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30-40(第10/14页)
,他们也会感念您的好的。
对于那些舍不得用银子换地的人也无所谓,反正老百姓手里拿到了银子,受到了您的恩惠。
之前选地还是选银子也是他们自己决定的,难不成还能说您的坏话不成?
这样一来,您严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慈的一面也体现出来了。
日后您说话,老百姓才会纷纷听从,您若是要推广一个新东西,老百姓们想到了此次的吃亏肉疼,就会更加积极的响应。
这也是一件好事。
日后你还要推广坎儿井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或者是其他的新工程。
只要全县的人记着这次的事,他们日后就不会再选错了。”
张逸晨闻言之后点了点头,他忽然发现自己在做官这方面还是有点情商欠缺。
于是他长了个心眼,特意就此事写了封信给自己的岳父周川墨大人。
周川墨大人的回信很快就来了,他夸赞张逸晨的父亲给他找了个好师爷。
他说道:“方毅瑟师爷的话都是老成持重之言,贤婿千万千万要按照师爷说的去做,不要朝令夕改。
县令大人讲话要说话算数,一口唾沫一口钉,这样才能在百姓之间有威信。”
张逸晨收到回信后便立即同意方毅瑟师爷的提议,并按此方案推行下去。
果然如方毅瑟师爷所料,百姓们虽然向张逸晨申请更换成良田,但因为之前是他们自己选的,自己签名按手印的,此时也很不好意思反悔。
张逸晨县令大人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大多数百姓们也并没有生气,没有怨言。
反而张逸晨县令大人因此开放了一个让他们可以用银子平价去购买良田的机会,大部分人都用银子去买了田地。
有少部分人因为家中急缺银子,所以忍痛放过了这个机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通过了这件事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跟着张逸晨县令有好处拿。
这个秋天,不管是粮食丰产的人家,还是通过做工程赚到了田地银子的人家,日子都过得非常好。
大家纷纷在县城之内赞颂起张逸晨县令大人的恩德,夸他为青天大老爷。
张逸晨在羊沟县的税收也很容易就收上来了,得到了长治府张铭斐府君的表扬。
苏玉成那边的情况虽然比张逸辰起步慢了些,但因为后期他们加大了力度,所以华岭县张德忠县令的工程完工时间与羊沟县相差时间不算很久。
两地的坎儿井修建之后所起的作用差别也不是很大。
此时,张铭斐和苏玉成两个府君都将这件事情做一个喜讯,写了折子上报朝廷。
燕王爷很快就收到了这两个奏折,他看到了之后会心一笑。
坎儿井政策?这不是去年府试时候京兆尹府的会元策论上的法子吗?
犹记得当时这个会元还是自己亲自点的呢。
只经过了一年,就见到了成效了吗?
燕王此时想到了他的左膀右臂关书达大人,于是将关书达召见来问了问。
关书达听完这个以后却疑惑地说道:“王爷,臣之前给您上了一封奏书,希望您能在燕地全境推广坎儿井修建方法。
只是这个奏折到现在都还被留中不发,微臣并没有收到您的批复。
您说的这两个县的县令大人我认识,张逸晨与提出修建坎儿井的祖洪才乃是同窗,当时我上奏书的时候与他说过这件事情。
没想到他是个实心眼的人,这么快就把这件事情做成了。
苏玉成府君我也知道,他的侄子苏木栖与祖洪才乃是太学同窗,据说还在同一个宿舍里,关系极好。
不知道苏玉成所在的大名府修建坎儿井与祖洪才是不是也很有关系?
王爷,由此可知,修建坎儿井可是一件有利于燕地的大好事,燕地缺水,正适合这种法子,请王爷大肆推广此法。
之前小人上的奏书之中,还只是纸上谈兵,可是现在已经有了羊沟县和华岭县两个县的实践经验,应当是可行的。”
燕王爷闻言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关书达大人之言乃是老臣谋国之言,不错,燕地确实应该这么做。”
但是送走了关大人之后,燕王爷却脸色一沉,很生气。
他立即派人将自己的内阁丞相徐玉韬召集过来。
他对徐玉韬质问道:“徐相,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之前关书达上奏的关于修坎儿井的折子,你为什么留中不发,为什么不让我看?
这种利国利民之举,为什么要耽误这么长时间?
若不是你在从中作梗,我燕地早就可以推行这个计划,早就可以多得几百亩、几千亩良田了。
你知不知道,这能救活多少百姓的性命?”
哪知这徐玉韬却一点儿也不知收敛,竟然义正词严地对燕王殿下说道:
“王爷,老臣就是为了求稳。
现在你别看在两个县里修建这个坎儿井工程,好似是成功了。
但燕地情况多变,其他地方不一定修建后就能成功。
若是您在其他地方大肆推广修建那个什么坎儿井的工程,完全有可能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这可不是老成持重之言。”
燕王非常生气,嘴唇都气得发抖,用手指着徐玉韬骂道:
“我看徐玉韬你不是真心向着我燕地!完全不管我燕地百姓的死活。
这种事情哪怕是你见到奏折之后与我汇报一声也好啊,由我决定即可。
现在你将这么重要的折子留中不发,若不是有两个县实践出了成就,我还不知道过多少年才能知道这个好法子。
我现在对你问责,你还这般不知悔改。
我看你老眼昏花,不适合再做这个相位,再说你的心也不在燕地,早就飞回南京去了吧?
罢了罢了,你干脆告老还乡,回南京去吧。”
徐玉韬此时却怒目而视,他对燕王说道:“燕王殿下,老臣可是远在南京的皇帝陛下亲自派遣,任命做燕地丞相的。
您这是在逼我向皇上上折子吗?难道燕王的确有不臣之心?”
燕王听到以后气得差点儿跳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一直都很讨厌自己。
将自己放到燕地来驻守国门,作为国家的屏障,而皇位父亲他是要传给自家那个好大儿的。
可惜的是大哥命不好,早早便仙逝了,现下父皇又在养育着皇太孙,日后多半会把皇位传给他。
自己身边的文臣首领徐玉韬便是父皇派来的,一直在辖制自己,一直在给自己使各种绊子,避免自己所辖的燕地得到太多的发展,避免自己产生野心。
自己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以前还没有那么大的底气动他。
可是现在听闻父皇身体不适,已经很久没有上朝了,算算年纪也差不多大限将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