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 第二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约定》 第二章(第2/2页)

“咯咯咯咯······”鸡叫了。寥寥的辰星隐没在天际,东方的天空渐渐露出了乳白色。天快亮了,郑丽爹娘已完全没有了睡意,他们穿好衣服下了炕。一个忙着烧柴做饭,一个来到院中,抄起扫把扫起了院子······
    早晨七点多钟,郑丽娘认真地洗了把脸,拿起一把塑料梳子,在嘴上抿了一下,认真梳理了下头发,双手摸索着盘好了发髻。她用鸡毛掸子在身上上下左右掸了掸尘土,照着镜子扯了扯衣襟,走出了大门。不出二十米的距离便进了运昌家大胡同,迈过小水沟,往南只有十几步便到了运昌家。
    平日里,只有运昌妈妈一人在家。她一个人既要参加生产队组织的农活,还顾着自家的自留地,里里外外一个人,凡事都需要自己操持,虽然辛苦,但心里挺幸福的。运昌正念高中,他爸爸、哥哥都在市里工作,生活虽不很富裕,但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清晨,她去了一趟自留地,给菜浇了水,返回家又做好了早饭。这不,郑丽妈进门时,她刚刚吃完了早饭,正在院中给鸡喂食呢。
    运昌妈妈抬头见丽丽娘走进了院子,急忙把手中端着的喂鸡盆放在鸡窝上,脸上挂满笑容,伸出双手热情地迎上去。
    “他二大娘,你来了,进屋坐会吧。”
    “不了,屋里热,就在院里待会吧,早吃过饭了吧?”
    “吃过了,一个人吃饭简单。”运昌妈走近两步,又折转身说:“我去屋里拿两个板凳,咱们在院里坐一会。”
    说完,运昌妈妈回身进屋里去了。蜷曲着卧在墙根边的黑细狗听到动静抬起头,懒洋洋地看了一下,然后张开大嘴打了一个哈欠,又把长嘴吧埋在两条前腿之间,眯起了眼睛。
    初夏时节,正是枣花盛开的时节,枣花香气弥漫了整个院子,郑丽娘闻着枣花香味走到了枣树下。院中的这个枣树约莫有十五六年了,翠绿的叶子一层层重叠着,挡住了视线,堵塞了缝隙。一簇簇如米粒般的枣花,布满枝条,如果不是走近一些,真是看不清楚。枣花掉落处漏出了水灵灵的小枣,青青的、嫩嫩的、圆圆的,如米粒般大小。几只蜜蜂“嗡嗡”响着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匆忙地采着花粉酿蜜。
    运昌妈把一个小板凳递给丽丽娘,“他二大娘,坐下吧。”自己也坐到了另一只小凳上。
    “你们家的枣树长得真不错,今年肯定结不少栆。”郑丽娘边说边手扶着板凳一屁股坐在上面。
    “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经意管过,每年挂果挺多的。”运昌妈妈望着枣树答话道。两只芦花母鸡咕咕叫着,走到枣树下啄着落地的枣花。
    “养了几只鸡呀?”“七只。”“那鸡蛋够你吃的了。”郑丽娘微笑说。
    “我一个人可吃不了这么多。”运昌妈一边摆着手,一边接着说:“攒多了,给孩子的姥姥送去些,剩下的,我都腌上了。等运昌过一阵儿回家,就让他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增加点营养。”
    郑丽娘打心眼里佩服运昌妈妈,一个农村妇女,无论生产队里的活,还是家里的活都拿得起,放得下。人利索,小院收拾得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自己虽然只大这么几岁,有时真感觉力不从心的。
    她佩服地说:“她三婶,你是真能干呀!出出进进一个人,啥也没耽误,样样干得好。”
    “唉,也没办法呀,你不干让谁干呢?家里没有男劳力,我可不愿让别人看了笑话。”
    郑丽娘频频点头,表示对运昌妈妈说话的认可。
    她忽然抬起头,似乎想起来了串门的目的。又慢慢地低下头,一只手扶着膝盖,另一只手扒拉着裤脚难为情地说:“她三婶,有个事儿想跟你说一下。如果成,就照我说的办,不成,就当我没有说。行么?”
    运昌妈妈被说愣了,她诧异地睁大眼睛瞧着郑丽娘探问:“他二娘,啥子事?这么神秘,你说,我听着啦。”
    “那好了,我就直接说了,”她咂咂嘴开口道:“我们家丽丽也老大不小了,人长得也算过得去,我和她爸寻思着她和你们家运昌挺般配的,你来句痛快话,是行还是不行?”
    运昌妈妈直视着丽丽娘,喃喃地说:“只是,运昌还上着学呢。”
    “我知道你们家运昌还在上学,你要同意呢,咱先约定好:运昌考上了,他俩就拉倒,绝不拖运昌的后腿;如果考不上大学,就让他俩成亲。你看成吗?”她一口气说完,感觉心里轻松多了。
    运昌妈妈“扑哧”一笑,两只手拍着膝盖说:“哎呀!看把你急的。丽丽是个多好的姑娘呀,我们求之不得呢!”说着,运昌妈妈笑得眼角纹舒展开来,慈祥的脸上写满了笑容。
    其实,这两年上门提亲的也不少。考虑到运昌岁数还不大,一直上着学,也不知前途怎样,就都一一回绝了。丽丽娘住得近,人也投脾气,她轻易不开口,还是提的自家的闺女,就不好拒绝了。再说了,丽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的。人家也有言在先,运昌有好的前途,绝不扯后腿。
    想到这,运昌妈妈迟疑了一下说:“这是好事呀!只是难为丽丽了,还得等上一年多的时间。”
    “这你就不用多虑了。你同意了,那我们可有言在先,这期间一定要按约定行事,谁也不能再找对象了。”郑丽娘凝视着运昌妈妈认真地说。
    “好,我们一言为定!”两双粗糙的手紧紧攥在了一起,院里不时传出两位老人爽朗的笑声。
    几千年的刀耕火种,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形成了黄土地上农村所特有的勤劳、纯朴的民风。庄稼人说话不打弯,他们心直口快,从不藏着掖着,有一决不说二。看似复杂的一件人生大事,就这么简单地约定好了。
    自打那天起,按照两位老人的口头约定,两家人交往越来越多,越走越近。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约定,他们从要好的邻居,慢慢胜过息息相关的亲人。遇有难事,大家一起帮忙,逢年过节这方送去一条鱼,那边还来一块肉。遇有亲戚家婚丧之事,正常应该随两元的礼金,肯定加倍成了四元。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