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80-190(第9/15页)

啊”“哦”“好”翻来覆去就这三个字,给赵文茵气得眼歪嘴斜的。

    梨花倒是没搭理她,等赵广昌画好图她就让李解多誊几份,然后拿了铁炉子装满雪架在火上烧。

    赵广昌略微拘谨,良久才想到扯一只鸡腿给梨花,“二娘知道错了,你回去的话能否带她去望乡村。”

    赵文茵踹雪撒气,“我不走。”

    阿娘天天埋怨她不懂事,阿弟又偏袒梨花,她才不回去看她们的脸色呢,“阿耶,我跟着你哪儿也不去。”

    阿耶孤零零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遇到危险更是连呼救的人都找不到,赵文茵抱住赵广昌胳膊撒娇。

    赵广昌叹气,“跟着我有什么好?”

    他要打探岭南人的行踪,连个固定的住所都没有,天天风餐露宿的,小姑娘哪儿受得了?他还记得女儿刚来的那几日,睡着都在喊痛。

    脚底痛,膝盖痛,哪儿都痛。

    他煮草药水给她泡脚,泡了好多天疼痛都没得到缓解。

    赵文茵不依,“我就不回去。”

    梨花道,“大伯就别撵她了,否则她要回去了一个不如意偷跑出来更麻烦。”

    以赵文茵的脾气,还真能做出这种事,赵广昌无奈,问老太太的身体怎么样。

    梨花瞟赵文茵,“上次差点被吓出病来,后来慢慢调养回来了。”

    知道是女儿干的,赵广昌有点心虚,“那就好,你大兄呢?”

    “叶家人待他好,瞧着要比夏天的时候胖。”赵书砚是叶家上门女婿,叶父宝贝得很,除了外面的活,赵书砚什么都不用做,她说,“近日得闲,他跟多田堂兄他们在山里打猎。”

    “那就好。”赵广昌对长子是有愧的,他害死了十六郎,他怕族里人将其发泄在长子身上,所以从来不敢在人前提起长子,“你大嫂是不是要生了?”

    “年后吧。”

    要是没有发生那些事,年后他会抱着孙子跟族里人炫耀,而现在怕是不成了,他说,“孩子的小名想好了吗?”

    “不知道。”梨花没有问过这事,但以叶家对孩子的看重,名字怕是已经想好了。

    “孩子出世后,你能不能跟我说一声,我到底是他阿翁,虽没法抱抱他,却想也表示番心意。”

    “行啊。”

    冲赵广昌在戎州的表现,梨花没理由不答应,倒是赵文茵撅嘴不满,“阿耶你多想想你自己吧,这雪要到明年开春才化,总不能一直住雪地里吧?”

    “那你还不回村?”赵广昌摸摸女儿的头,“你娘嘴上凶你两句而已,你顺着她就是了,闹什么脾气啊。”

    他没有照顾好妻子,导致最小的孩子胎死腹中,妻子为此性情大变情有可原,她说,“你娘心里难过,你就别和她怄气了。”

    赵文茵不耐烦聊元氏,气呼呼的背过身去。

    赵广昌忍不住叹气,偏头跟梨花说,“你大伯母那边就麻烦你费心了。”

    元氏和赵漾在望乡村没起过幺蛾子,没什么好费心的,梨花点了点头,聊起其他事。

    赵广昌不敢偷懒,往东一趟后就会往西,除了青葵县,其他县里他都去过,和梨花说,“岭南人好像全消失了,西南边的山里有活人的痕迹,不过好像是戎州人。”

    “戎州人?”

    “他们野人打扮,住在树上,我怕他们发现我,没敢靠太近,但听他们说话的口音,的确是戎州人。”

    “大概有多少人?”

    “四十五吧,多余的树枝剔得干干净净的,地上的树叶却堆得厚厚的,我怕是陷阱,没敢走过去”赵广昌给梨花指具体位置,“等我搭个草篷安顿好你堂姐就再去瞧瞧。”

    第187章 187岭南话来顺利进城

    积雪再厚些,他用锄头杵一杵,即使砸破了草也能造成积雪压垮的缘故。

    炉子里的水咕咕咕冒着泡儿,梨花倒了一碗开水给他,“那儿有陷阱就不去了,你要有个闪失,堂姐怎么办?”

    “我会小心些的。”赵广昌捧着滚烫的碗,眉梢缀满的雪渐渐消融,像汗滴顺着脸颊滑落,他顿道,“已经没多少戎州人了,咱多交些朋友,往后遇到事也有个帮衬”

    他想结交那些人。

    梨花提着炉子给李解倒水,沉吟道,“他们能在岭南人眼皮子底下活下来必然经历了许多,咱们贸然前去打扰,只会引起恐慌。”

    她说,“这事明年再说吧,大伯你路过那边发现危险的话给他们报个信就好。”

    赵广昌心眼多,出面套近乎这种事她可不会交给赵广昌,尤其他身边还跟着个心术不正的赵文茵,父女两要是利用那些人做坏事怎么办?

    她表现得极其平静,以致赵广昌没有多想,点头应下。

    梨花岔开话题,“天冷了,大伯缺粮吗?”

    雪簌簌落着,不时响起枯枝坠地的声响,赵广昌拂去脸颊的水滴,回道,“有的,前不久我和二娘去田里割些稻谷,偶尔还会抓只兔子来烤”

    今年不知怎么回事,野鸡兔子特别多,尤其是兔子,都快泛滥成灾了,他说,“食物和水我们能自己解决,就是火折子”

    没有火,有粮食和肉也没法煮,他问梨花能否多给他两根火折子。

    气候暖和的时候,生火的次数少,一根火折子能用一个月,寒冬天就不行了,不动就必须生火取暖,火折子消耗大,顶多半个月就没了。

    梨花大方给了他四根,等李解誊好舆图就准备回了。

    收炉子时,赵广昌想到什么,从怀里摸出个胀鼓鼓的钱袋,“三娘,你去

    荆州,能否帮忙捎些饴糖和布料,饴糖给四郎,布料给你大嫂”

    他回头看了眼女儿,“再买床软和的褥子给二娘。”

    袋子里的全是金子,赵广昌不瞒她,“这是我在白骨堆里刨出来的,荆州遭遇水患,铜钱和银子恐怕买不了多少东西。”

    他去的地儿多,刨出不少金银玉器,全被他藏起来了。

    这事他不说梨花也猜得到,她没多问,“只买这三样吗?”

    “如果还有剩余,再买些香蜡纸钱烧给你十六堂叔他们,当日我猪油蒙了心害得他客死异乡,我心里一直愧疚得很。”

    梨花不置可否,他真要懂得愧疚,那时就不会做出那么做,不是她瞧不起赵广昌,同样的事落在赵大壮身上,赵大壮宁死也不会算计族里兄弟,她将袋子收好,“知道了。”

    天色渐晚,来时的足迹被大雪覆盖,梨花她们只能循着折断的枝桠往回走。

    闻五提着灯笼,拐过山弯时略微不解的回头望了眼雪地,“十九娘为何不等明早再回,我看大东家好似还有话和你说”

    “没什么好说的。”梨花神色淡淡的,“他费尽心思说些讨喜的话无非想早点回谷罢了。”

    她了解赵广昌的人,不以子孙要挟,绝不会乖乖听话的。

    闻五诧异,“十九娘不打算让他回谷过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