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小户女》 30-40(第11/14页)

进卖出的生意能长久,也怕出事儿,自家与牙行管事的说了,又将赚得的银钱分出利给牙行。

    也真是将银钱分给牙行,才晓得牙人要是凭官牙的身牌去私下做事,若是出了岔子便与牙行无关,且叫查出来还要去蹲牢,徐娘子主动过了明路,往后虽要交出一份钱,但确是多了个保障。

    这回赚到了银钱,徐娘子便叫刘四儿在码头卖汤时帮她介绍,若那些散客商人愿意叫她试试,能赚钱再好不过,赚不得钱两边都不亏什么。

    徐氏这这帮着商人买进卖出的小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早开始妇人做房牙总要艰难些,如今才过去多久,竟成了牙行里做的最好的,又谋来了官牙的身份,行事更为便利。

    房牙做久了,认识的人也越多,能在汴京买卖房屋的多是有钱人,认识的人一多,也知晓人家家底,将跑货的行商与当地的坐贾上下牵线从中说和,她只抽些微薄利钱。

    行商总要将运来的货卖出去,找徐娘子的商人多了,忙时带人看房,闲时与人互市,一时她竟成了家里赚得最多的。

    宝珠晓得阿娘行事谨慎,只提一句叫帮人销货前得先细细将货看过,否则日后若是出了什么纰漏,那行商早不知跑去哪里了,甄家却要受人拖累。

    徐氏点头,“自然知晓,拿人钱财与人做事,两边钱货两讫,那种买货赊账的生意向来不应,货我都细看的,签下的契书我也只做中人,不是保人,买方既花钱买货,自个儿也得看仔细呢。”

    三月里金明池开放,到底是皇家园林,官家来过一回,正是来看禁军骑射,场面浩大,百姓相迎,宝珠趁着机会也赚了个盆满钵满,整个三月里忙的脚不沾地。

    春日里商船多,但粉丝汤对普通百姓来说实在有些贵,不如米粮顶饱,宝珠想过,便叫大哥在摊上也捎带着卖杂粮饭包。

    杂粮里头掺些糯米铺平了,辅以紫苏叶、蛋皮、肉松、腌脆萝卜,刷辣子酱或是甜面酱过后卷起来,这样一个饭团作十五文一个来卖,若要另家肉菜,则再另添钱。

    杂粮糯米顶饱,这饭包赚头不大,胜在买的人多,也无需坐在摊上吃,用竹箬叶一包就能带走。

    现下家中有了余钱,她倒真想再攒些银钱赁个铺子来开食店了,原先是怕孙家,只是汴京似孙家那般门户不知凡几,宝珠又觉得没什么好怕的。

    摆摊即便亏也不得多少钱,但若开食店,商铺租钱不少,如今那些商铺多是签一两年的租契,还得一气儿将租钱交齐,店里请雇工要钱,每月交的税钱更比摆摊时多,若是亏才真是亏得大。

    想着自个儿得先有个计划,七七八八算下来,得攒下多少钱才敢在汴京开食店。

    若要开食店,自然要选好地段,最好是内城,汴京城里吃食甚多,一开始没什么名气,人家可以挑的食店可不少,除了那些闲人散客,谁回往偏僻街巷里头找吃的。

    既要在内城寻个热闹的地段,饶是找家最小的门面铺子,少说也得二三十贯一月,宝珠问罢阿娘,已是目瞪口呆。

    阿娘云淡风轻摆摆手,“这算不得什么,那御街到南大门街一段,沿街的铺面须得三五百贯一月呢。”

    “这钱在有钱人那儿可真不值什么。”宝珠咋舌,若要租下一间铺面,一年少说租金也得二三百贯,手里余钱也不过二百贯,即便与大哥一道凑出来,要经营也得花费,且再攒攒罢。

    “即便价儿高,也是一铺难求,好容易空出来一间,立时就能叫人抢去,只因这这一带的铺面,多是那些达官显贵的私产,赁下铺子寻常人不敢生事。”徐娘子继续道,“凡是开铺面的,多要给自己寻个大腿来抱,否则你这生意占了人家的生意,势必要背地里生事端。你姑父虽在汴京做官,但也并非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护得住一次两次,可若是真惹出麻烦,说不得还要拖累人家。”

    摊子上赚的仨瓜俩枣人家不放在眼里,但生意要做的大了,眼红的人可不就要寻衅,即便是现在摆摊呢,也是得跟街道司的大人们打好关系,以前甄家在姑苏城内的食店,也是因与衙门主官年节一礼不落这才能安安稳稳的开那些年。

    徐氏将自个儿与人打交道的的本事一样一样交给宝珠,宝珠也听得点头。

    宝珠听罢歇下心思,如今家里经不起折腾,还是安安生生多攒下银钱罢,若是钱足够,倒是亏一些不伤根本再去想这事儿。

    徐氏才带人看过房,现下无事正好来宝珠这儿搭把手。

    喝罢宝珠递来的饮子,就看不远处董家的丫头枣儿急匆匆从轿上下来,临到摊子跟前儿险些摔了个跟头,气儿还没喘匀便急道,

    “大姑娘生了!我们太太急着去大姑娘那儿,叫我来跟老太太舅奶奶报喜信儿!”

    第39章

    徐娘子把了几个钱给枣儿,叫她先家去,又要她带个话,明儿去董家。

    母女俩等回去与甄家阿婆说罢,她便道,“是个有福的小娃娃,今儿正是黄道吉日呢!”

    上回只见秀才娘子早产,实在有些惊险,赵秀才没什么银钱,自然什么仪式都没办,什么洗三添盆更没人肯去。

    宝珠她还没见过这位表姐呢,只晓得表姐闺名董沅临,姑父对这个头生的孩子也是充满了期待,加之表姐五行缺水,便取沅临二字,意味第一个降临的孩子,是个极有意头的名字。

    第二日一早宝珠便陪着阿娘去了董家,沅临表姐前儿夜里发动的,昨儿一早才生,人家来报了信甄姑母立即就赶去了,心里还有些怨怪没早些遣人来说,等见过沅临表姐跟小娃娃,待着吃罢了晚饭,见没什么事儿这才放心回来。

    总算了了一桩心事,甄姑母整个人都红光满面的。

    董家也只这一门亲,现下又都在汴京,姑母与宋家太太也提过,昨儿又提起来。宋家太太晓的徐娘子是个儿女双全的人,洗三的日子特地递了帖子来请她一家去。

    说是请一家,哪里好意思一家都赶着去,徐娘子便只打算带宝珠宝瑢,想叫她们见见这个表姐,徐娘子给小娃娃打的一副实心的金锁,准备到时去添盆,宝珠宝瑢一人也打了个二两重的金葫芦。

    虽不曾见过这位表姐,但到汴京时这位表姐特地差人送了礼叫甄姑母给舅家。

    州桥的摊子照常摆,天热前宝珠的冷吃春盘都有卖头。

    再过几日等天暖和起来,即便再有人定这春盘也做不得了,天一热食盒里的吃食一上午便要发酸。

    除了汤底跟炸串的酱料没交给崔大妈,其余事项这几日下来都学的差不多了,崔大妈是做惯了活计的老手,按着定好的配菜煮粉丝汤,趁着煮汤还能捎带手去炸串,多了个人宝珠省劲许多。

    过了立夏天渐暖,桃花杏花都谢了,枝叶里藏着指甲盖儿大小的桃,街巷两侧树枝日益繁茂,树底下多了许多乘凉的老人孩童。

    甄家母女三人赁了马车,起早先去董家再与甄姑母一道去宋家,甄姑母也想早些去,一早就收拾好了,等三人一来便赶去了宋家。

    宋家在汴京也算有经年的财富,住的是三进的大宅院,叔伯几家都在院里生活,宋老太爷老太太安在,故而这家倒是没分。

    如今他们这一支有出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