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80-190(第8/15页)



    细碎的雪裹着小雨,淅淅沥沥的。

    李解走前边替梨花牵着马,闻五背着个布缝的双肩布袋跟着,交代梨花不在的这些时日他们做了什么。

    囤肉囤粮是必不可少的,再就是烧出了竹炭,备足了过冬的炭火。

    他和梨花说,“十九娘,明年条件好点后,我们能回趟老家把家人接来吗?”

    在山里住得越久,越满意山里的生活。

    梨花戴上斗笠,目不转睛望着飘零的雨雪,语气没什么温度,“明年再说。”

    接家人不是小事,一旦引起官府注意,她们的行踪就暴露了,她问闻五,“益州的赋税重不重?”

    “还行吧。”闻五说,“赋税徭役是官府在管,我们常年在营里,不太知道这些,十九娘想问什么?”

    “荆州和戎州的赋税徭役是五年前加重的,且一年比一年重。”

    闻五不太明白,“戎州的事不是岭南人做的吗?”

    是啊,朝廷要岭南人平息北边的战乱,为此舍弃了戎州,但那是真相吗?梨花已经吃过不知事的苦,不想再处于被动了,“我怀疑荆州王和岭南早有密谋。”

    “不能吧。”闻五说,“没有调令,驻军将士不得随意离开军营,否则一经发现,按造反处置。”

    第186章 186有戎州人还有活着的

    权贵间的钻营算计不是普通百姓能知道的,梨花直言,“去荆州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往南数里,风雪越来越大,到戎州城外的官道时,天地已被染成了白色。

    闻五惦记着梨花说的事儿,路上变得沉默,直到踏进坑坑洼洼的废城,他才抬起斗笠下的眼望着梨花道,“抢粮不是小事,稍有不慎会带来灭族之祸的,十九娘不怕?”

    搁半年前梨花肯定没这个胆儿,但随着囤粮增多,投靠的百姓增多,她明显不那么怕了。

    她抖抖肩头的雪,眼神坚定而锋利,“绝不能让荆州和岭南勾结。”

    荆州拥兵最多,若派兵攻打益州,以益州的实力,要么宁死不屈沦为俘虏,要么就只能俯首称臣了,她道,“益州两次地动死了许多人,咱们不未雨绸缪的话,益州保不住的。”

    话说到这,闻五就不吱声了。

    尽管臣服梨花,但骨子里仍流淌着益州男儿的热血,哪能眼睁睁看着岭南图谋攻打益州而坐视不理呢?

    他问,“何时出发?”

    “弄到戎州的舆图后。”

    脚下的路不好走,李解放慢了速度,早先尸骨如山的两块地被挖得乱糟糟的,尸骨散得随地可见,便是岭南人作法插的竹竿也歪歪斜斜的倒了许多。

    走到竹竿旁的一株构树前,李解攀着枝桠爬了上去,很快抱了个匣子下来。

    匣子里的东西没动过,也就说赵广昌这几日没回来。

    他问,“咱要不要去南边找他?”

    岭南人死了后,由赵广昌探路指引山里人收了许多稻谷,加上二次稻,约有好几百石,以赵广昌急切立功的性子,估计还在寻稻谷。

    城里没什么雾,但天空没有云,仍是灰蒙蒙的。

    她说,“我大伯可能往哪个方向去了?”

    闻五指着东南方向,“那边有河,土壤更为肥沃,你大伯估计会去那边。”

    附近四十里的庄稼都让山里人收了,不仅这样,山里人还撒了麦种,想着左右不是自家的地,麦子有多少算多少,闻五撒麦种时见过赵广昌,他杵着把锄头在草丛间行走,背影看上去跟老头子没什么两样,但步伐却稳健轻快。

    虽然不修边幅,但气质孤冷,不像心狠手辣的主儿,他解释,“东南通往梁州,你大伯在石老爷手里栽了跟头,必不会去那儿的。”

    “那咱顺着东南方向走”

    河面结冰,看不见水流,只能听到哗哗哗的流水声,夜里她们随便找了株大树歇息,天亮继续赶路。

    傍晚时,在一处僻静的山坳看到了徐徐上升的青烟,李解猫着腰钻进沾雪的草丛,不多时就挥手,“三娘,大东家在这儿呢。”

    雪细细密密的,梨花下地,牵着马往里走,“大伯”

    赵广昌坐在雪地里,双手抓着焦黑的鸡,眼睛直愣愣的望着突然出现的人,“三娘,你们咋来了?”

    他边上的赵文茵挑拣着枯草往火里扔,从鼻孔里挤出句轻哼,明显不高兴,赵广昌把手里的鸡给她,然后拍着手站了起来,“二娘这两日不舒服,你莫跟她一般见识啊。”

    闺女死活要跟着他吃苦,赵广昌心疼,指望梨花接她回去,于是躬身上前,“算日子,你二伯

    他们这两日该回来了。”

    他以为梨花这趟是为赵广从来的。

    赵广从要弄盐,必须去产盐的村镇,而整个戎州,产盐的只有青葵县,他说,“你要不放心,待会我去奎星县瞧瞧,他们一露面我就回来报信。”

    “不用。”梨花说,“我找你是想让你画张戎州的舆图。”

    她指着更东南的位置,“竹蚕县你去过吗?”

    竹蚕县与荆州接壤,赵广昌自然去过,他点头,“去过,不过我没敢走太远,只能绘制出大致地形和路线。”

    他不问梨花要舆图的目的,“你带纸了吗?”

    李解立刻翻找筐里的纸,梨花低头看向闷闷不乐的赵文茵,不冷不热的问,“想回望乡村吗?”

    元氏知道她和邵氏做的事情后,没有感念她的好,反而埋怨她差点连累了赵漾。

    在荆州,元氏因小产差点死掉,全靠儿子寸步不离的陪伴,所以对儿子自然更为偏爱,赵文茵擅作主张乱来,最后却要全家承担后果,元氏害怕再失去一个儿子,没少骂赵文茵。

    见赵文茵抬头盯着自己,她冷淡的收回视线,“不想回去就算了。”

    赵文茵咬着唇,目光像猝了毒似的瞪着梨花,“你给我阿弟灌了什么迷魂汤?”

    她和阿弟的感情最好,往日她骂梨花,阿弟会帮着骂,自打跟石老爷离开的半道失踪后,阿弟像变了个人,对她这个阿姐不敬重不说,还处处袒护梨花。

    想到阿弟的话,她死死盯着梨花的额头。

    那儿干干净净的,并不像阿弟说的那样有什么棺材,她质问梨花,“你是不是给我阿弟下毒了。”

    梨花察觉到她的眼神落在自己额头,没有否认,“你说呢?”

    “果然如此。”赵文茵觉得她没否认就是默认,喊赵广昌,“阿耶,三娘承认给阿弟下毒了。”

    赵广昌坐在火堆前,折了一截炭在纸上写写画画,敷衍的应道,“好。”

    他知道儿子变了许多,再不是那个笑着要自己抱的男娃了,他成熟懂事,知道帮阿娘干活,怕他挨饿,偷偷烤了肉给他吃,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心疼儿子变化大,却也为之感到欣慰。

    赵文茵嚷嚷起来就没完没了,赵广昌没斥责她,而是耐心的回应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