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枝: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清枝》 60-70(第10/19页)

秋娘却已经不在了。

    清枝在王庭章的对面慢慢蹲下,她望着他,轻声道,“你走后,虽然秋娘嘴上总说你没良心,可心里一直惦记着你。”

    王庭章的眼神里,终于有了一丝波动。清枝见状,叹了一口气道,“先去看看秋娘吧。”

    三人一路沉默。

    到了坟前,王庭章突然冲了上去,一把抱住墓碑,他喊了一声“娘啊!”,那哭声撕心裂肺,被路过的风卷得老远。

    清枝静静站在后面,她抿着唇,一言不发。

    她想,自己终究是个外人,没有资格去评判什么。可不管对错,这一刻,秋娘一定等了很久。

    望香楼请的茶艺娘子今日身子不适,没法登台献艺。偏巧不巧,楼里又来了一位贵客,京都巡察使魏大人,望香楼可怠慢不得。

    徐闻铮见状,替了茶娘子的位置,在三楼的高台上,隔着垂下的纱帘,随性抚了两曲。

    琴音清越,一会儿似玉珠落盘,一会儿又似山涧清泉,那音韵悠悠荡荡,整座阁楼的客人听得如痴如醉。

    魏大人更是闭眼凝听,指节不自觉地在案几上轻叩着。

    待曲终时,他忍不住鼓掌赞叹,“这望香楼果然是藏龙卧虎,名不虚传!这位琴师的技艺,便是放在京都,也是顶尖的。”

    一旁陪坐的知州见魏大人甚是满意,脸上也有了光彩,他转头对着旁边的侍从说道,“这琴师,重赏!”

    魏大人意犹未尽,忽地又摇了摇头,“不对,此人的琴艺比京都的顶级琴师还要更胜一筹。”

    “看似随性而弹,实则意境深远,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

    徐闻铮抚完琴便下了楼,见清枝今日提早离开,倒也没急着跟她一道回去,而是转身去了账房。

    这两日闲着无事,徐闻铮把望香楼这些年的账目都翻了个透,连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规律都摸了个透彻。

    他蘸了墨,重新拟了一份单子,寻来专管采购的蔡大娘。

    “大娘,劳烦按这份单子去西市的铺子采买。”说着他将单子递了过去。

    蔡大娘接过单子,眯着眼瞧了半晌,眉头渐渐皱起,“东家大哥,这胡椒要采买这么多?咱们酒楼这个月可用不完啊。”

    说着她视线下移,脸色一愣,又忍不住说道,“哎哟,这面粉都够咱们用半年的了!”

    徐闻铮不急不躁,轻声解释道,“南洋来的胡椒最怕海上风浪,一旦航运受阻,价格立时就要翻上几番。眼下海路通畅,正是囤货的好时候。”

    蔡大娘一听,神色缓了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徐闻铮又说道,“眼下新麦刚收,麦价正低,横竖这面粉也放不坏,可以多备些。”

    “东家大哥,还是您脑子活络,我做了这么久的采买,竟没想到这茬。”

    蔡大娘当下再不迟疑,揣好单子,转身就朝门外走去,嘴里还不住念叨,“我得赶紧去西市下订去。”

    不一会儿,蔡大娘就带着两个伙计出了门。

    徐闻铮将账本仔细归位,又随手打开了旁边的抽屉,发现里面塞了好些揉皱的纸团。他不由摇头失笑,清枝居然也有这般不爱收拾的时候。

    他俯身取出那些纸团,又转身去拿来一个废纸篓,准备扔最后一个纸团时,徐闻铮忽然起了几分好奇,想看看清枝在这些纸团上都写了些什么。

    他随手展开一个纸团,看清上面的字后,动作突然顿住了。

    纸上全是他的名字。

    “徐闻铮”三个字端端正正,每个字的间距都分毫不差,透着一股子板正劲儿。

    他猛地弯下腰,将刚扔进纸篓的纸团又都捡了回来,小心翼翼地在案桌上排开。

    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抚平。

    每一张纸上,都写着他的名字。

    徐闻铮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些字迹。清枝平日的字总是龙飞凤舞的,若是写急了,更是鬼神难辨。

    可唯独写他名字时,仿佛又变回了当年那个被他握着手,一笔一划学写字的小姑娘。

    他瞧了半响,又将那些纸张一一叠好,收进了袖中。

    入了夜,徐闻铮坐在马车前的横木上,百无聊赖地等着郭大娘打烊落锁。

    此时夜风微凉。

    徐闻铮拢了拢袖子,忽听见一阵喧闹声从酒楼门口传来。

    魏大人喝得醉醺醺的,被韶州知州和通判一左一右架着,踉踉跄跄地走出望香楼。

    他脚步有些凌乱,衣襟也皱着,脸上泛着酒后的红晕,目光却直直地盯上了徐闻铮。

    “这望香楼果然不一般。”

    魏大人眯着眼,呼出一口酒气,舌头都似打结了一般,继续说道,“连个马夫,都……都生得这般俊俏!”

    他踉跄两步,差点栽倒,被身旁人慌忙扶住,含糊着朝徐闻铮招了招手,“小兄弟,今日你……你,你来给本官驾车!”

    徐闻铮神色未变,一脸闲态地从自家马车上下来,稳稳接过魏大人车夫手里的缰绳。

    夜风轻拂,马车缓缓行驶在寂静的街道上。

    车厢里传来魏大人含混不清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叹,显然是酒意未消。

    “要说本官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数这徐家了。”

    “定远侯府的徐将军,真英雄!年纪轻轻就敢横刀立马,击穿敌营,真是铮铮铁骨!”

    他声音忽又低了下来,带着几分醉意的怅然,“刚及弱冠,便有这番成就,真真有当年老侯爷的风姿。”

    “年初,圣上登高祭祖那日,我只远远望了一眼他,心中暗想……”

    魏大人顿了顿,语气中竟有几分哽咽,“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定要随他驰骋沙场,哪怕马革裹尸也值了!”

    知州连忙小声劝慰道,“大人正值壮年,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怎说这般丧气话?”

    通判也赶紧附和道,“是啊大人,您如今奉旨前来韶州视察,不也是为国尽忠么?”

    魏大人却似乎醉意更深了,只顾着自说自话,“你们不懂,那样的少年郎,见过就忘不掉啊。”

    他声音渐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老了……我到底是老了……”

    徐闻铮稳稳驾着马车,马车穿过街道,又穿过一座石桥,最终在驿馆门口停下。

    知州和通判一左一右架着醉醺醺的魏大人下了马车,驿馆的小卒见状,连忙小跑过来搭手,扶住了魏大人。

    魏大人的身体东倒西歪,已经站不直了。

    官帽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身后的知州见了,赶紧小心翼翼地拾起来。

    魏大人往前走了两步,却突然停下脚步,眯起醉眼,缓缓回头,看向一直静立在身后的徐闻铮。

    “等等……”

    魏大人抹开了侍从搀扶的手,踉跄着往徐闻铮的方向走了两步,他盯着徐闻铮的脸看了又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