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掀翻大宋: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90-200(第11/14页)

缓缓驶向苏州城外码头。船头上郓王赵楷负手而立,一袭紫衫随风轻扬,正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寒山寺轮廓。

    撑船人笑呵呵说道:“官人,前面就是苏州府,等船到了岸,几位越过寒山寺,再往西走就能到西城门。您几位要是不着急,先去寒山寺看看也行,上个月我们几个老伙计在寒山寺住了十多天,是个好地方!”

    赵楷问道:“你几个撑船的,怎么还到寺里去住?”

    那撑船人说道:“……当时潘节度使封了运河,不许我们到河面上走,他要清除白莲余孽,叫我们进城出城的都在寒山寺等待,前几天刚刚解封,您别说,这水上真太平不少!”

    原来如此,赵楷见这好山好水也心胸开阔,“既然如此,咱们先去寒山寺游玩一番。”

    本来他们就是落下了后面大船,轻舟前行,走得比预计快了将近两天,如今还要在苏州城外游荡,徐观有些担忧,“殿下,依臣之见咱们还是先通报苏州尹,让他们前来迎驾。殿下就算不摆仪仗,却也不能不告知州府,万一出了什么差池,该如何是好?”

    赵楷笑道,“徐侍郎太过谨慎了些,孤此次南下,本就是奉父皇之命查探案情,若大张旗鼓地进城,岂不是打草惊蛇?那苏州府尹若真有问题,咱们提前通报,倒给了他遮掩的机会。”

    徐观语气更加恳切:“殿下,查案之事还在其次,徐徐图之未必不可为,苏州府鱼龙混杂,若有不轨之徒得知殿下身份,后果不堪设想,还请殿下三思……”

    赵楷摆了摆手,语气坚定:“我意已决,出不了什么大事。再说了,孤有父皇赐下的禁卫在身边,徐侍郎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徐观还想再劝,一旁的大臣黄潜善却笑着插话道:“徐大人未免太过杞人忧天了,殿下英明神武,区区苏州城,能有什么危险?再说了,殿下微服私访,正是体察民情,替皇上办案的好时机,若按规矩进城,那些百姓见了咱们,哪还敢说实话?”

    说着他往赵楷身边凑了凑,手指远处,“殿下,前面就是寒山寺了,咱们是先进城落脚,还是直接去那?”

    赵楷遥望着寒山寺美景,见寺庙古朴,山林郁郁葱葱,远处山峦在雾霭中渐渐模糊,近处却人头攒动,身着鲜艳的百姓挤在道路两旁,铺子林立,热闹非凡。

    美景在前,叫人颇有些心旷神怡,赵楷说道:“不急,我早就听闻寒山寺美名,正所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只可惜咱们不是半夜到这,听不到打钟声……不过这寒山寺白日里也是一番美景,香火鼎盛,今日瞧着又逢大集,咱们先上山去看看,顺便听听苏州府的民情。”

    黄潜善点头称是,退到一旁。船靠岸后,赵楷带着徐黄两位参军,并着一干侍卫下了船,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入眼只见街上行人摩肩擦踵,赵楷几人左挤右挤,好险没被挤散,百姓们挎着篮子成群结伴,脸上洋溢着微笑,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各色货物琳琅满目。

    赵楷随意逛着,目光不时扫过四周,对身边的小黄门冯忠说道:“此地繁华,快赶上咱们东京城大相国寺了!”

    冯忠笑呵呵道,“小人早就听说苏州盛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还没到城里呢,就这么多人,个个穿着光鲜!”

    一行人在山脚买了香烛,素食,供花,冯忠拿了满满一篮,又待去买些糕点,他笑着说道:“殿下别嫌麻烦,咱们既然来寺里供奉一次,供品可要买足,这样才有诚心呢。”

    几人便又走过去买了几个甜糕团,几个咸糕团,冯忠特地拿了一甜一咸两个给殿下吃,又买了一包梅花糕。

    那卖梅花糕的小娘子见他们乌泱泱一群人,都颇有气势,为首一人又年轻俊俏,悄悄红了脸,拿了一块梅花糕,并没给冯忠,而是把手往远伸,递给赵楷。

    赵楷一挑眉,没想到自己竟有几分好运在,上前去接了梅花糕。

    那小娘子面目含笑,娇俏说道:“官人是潘节度使不的?”

    赵楷:“……”

    嗯?

    第199章 游赏寒山寺

    跟在赵楷身后的护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笑又不敢笑,抿着嘴一脸严肃,赵楷被那娘子错认,却也没见怪,而是问道:“我长得像潘节度使?”

    那卖糕的小娘子才知道认错人了,连忙说道:“奴家不认得潘节度使,只是听旁人说大人今日会来寒山寺,又见官人形容伟岸,还以为是节度使大人。”

    赵楷笑道:“既是如此,那你这梅花糕岂不是错付了?”

    小娘子掩面一笑,低着脑袋偷瞧他,“倒也不算错付,奴家手里没个别的物什,便只能花糕赠英雄了,是不是潘节度使,又有什么相干?”

    赵楷哈哈一笑,“你既如此说,我便笑纳了。”说完又欣赏片刻面前小娘子粉面含春的情态,而后叫冯忠赏银十两,才带着一帮人上山去。

    周围人看见的人皆惊叹,一个小猴子凑过来问道:“好大的派头,那是谁?难不成是咱们节度使大人?”

    买梅花糕的娘子早把十两银收好,满面喜意,闻言说道:“我哪里知道,他说他不是哩。”

    那小猴子听了拿起手里装了鲜果的篮筐,一溜烟跑远。

    赵楷这才算是真有了几分下江南的感觉,兴致勃勃带人往寒山寺走去,一边和徐侍郎说道:“我听那小娘子说,今日潘节度使会来寒山寺,你认得他,若是见了,可得与我指明。”

    徐观脸上也带了笑,“这是自然。”

    赵楷又想起什么,看向侍卫头领,“董统领也熟识吧,我记得你二人曾一同出使北地。”

    董平拱手说道:“正是如此,没想到殿下知晓此事。”

    冯忠赶紧小声说道:“统领叫差了,殿下不好暴露身份,如今叫官人便是。”

    正说着话有些小猴子来此兜售,都是见了这官人出手大方,前来做生意的,冯忠屡次请示,赵楷来者不拒,大手一挥,买!到了这苏州地界,他也要与民同乐一番。

    冯忠只得又买了个篮子,两手挎满了,身边禁军也一同拿了些鲜果鲜花,赵楷一边做散财老爷,一边还没忘了微服私访的目的,逮着个要卖给他糍粑团的老丈问道:“丈人辛苦奔波,一日能赚多少?”

    老丈见这大官人还问他话,局促着说道:“老汉每日赚个几十文钱,若赶上这样的好集市,能赚一百多,多数时候只赚一二十文,做糊口用……”

    赵楷又问:“韩府尹知苏州后,赚得多少?潘节度使来了之后,赚得是多了还是少了?”

    这……这大官人怎么问这种话?老丈偷偷打量这大官人,见其形容气度皆不寻常,就连身边的跟随也个个气度非凡,想来是个大人物。

    老丈觑着官人脸色,思量半晌,没去说韩府尹,只说潘节度使,“……节度使来苏州之后,小老儿赚得自然是多了。节度使没来苏州府之前,苏州府乱得不成样,老汉一家自在家中躲灾,自从大军来到苏州城,广德军不作乱了,白莲军也被打跑了,老汉自提篮出来卖糍粑,可算是能活过这个冬了……”他说着话,用手抹了抹眼睛。

    赵楷平日里少见这样的穷苦人,叹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