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60-70(第8/23页)
多出。
黄娘子专心致志的挑肉,既不插嘴也不显出过多的好奇,老太太看她两眼,偷偷跟梨花说,“你觉得黄娘子人怎么样?”
“相信二伯的眼光吧。”
想到老二背着她做的事,老太太又高兴不起来了,黄娘子再好,到底是那种地方出来的,何况老二还是拿着家里的钱给人赎的身,她道,“你二伯何时回来?”
“那就要看二伯他们啥时候捡到手实了。”
说话间,菊花婶端着骨头汤进来,因族里的碗筷有限,都是轮着来的,每人半碗,老太太爱喝,“明个儿再买些骨头回来。”
“好。”
骨头不值钱,梨花买半只猪,老板送了好几根大棒骨,她问老太太,“阿奶还想吃什么?”
“绿豆糕有吗?”
“待会我和阿耶要出门,遇到的话给你买回来。”
“那再买些皂角,我看背篓里的衣服都臭了。”
“没问题。”
只要是老太太想买的,梨花都会给她买,像她阿耶说的,能震住赵广昌和赵广从的只有老太太,她老人家可不能出事,梨花问黄娘子是否要出门逛逛。
院里孩子多,太闹了,以黄娘子的性子怕是不习惯。
黄娘子没想到梨花会特意问她,迟疑了瞬,“我能出去吗?”
她看每个人都戴着口鼻巾,想去布庄买些布回来缝两个,顺便再做个幂篱。
“想出去逛就去。”老太太发话,“想备什么趁在城里备齐了,出去后想买都找不着地儿买。”
黄娘子不再迟疑,“那我去趟布庄。”
赵广安吃了两片肥肉,喝了大半碗汤,出门时满面油光,脚底生风,看梨花和黄娘子两个女子,喊李解,“李解,你跟着三娘啊。”
李解在屋里喂李莹喝药,听到赵广安喊,把装药的竹筒给李莹,“阿莹你自己喝,我陪三娘子出去。”
“阿兄你自己注意安全。”
“好。”
梨花没有带黄娘子去集市,跟李解两个人去的,买的都是姜,李解琢磨出点意味来,“三娘子觉得今年寒冬不好过?”
“有备无患。”
除了姜,梨花还买了几十根火折子,她的棺材已经没位置了,只能堆箩筐,入冬后湿潮,没有火折子不便起火,再就是炭,大热天的炭便宜,她买了几十斤。
李解道,“这些益州也有卖的。”
离寒冬还早着,现在买的话携带不便。
梨花说,“这儿便宜。”
李解没话说了,左右给钱的是梨花,他将东西归拢好,背着走在她后面,“咱囤药材吗?”
他以为梨花最看重的是药材,但出来一整天,并没看到她买药回去。
“不囤。”梨花道,“太贵了。”
在医馆抓药花了她五十两,这笔钱搁普通人家是拿不出来的,所以那些穷苦的人家染瘟疫后全死了,梨花问他,“你有没有什么想买的?”
“没有。”
“那容我买些鸡和糕点。”
她棺材囤着鸡的,不过都是熟的,她另外又买了五只鸡五只鸭,警告李解,“别和族里人说。”
“好。”
最后两人去买了老太太爱吃的绿豆糕,回去时天已经黑了,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黄娘子在布庄门口等她们,见两人背篓
都装满了,问梨花买了什么。
梨花道,“姜,炭。”
炭烤的蝗虫比较香,黄娘子没有起疑,“我看老太太的衣服坏了,给她老人家买了件成衣,你帮我瞧瞧?”
“我阿奶不爱新衣。”想起自己忘记和她说了,“路上坏人多,穿得太显眼不好,黄娘子你日后注意些。”
黄娘子早注意到赵家人的衣服都有补丁了,便是赵广昌也不例外,以为他们出门多日,衣服在路上刮破了,竟是有意为之?
她看了眼叠好的成衣,“可我已经买了?”
“回去问问能否退,能退的话退了买布料吧。”
黄娘子的布料都是在这间布庄买的,掌柜已经认识黄娘子了,当然愿意退,就是看梨花打扮寒碜,问黄娘子是谁。
黄娘子道,“我家郎君的侄女。”
能把人从那种地方捞出来的人家都不穷,掌柜狐疑的观察梨花的衣服。
衣服补丁多,却洗得极其干净,针脚也密集得很。
掌柜恭喜黄娘子,“你这次是找对人了。”
“是啊。”
老太太可能不那么喜欢她,但不曾刁难她,当家夫人明摆着不高兴却做不了主,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让梨花挑了款颜色深沉的布,和掌柜告别,“走了啊。”
“以后常来啊。”
黄娘子和梨花走出布庄,叹道,“真要征兵的话,好多铺子都得关门。”
“我们已经有了手实,征兵也征不到咱头上。”
眼下就是要加紧时间学官话,赵广昌教了一天,大家也就会一两个词,且都是孩子,大人心思不在官话上,很多词都记不住,梨花觉得不行,决定大人孩子分开来学,男女也分开。
赵广昌教孩子,赵广安教汉子,黄娘子教妇人。
黄娘子吴侬软语,说官话自有番韵味,初始族里人别扭,发音拗口得很,跟梨花说,“要不我们不学了?遇到盘问,咱就装哑巴?”
“这么多哑巴?”梨花道,“换你你信不信?”
“可太难了?”
“难得过咱逃荒?想想进城那天的事,到底是被人射杀在路上难还是学官话难?”
第65章 065出发益州被南下的官兵逼到……
妇人被梨花问得哑口无言,从村里到戎州,那天的事最为深刻。
冷血无情的铁骑,血淋淋的尸骨,像雨密集的箭,像溪水流淌的血,每每想起,妇人就浑身冰凉刺骨。
“三娘,你说我们能活吗?”她不敢想象那些箭要是朝族里射来她们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梨花也答不上来,城里要征兵了,到时肯定有大批人出逃,节度使手握重兵,若趁机追赶,往北不见得有活路,她道,“学好官话再说吧。”
妇人乖乖回去找黄娘子去了。
黄娘子教的都是日常用语,总结出来也就四五十句,梨花让大家翻来覆去的练习,不必说太多,但务必顺溜,因为真碰到益州官差盘问,她会出面。
她的话像定心石,所有人都安心不少。
学习之余,有心思开玩笑了,“往日赶集碰到那些说官话的总感觉那些人高不可攀,现在想想,没准唬人的。”
“可不是吗?大家伙一听官话,价格自觉往下压,就怕要价高了遭人嫌弃。”
井田镇时常有商队经过,村民们赶集卖货,只要对方说官话就会要价低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