙角已经堆了一大堆纸团。
云岫玉重重叹了口气,望向乌云密布的窗外,恹恹道,“督公,外面天色又黑了吧?”
元祯没有回答,走到窗牖边,猛地拉开了帘帐。
一缕月光霎时照进来,久处在黑暗之中的云岫玉忍不住抬手挡了一下眼。
元祯站在月下,缓缓转过身,清辉撒了一地,“天虽然黑了,却还是有月光的,不是吗?”
清润的嗓音入耳,云岫玉眼神颤了颤,抬起头来看着元祯,“如果,最终连这点光……都没了呢?”
元祯慢慢合起了帘栊,走到墙角蹲下身,把地上散落的一堆纸团拾起来,一张张抻平,叠得整整齐齐,冲云岫玉笑了笑,不疾不徐地起身道,“没了就没了,无须可惜,当月光渐弱,星辰才会熠熠生辉,不是吗?”
闻言,云岫玉大受鼓舞,眼神明亮起来,“……督公真的肯信我吗?”
“自然。”元祯将手里叠好的那一摞写满了药方子的纸塞到云岫玉手里,俯下身与他平视,认真地说道,“医师乃是大魏杏林第一人,元祯深信不疑。”
云岫玉心神激荡,攥紧了手里的药方子,起身朝元祯一拜,“有督公这句话,云某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元祯后退寸步,朝云岫玉回了一记长揖,“医师为大魏生民殚精竭虑,乃高尚之士,无须礼让元祯。”
云岫玉叹道,“督公才是真正的高尚之士。”
“不敢当。”元祯自谦道。
云岫玉笃定道,“不,督公与我想象中的那位元督公,大相径庭。”
元祯柔柔一笑,“您谬赞。”
“君尚真是好福气啊。”云岫玉揶揄道。
元祯眼神微微一黯,“您说笑了,元祯是宦官,怎敢攀附君大人?”
云岫玉忍不住疑惑,前一段时间不是还好好的吗?
难道他埋头熬了二十几日的药,两耳不闻窗外事,错过了什么吗?
“你们……闹别扭了?”云岫玉试探着问道。
元祯只是笑笑,“若无其他事,元祯便告退了,医师若有需要,派人知会一声便是。”
“啊这……”
元祯福了福身,转身离去。
“哎!”云岫玉想拦,还是忍住了,望着元祯孤寂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谁攀附谁还不一定呢。”
温柔,坚忍,冷静,聪颖。
落落大方,明辨是非。
谦谦君子,如琢如磨。
最重要的是慧眼识珠!
所以,君尚到底哪里来的福气?
————
[注释]:
①连坐,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牵连办罪。
一人犯法,亲属、邻居,以及与罪人有一定特殊关系的人等连带着受处罚。
敲黑板,高考要考的!
②“立志欲坚,不欲锐,成事在久,不在速。”出自宋朝张孝祥的《论治体札》,原句,“立志在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