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11/14页)
徐玉韬便是再写奏折回南京,估计父王也只不过是骂自己两句而已,没有能力出兵讨伐自己了。
于是燕王也不想惯着他,直接命左右两旁将徐玉韬扶回家去,软禁起来被迫颐养天年,强势的将他罢相。
之后,燕王提拔了一个唤做孔承宇的人作为自己的内阁丞相。
孔承宇大人入阁第一天,因为还没摸清楚情况,便简单的问了问皇上为何将徐相罢免?为何要大发雷霆?
等知道是因为关书达的奏折被留中不发,坎儿井的工程没有顺利推广之后,孔承宇心中一凛,立马调高了这两件事的优先级。
于是,孔承宇立马将关书达大人请了过来,向他请教该如何在燕地全境推广修建坎儿井这件事?
关书达大人自然说了他得意弟子祖洪才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是花花轿子抬人,把苏木栖这个大力帮助推广的苏家人也夸了夸,把张逸晨这个县令也夸了夸。
第38章 面见丞相祖洪才和苏木栖有机会面见燕……
第三十八章面见丞相
(祖洪才和苏木栖有机会面见燕地丞相孔承宇)
孔承宇丞相是官场老油子,虽然他对燕王忠心耿耿,但能力却差了些,要不然燕王也不会一直狠不下心来,让他早早替换对自己有二心的徐玉韬做丞相。
之前的燕王和现在的燕王都没有变,都是那个一心为百姓的藩王。
改变的是他的认识。
之前,燕王认为徐玉韬丞相很有能力,即便他对自己不满,但在执行政策上还是老老实实的。
这样对燕地的百姓好,所以他也就忍了自己的父皇给他插钉子,忍了徐玉韬这个有二心的丞相。
但是现在的燕王却不这么想了。
他忽然觉得没有能力也不重要,关键是要听自己的话,能把自己所做的要求认真的贯彻执行下去。
于是便有了孔承宇这么一个一心为了燕王但是能力却有些问题的人做了丞相。
燕王也想找个完美的人做丞相,可惜目前找不到。
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孔承宇。
孔承宇非常善于揣摩燕王爷的心思,此番便立即叫了关书达过来问话,之后也立马“闻弦歌而知雅意”,里面了解了关书达的意思。
于是,孔承宇这个丞相立即笑眯眯的当着关书达大人的面,遣人请了离此不远的太学里正在求学的祖洪才和苏木栖过来问计。
孔承宇作为一个丞相,这么做算是给足了关书达大人面子,提携了他想要提携的人。
太学那边的王长风山长与关书达大人是好友,此番收到孔承宇这个新任丞相的传话之后,心中还有些犹豫。
孔承宇这个丞相刚刚上任,谁也不知道他的脾气和套路。
不知道自己手底下这两个太学生被他召见过去,是福是祸?
来传旨的小太监看出了王长风的犹豫,也有意给他卖个好,便笑眯眯的对王长风说道:
“王山长,孔丞相准备大力在燕地推广修建坎儿井工程的计划,于是便找到了之前关书达大人递的折子,将关书达大人请到内阁去问计。
他们二人相谈甚欢,其乐融融,在政见上颇有一些相同之处。
关书达大人聊得开心,便向孔丞相推荐了太学生祖洪才和苏木栖。
孔成像便想着太学离内阁也不远,才让我此番过来邀请二位。
王山长不必担忧,此番过去是好事,何况现在关书达大人还一直在内阁那边等着呢。”
王长风山长闻言之后装作放心的点了点头,但他也知道燕京城里最近正在政权动荡,波云诡异。
他一个官场老油条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太监的三言两语便打消了顾虑?
话说,我知道你这个小太监是谁的人吗!我知道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吗?
你让我初一见面就这么全心全意相信你,怎么可能?
于是,王长风便笑着对小太监说道:“这位公公,既是好事,我王长风王某可不可以申请凑这个热闹?
不如就由我带着这两位太学生一同去面见孔丞相吧。
他们二人今年刚刚入学,学问还不精深,尤其是礼仪这一块。
万一他们二人在面见孔丞相的时候有些失仪之处,我也好及时教导。”
总之一个原则——王长风不可能让自己看好的两个好苗子祖洪才和苏木栖莫名其妙被带到内阁去。
万一日后二人出不来,或者是有了伤残,无法参加三年后到南京应天府的殿试,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对这种好苗子,他一定要贴身保护,不敢怠慢,谁来了都不好使。
即便燕王也来了,是燕王单独召见他们,他王长风作为山长也要舔着脸跟过去的。
要不然出了事,还不是自己兜着?
这句话可把这个小太监难住了想,可确实这是好事,他的官位也不足以支撑他阻拦王长风山长大人,于是他只好苦着脸将三人带到内阁去了。
孔承宇丞相听了小太监回来之后的禀报,看着多出来的王长风,也不恼。
他笑眯眯的请三人落座,然后像没有这个插曲一般,和几人畅聊坎儿井的修建。
祖洪才两辈子都没有机会面见丞相这么大的官。
苏木栖作为太学生,此时得以面见孔承宇丞相这么大个官,心中自然也是非常激动。
于是,两人聊起天来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孔承宇也是科举出身,此时见得这两个年轻才俊,忍不住也爱才心切。
除了聊这个坎儿井工程之外,他也顺便考教了一下二人学问。
祖洪才和苏木栖二人学问扎实,自然是答得很好的,孔承宇便也起了爱才之心。
他对王长风和关书达说到:“本官现在算是明白你们二人为何如此看重这两位学子了,他们俩确实是两个好苗子。
三年后,我们派去南京应天府参加殿试的成绩,怕是又能刷新一个记录了。
若是能考中两位进士,那也算是燕地之光啊!”
关书达和王长风都是捋着胡须笑眯眯的点头,这也是他们两个人的期望。
祖洪才在心中却觉得不以为然,但是他并不会放松自己对知识的学习。
因为他知道,自己即便不会到南京应天府去考殿试,但等到燕王平定天下登基的那一天,自己也必然有机会能在燕地参加燕王作为皇帝陛下举办的殿试。
而且,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真才实学的。
自己的妻子于小英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文化知识和武功,自己自然不能落后,否则岂不是会被妻子超过了?
本来妻子那个文武双全的身板就比自己厉害得多,自己只能在文字学识方面压她一头。
若是自己再放松了学习,连文学这方面都没有办法赢了小英的话,小英还喜欢自己个什么劲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