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半天原来龙傲天是恋爱脑: 110-117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攻略半天原来龙傲天是恋爱脑》 110-117(第1/14页)

    第111章 博弈弃子而已。

    圣人那句“可知罪”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所有目光都死死钉在跪在御前的那个身影上。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胥衡并未惶恐请罪,甚至未曾保持跪姿。他竟径直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皇帝的视线,然后——在百官倒吸冷气的声音中,缓缓站起了身。

    “臣,”他的声音清晰沉稳,不见丝毫慌乱,“不知罪在何处。”

    “放肆!”位列左首的谢相眯了眯眼睛,“胥少将军,陛下面前,圣言垂问,你竟敢不尊臣纲,自行起身?此乃大不敬。”

    胥衡闻言,侧过头看向义正辞严的谢相,唇角竟勾起一抹极淡的、近乎嘲讽的弧度:“哦?我竟不知,谢相何时变得如此……忠君爱国,恪守臣纲了?”

    这话里的意味可就深了,满朝文武顿时脸色各异,柳相早就看不惯谢相那副左右逢源的嘴脸,努力压住扬起的嘴角。而谢相一派则是满脸忿忿,却无人敢言。

    谢相眼中精光一闪,并未被这明显的挑拨激得失态,反而不慌不忙将矛头再次对准胥衡:“胥少将军莫要顾左右而言他,你未经陛下调令,擅离驻防之地,此乃其一;勾结敌国,意图不轨,此乃其二;如今御前失仪,傲慢无礼,此乃其三。桩桩件件,铁证如山,你还敢狡辩不知罪?”

    他一番话掷地有声,仿佛有理有据。

    胥衡却并未看他,目光重新转向御座之上的圣人,语气依旧平淡:“陛下,丞相所言‘铁证’,无非是人证物证。既然丞相如此笃定,不妨将人证请上殿来,让臣也听听,臣是如何‘勾结敌国,意图不轨’的。也好让满朝文武一同评判,这些证据是否经得起推敲,而非是有人蓄意将这罪名栽赃给臣。”

    他最后一句,语气陡然转厉,目光如电,扫过谢相和其身后的一干党羽。

    谢相被他看得心头一凛,但事已至此,绝无退路。他立刻朝皇帝拱手:“陛下,臣既敢弹劾,自有实证,请陛下宣证人上殿,与他对质,也好叫他心服口服。”

    圣人高踞龙椅之上,面色深沉如水,目光在胥衡平静的脸和谢相一脸写着为了家国大义之间来回扫视。片刻沉默后,他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准。”

    “宣——证人上殿!”内侍尖细的嗓音一层层传了下去。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点。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望向殿门方向;

    胥衡负手立于殿中,身姿挺拔如松,似乎不觉自己是待审的罪臣。

    没多久,内侍引着几个人低眉顺眼地走进大殿。他们穿着北疆百姓常见的粗布衣服,脸上带着历经风霜的沧桑和显而易见的惶恐,一进这金碧辉煌的庄严大殿,便吓得腿软,噗通几声全都跪倒在地,头也不敢抬。

    其中还有一个穿着低级官员服饰的人,虽然强自镇定,但微微发抖的官袍下摆也泄露了他的紧张。

    谢相见状,上前一步,声音沉痛而愤慨:“陛下,诸位同僚,这几位便是从北疆逃难而来的苦主,还有这位,是北疆锡府的文书,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便是要当着陛下和满朝文武的面,一诉北疆苦楚。”

    他转向那几人,“尔等不必害怕,圣人英明,定会为你们做主,将胥衡是如何与东胡勾结,如何置你们于不顾,如何导致锡府拱手让人、百姓流离的实情,一一禀明陛下。”

    那文书率先磕了个头,声音带着惶恐,却又异常清晰地响起:“陛下明鉴,胥少将军……他早已与东胡暗中往来,臣曾亲眼见过东胡使者出入锡府帐中,他麾下军队的粮草补给始终不缺,远超朝廷拨发之数,定是收了东胡的好处,他还时常下令,禁止我等主动出击,任由东胡小股部队骚扰边境,劫掠百姓……这分明就是养寇自重,与敌勾结啊。”

    “而且在东胡人走之后,他便下令让臣等人退出锡府,想来也是他与东胡所谈盟约,不然以锡府之力,岂会无一战之力?!”

    那几个百姓也跟着磕头,七嘴八舌地哭诉起来:

    “青天大老爷啊!胥少将军他不管我们的死活!”

    “是啊!东胡人来抢粮食,抢女人,他手下的兵就在旁边看着!”

    “我爹娘都死在城里了……呜呜呜……”

    他们声泪俱下,言辞恳切,尤其是说到锡府被弃、他们这些没来得及跑的百姓惨状,更是激起了不少官员的愤慨。

    “岂有此理!身为边关守将,竟如此丧心病狂!”

    “陛下!胥衡罪证确凿,请陛下严惩!”

    议论和指责声开始在大殿中蔓延,一道道或愤怒、或鄙夷、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射向站在中央的胥衡。

    谢相见状,脸上满是痛心,他转向胥衡,义正词严地呵斥:“胥衡,如今人证在此,你还有何话可说?!你深受皇恩,却勾结外敌,祸乱边疆,弃城失地,致使百姓生灵涂炭!你可知罪?!”

    胥衡自始至终安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甚至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温度一点点降下去。

    果然如此。

    和他预想的一样。找几个所谓的“苦主”,编造一套半真半假的说辞,将他所有的战略部署和不得已的抉择扭曲成通敌叛国的证据。弃守锡府,那本是为了保住主力、诱敌深入的战略撤退,最终也确实换来了后续的大捷,收复了更多失地。如今却成了他贪生怕死、置百姓于不顾的铁证?

    这京城里的衮衮诸公,为了给他定罪,真是煞费苦心,连脸面和底线都不要了。

    他缓缓抬起眼,目光掠过那些痛哭流涕的“证人”,掠过义愤填膺的谢相,最后再次落回高踞龙椅的圣人身上。

    整个大殿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着看他如何辩解,或是如何绝望。

    然而,胥衡只是极轻地笑了一下,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陛下,谢相,仅凭这几人的一面之词,便要定臣通敌叛国之罪吗?”

    “难道我边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功绩,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魂,在诸位眼中,就如此轻易地被这寥寥数语抹杀?”

    “究竟是谁,”他的目光猛地锐利起来,直刺李丞相,“在颠倒黑白,构陷忠良?!”

    胥衡那句掷地有声的反问,瞬间让喧闹的大殿安静了下来。

    是啊,钱财?地位?名声?这些胥衡缺吗?

    他出

    身将门,本身家世显赫;他军功卓著,地位尊崇;他年纪轻轻便已是国之柱石,名声显赫……他似乎确实没有通敌叛国的动机。

    一些原本义愤填膺的官员露出了迟疑的神色,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谢相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胥衡如此冷静,这般情境下还能反驳下去。

    龙椅上的圣人,目光深沉,看不出喜怒,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压:“胥衡,你还有何话可说?”

    这看似给予辩解机会的问话,实则将更大的压力抛了回去。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却清晰的女声从凤座的方向传来,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或许,还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