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吾皇黛玉: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红楼]吾皇黛玉》 220-230(第27/28页)

了。这世上脚比路长,志比山高。便是攀须弥山,走一路停一路,再继续走,慢慢地也就爬上去了。

    反正禛钰还得守两年孝,茜香目前一切发展良好,我得给自己找点事做,既能济世救民,也能打发点日子。”

    “姐姐竟还惦记着成亲?那羌塘就更去不得了。”惜春拉着她的手,摇了又摇。

    “我听两个进藏的香客说,在高原赖死赖活住上两个月,皮肤黝黑,嘴干口裂,冻得要死不说,还常吃不饱。去时神妃仙女颜如玉,回来旋风李逵加钟馗。”

    一席话竟把黛玉给禁住了,她从小就爱美,知道贾府采办弄的胭脂不好,还自己亲手做来着,不由蹙眉道:“有那么夸张吗?”

    “姐姐不信,明儿十五,那两位施主或许还来上香的,你亲自瞧一瞧就信了。”惜春说完,就听到一阵悠远的暮鼓声,她忙道:“我得上晚课去了,姐姐早些回客舍吧。”

    “好。”黛玉目送她去了大殿,转身回客舍时,恰与晴雯撞了个满怀。

    “怎么慌慌张张鬼赶来似的?可仔细跌了跤。”黛玉忙提灯去照她的影,隐约瞧见粉红剔透的口脂走了褶,撇向下颌去了,不由失笑。

    晴雯连忙捂嘴扭头,半晌不说话。

    见她脸上染了羞意,黛玉笑得更盛,“唉哟,是哪个促狭鬼吃了你嘴上的胭脂?怕成这样,害你连夜赶回来。”

    “姑娘!”晴雯早红了脸,急得跺脚。

    黛玉瞥了她一眼,放下灯来,似笑似叹,“若早些年,见你这样,我嘴上哪里饶得你。”说着,把她捂脸的手给拉开了,“我让你留神看陈舍人怎么行事,你到底学了几分?”

    晴雯低头咬着唇,忸怩了一下子,方将自己与陈芳洲这几日所办的事,交待了一番,黛玉这才知道让晴雯坚心动摇的,是陈芳洲一腔真诚痴意。

    “陈舍人还在滇南王府中养伤,约莫静养一段日子就能好了。”晴雯道。

    黛玉摇了摇头,轻叹道:“人家好歹是你的救命恩人,为你身上平白多了个窟窿,你怎么好撇下他,独自回来呢?”

    “扎巴桑杰应该已经发病了,怕他瞧出端倪,狗急跳墙,我不放心姑娘才回来的。”

    晴雯说罢,又见黛玉只望着自己笑,不得已解释道,“而况他又没甚大碍,清清静静养几天就好的。我在他身边,他只会施苦肉计,撒娇耍痴,我才不吃那一套。”

    黛玉“恩”了一声,拿帕子替她揩了揩嘴角,一本正经道:“我们晴宰相素来正直得很,谁人不夸一句铁面无私呢!”

    “姑娘,你再说这些没意思的话,拐着弯取笑儿,我就恼了!”晴雯又是臊又是急,一双璀璨的凤眸中,满是灵动的生气。

    黛玉揽着她的肩,轻抚了一下,“哪里是取笑,我这不是顺你的意,称扬称扬,你倒派上了一篇不是。”

    两人笑闹了一阵儿,全无君臣的形象。

    翌日是十月十五日,解脱林寺的观慧尼师代表滇南赢得了辩经大会,因此今次上香礼佛,持帖求见的信众特别多。

    惜春自然不想见那些闲人,只让小沙弥尼留心两个马锅头的妇女,若她们来了就带来竹林精舍喝茶。

    不过多时,果有两个白族妇女喜不自禁地走进了精舍。

    黛玉、晴雯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二人,她们年纪约莫半百之岁,眼角都是鱼尾纹,面庞黝黑,透着红晕,与白色的上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右衽结纽处挂着精致的银饰,腰间系有挑绣蝴蝶的飘带。两手都带着纽丝银镯和宝石戒指。装饰繁复却无一丝缀余,颇具民族风情。看得出她们的生活在当地十分富裕了。

    惜春介绍道:“这两位施主阿姐,当家的是跑马帮的首领,人称马锅头。她们也常往逻些贩盐茶,对羌塘可熟悉了。”

    听到惜春着重咬了“阿姐”的音,晴雯才恍然,若非惜春介绍,她开口只怕一句“阿奶”就惹恼了人家。

    那两位白族阿姐一见了黛玉,也是眼前一亮,忙笑着双手合十道:“阿米陀佛,今儿也不知我两个,结了什么天缘,竟然得两位贤德接见。草木居士当日慧心妙舌,力挫番夷,可真让我们滇南扬眉吐气了。”

    惜春请她们坐下喝茶,笑道:“草木居士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她想去羌塘开释奴隶,只是那里深山穷谷,难识道途。两位却是常去的,还请讲讲见闻。”

    “哎,哪有什么见闻,若非当家的是马锅头,一大家子靠跑马帮糊口,咱们也不想遭这个罪的。进藏前咱们是洱海金花一对儿,回来后咱们是沧桑阿奶两个。”两个白族妇人对视一眼,自嘲地笑了笑。

    妇人又道:“我们的骡马队一上到尼池,不晕个七八天,是走不下去的。路上乱石参差,犬牙交错,十双鞋走破了九双算好的了。

    有的地方骡子上不去,所有货物只能靠人肩背手扛,在峭壁间伏行。

    而且番夷多悍匪,百人一群,十人一伙,潜藏在幽僻处,时常出没夺物劫财,不带几杆子火铳,根本不能进藏。

    到了冬天,那里物产一空,什么都没有,帐冷毡寒,保不齐马螺都会冻死。”

    晴雯好奇问:“我听闻羌塘那里轻男重女,可有此事?”

    妇人冷笑道:“什么轻男重女,那里风俗不堪得很,男人经年不梳头、不沐身,个个油头垢面,人人席地而坐,抟手抓食,不知臭秽。

    有钱的妇女倒是能做点子皮毛编织生意,也不成气候,每天用糖脂或儿茶涂面,以防暴晒。

    另一个妇女则皱眉道:“最荒唐的是,那里明媒正娶的,都是贵族或土司家的子女,其余男女多席地苟合。

    弟兄三四个的家庭,只娶一妻,夜里轮班占。他们不以为耻,反为美谈,认为这样的妇女能齐家呢。

    也有姊妹几个,共招一个上门姑爷的,这种多半是家里没男丁,或者姊妹中有残疾或有疯病嫁不出去,就这么办的。羌塘夫妇觉得开心就相处过活,不开心就自择所欲,互不干涉的。”

    黛玉听了,如雷霆一惊,羌塘这种婚俗,岂不是还停留在相对原始的历史时期?

    如果强行改变的话,往往不会被当地人接受,还不如维持现状,让百姓自由选择。

    婚俗所折射的恰是一个地域百姓的经济状况与文明程度。只此一点,就让黛玉意识到,想在羌塘移风易俗,开化民智,就必须先提高当地的经济,丰富物产,使百姓丰衣足食。

    若不到那里调查一番,又如何知道除了青稞以外,还能生长出什么。

    倘或实在长不出别的稼穑,唯一能做的就是修桥铺路了。送走了两位马帮妇人,黛玉不由陷入了沉思。

    正在发怔的时刻,外头喧声乍起,一个身穿曲巴袍的蓬头男子,举着火铳一路横三竖四地乱放铳,骂骂咧咧地就要闯进来。

    “草木,草木,你这个坑家破业的女魔头,你害我财去人散,一无所有。我阿旺跟你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今日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晴雯忙袖着银针出去看,林夕、秋心两个见了此人,对视一眼,左右夹击上来,先使仙力将火铳给掰成了两截断,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