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30. 第三十章 改革的春风吹满地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30. 第三十章 改革的春风吹满地(第2/4页)

家呀,村民们不能用吗?”

    梁萤摇团扇道:“倘若周家种了这么多桑树,定会扩大蚕室,养更多的蚕,这活计他们自个儿做得完吗?”

    谭三娘摇头。

    梁萤:“做不完活计自然得请帮工,周边的老百姓是不是就有机会找到活计养家糊口了?”又道,“他家除了以后的土地租子外,还得缴纳商税,生意做得越大,交上来的商税就越多。”

    听了这番解释,谭三娘笑着调侃道:“原是想从周家身上捞油水呢。”

    梁萤:“那还能怎么办,老百姓身上榨不出油水来,只能从别的地方榨了。”

    谭三娘掩嘴,“你这小狐狸,当真打得一手好算盘。”

    而另一边的周家则聚在一起讨论种桑的事。

    先前他们虚惊一场,如今听到衙门意欲跟他们合作,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不,周老太道:“天上真会掉这么好的馅饼吗?”

    周二郎也道:“是啊,不仅把路和水渠修好,头三年还免租地的税收,并且还会帮我们把桑苗栽种好,前期咱们全然不费分毫力气,有这样的好事?”

    周二郎的媳妇朱氏也觉得不可思议,“那帮人可是土匪,哪会这般大发慈悲?”

    周大郎看向自家老娘,说道:“倘若事情是真,阿娘又作何打算?”

    周老太没有说话。

    这么好的条件,若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不过他们到底吃过亏,心里头多少有些顾忌,“那王小娘子真有说他们打算开放关应门了?”

    周大郎点头,“儿听着她的意思,应是想法子到太守府那里去买官了。”顿了顿,“这世道,处处都是坑,就算咱们离开安县,又能到哪里去寻得安稳地呢?”

    这话说得众人内心戚戚。

    安县到底是他们的家乡,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若是离乡背井,又能往哪里去?

    人们一时陷入了沉默中。

    最终纠结了两天后,周大郎还是打算先看看垦出来的荒地再说。

    一大早赵雉护送他们前往乡下,梁萤会骑马,几人是骑马下的乡。

    现在天气炎热,官兵们都是上午干半天。

    目前已经开垦出三个村的荒地了。

    这些荒地几乎是连成一片的,离农田有段距离。

    以前之所以没被开垦出来,一来需要极大的人力,二来土壤瘠薄,种不了庄稼,故一直都荒废着。

    现在官兵们平整出一条毛路,进荒地倒也方便。

    梁萤指着不远处的沟渠,说道:“上头有蓄水池,可放水下来,以后浇灌桑树也方便。”又道,“这些地长不出庄稼来,桑树耐旱,土地瘦些也无妨,它能适应。”

    周大郎点头,“能种桑苗。”

    梁萤好奇问:“桑苗是用扦插种植吗?”

    周大郎:“是用扦插的法子,最好是立秋后扦插,容易成活。”

    人们在荒地里边走边聊,有时候周大郎会蹲下捡土壤看土质。

    他们接连走了三个村,周大郎还是有些犹豫,因为荒地太过分散,并不适合统一采摘,倘若做蚕房,就得分散开来,极不方便。

    梁萤就这道难题思索了许久,忽地想起了现代的合作社,于是给他出了个主意。

    “周郎君的顾虑极有一番道理,这些荒地都在村里,皆是分散的,采摘桑叶确实有一定的难处。不过可以让村民们自己打理桑树地,他们就住在村中,采摘桑叶养蚕倒也方便。

    “周家除了自己种桑养蚕外,也会下乡收购蚕茧,如果想要保持蚕茧的品质,我倒有一个法子可试。

    “你家提供蚕种给愿意养蚕的乡民,再提供给他们养蚕的经验,倘若他们在养蚕途中遇到了难题,你们再差人上门来处理。

    “待到结蚕茧时周家按市价回收这些蚕茧,再扣除蚕种费用。如此一来,你们跳过了请人养蚕的环节,也省事不少。”

    听了这话,周大郎颇觉诧异,他脑中一番思索,琢磨此举的可行性。

    梁萤继续道:“倘若让乡民养蚕,这些荒地衙门就分给他们租种。周家只需提供蚕种和养蚕技艺,定时差人来查看蚕的情况,也方便把控蚕茧的品质。”

    周大郎点头。

    梁萤:“不过也得让村民们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在养蚕之前双方需得签订契约,定好最低收购价,以保他们手上的货有交接处,不会砸在自己手里。

    “如此一来,周家有稳定的蚕茧货源收购,村民们也有稳定的商贩交接,双方都有保障,两全其美。”

    这法子是非常新形的合作模式。

    以前周家都是谁家有货源,只要品质达到要求便收购来使用。

    如今换一种方式,他们全程把控品质,指导蚕农养出自己需求的蚕茧。

    不仅如此,货源还稳定了。

    周大郎一时有些兴奋,倘若有衙门牵头,那往后双方发生分歧,衙门可做公断,公信力是非常高的。

    两人就商民合作探讨一番。

    晚些时候周家的仆人来寻,周大郎有事先行离去。

    他似乎对梁萤的印象有着颠覆性的改观,态度非常客气,甚至还有几分小钦佩,说这事日后可详细商议。

    梁萤也觉欢喜,笑道:“那周郎君先忙去。”

    周大郎行礼离去。

    待他走后,赵雉忍不住问:“你俩嘀咕了半天,到底在说些什么?”

    梁萤笑道:“我在教他赚钱的法子呢。”

    赵雉:“???”

    两人边走边聊。

    梁萤道:“周大郎嫌这些荒地太过分散,不利于采摘桑叶做蚕房。他说的也有道理,所以我打算把荒地分给愿意种桑养蚕的村民租种。”

    赵雉似乎开窍了,“村民们养出来的蚕再回收到周家?”

    梁萤点头,“对,周家给村民提供蚕种和养蚕的技艺,辅助村民养出品质上佳的蚕茧,再按市价回收。

    “如此一来,村民们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补贴家用,衙门也能收取地租。

    “周家回收大量的蚕茧,活计做不完自然要请帮工,周边的百姓就有机会挣铜子儿。

    “周家生意做大了,衙门也能多收取商税,一石三鸟,大家都有利。”

    她腹中算盘打得啪啪响,先是把盐井官私混卖挣钱,这会儿又是算计着周家的商税,妥妥的搞钱小能手。

    赵雉是彻底服气的。

    目前荒地还未全部开垦,周家对梁萤的提议非常有兴趣,有衙门牵头商民合作,这事非常靠谱。

    现在不少村民都在询问荒地的作用。

    起先梁萤想着弄给周家租种,如今他们不要,便放信儿商民合作一事。

    有些农户之前就在养蚕,现在听说养出来的蚕周家会回收,立马蠢蠢欲动上报到里正那里,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