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33. 交朋友了 林如海调离了云南。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33. 交朋友了 林如海调离了云南。(第3/4页)



    她这张脸从前只拿来对付过林如海,对付女人还是头一次呢!

    封氏很明显在动摇。

    姜宁又故意说:“只怕我身份微贱,会使夫人和老先生名声有损,那也只能罢了……”

    哈哈,不答应就是嫌弃她是个妾!

    她心里有数,若封氏真嫌弃她是个妾,就算看在面子上招待她,也不会和她说这么多体己话。

    封氏果然慌忙说:“娘子人品高洁,我和娘子一见如故,我怎会只以身份看人?我并无此意!”

    姜宁反而退回去坐好了,低头抿茶:“我知道夫人的心……”

    封氏抿唇思量一会,咬牙道:“多谢娘子!我便应下能如何?不知娘子那里何时方便?”

    姜宁忙说:“何时都方便!便是夫人今日就去,我也立刻能让他们把屋子打扫出来!”

    “我们老爷左性,劝服他且得几日。”封氏都不避讳说甄士隐的坏话了,“若定准了,先遣人去林邸报给娘子知道。”

    下午三点,姜宁辞别了十分不舍的封氏,从甄家的庄子上出来,原路回城。

    心情美得很!

    回家洗澡歇了一会,姜宁便给林如海写信,汇报她遇到了他的同年加同乡,听说人家三四岁的女儿走丢了,一时不忍,便邀请人家来她的宅子住这件事。

    她不怀疑一个做母亲的心。

    封氏从前是没人给她出主意,一味听她丈夫的,现在她定下决心,一定会拼命劝说甄士隐。

    而且,她自己的宅子,想给谁住给谁住,倒不担心林如海会不同意。

    贾敏若觉得她是心大了,趁机在外结交人脉,那……也随她的便好了。

    难得自在,她还不能肆意做几件想做的事吗?又没犯法。

    至于林如海会不会为甄士隐向姑苏一带官府示意尽力寻找,姜宁觉得不会。

    首先,林如海和甄士隐显然关系平平。其次,正是夺嫡关头,谁敢胡乱与人攀交?若不是问清楚了甄士隐真的没啥人脉,姜宁也不敢请封氏来。再者,林如海真这么做,也显得太嚣张了。

    但她可以请示林如海,让林家的几个铺子帮忙留意着有没有人卖“眉心一点朱砂痣”的漂亮女孩儿。

    命运真的难说。

    今日她尽力帮助一个命运和林家女儿有三分相似的女孩,来日这份善意,会不会报答到绯玉身上?

    姜宁让人翻出了林家历年与人往来的帖子和礼单。怕贾敏以为她贪权,她从前没这么干过。

    花了半个月慢慢找,姜宁理顺了。

    永嘉十六年,也就是林如海考上探花那年,春闱前后,林如海和甄士隐因为是同乡加同年,关系还不错。[注4]

    没过多久,林如海入翰林院,甄士隐外放,关系自然就淡了些。

    再两年,甄士隐辞官了。他不主动,两家的关系更淡了。

    林家回姑苏守孝那三年,甄士隐家只是每年按例送年礼,别的没有。

    连林如海出孝后,要起复之前那两个月,甄士隐和封氏都没来过林家一次!

    姜宁:……

    真的服气。各种意义上的。

    又过了几天,封氏派人来了,定准了日子要搬回城中,又说要给租赁费用。

    姜宁自然是不收租金的。

    她让人把宅子打扫干净,只把破瓦裂砖补补,没添置什么东西,请封氏和甄士隐住下。

    升米恩,斗米仇,甄士隐自尊高,她免个房租已经很够了。

    她那所宅子是正中三进,旁边带两进跨院,跨院后有一小花园。跨院单独有门出入。

    甄士隐只携封氏住跨院内,会去花园打理草木,但正院一概不踏足。

    姜宁随他去。

    不过自此之后,她出门逛街多了一个去处,会每一两个月到甄家拜访一次,和封氏说说话。

    封氏略通诗书,性情温婉安静,脾气极好,姜宁和她相处很舒服。

    她还做得一手好饭菜,那天在庄子上来不及做,搬到城中后,她常亲自下厨招待姜宁,姜宁每次都吃得肚圆才回家!

    她还做放得住的点心给姜宁带回去,黛玉和绯玉都爱吃,姜宁有时都和她们抢着吃……

    抢的饭香嘛!不然她们就不珍惜了!

    姜宁如此这般说服自己,也说服其他人,忽略桃嬷嬷一言难尽的眼神。

    这算她交了第一个外面的朋友吗?

    感觉真不错。

    封氏每隔一个月也会来林邸一次。

    她第一次看到姜宁墙上的刀剑时吓呆了。

    后来熟悉了,不怕了,她还和姜宁说私话:“林大人对你也算难得了,可惜隔着几千里……不过你把两个姐儿养得这般好,能算大功一件,以后谁也不好为难你的。”

    姜宁一笑,装不好意思,没答话。

    是啊,光说对“妾”,林如海是挺难得的。

    但封氏有一句话不错,黛玉和绯玉长得真是越来越好了。

    或许是自家女儿丢了,或许是这姐妹俩天生就招人喜欢,封氏把她们也当眼珠子一样疼爱。

    哪怕她们姐妹和平常的小姑娘不一样,爱吵爱闹,爱玩虫子,甚至会跑了还想爬树上房(当然被拦下来了),封氏也都说:“真好啊。”

    是啊,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地在眼前,活得皮实些,不同些,算什么呢?

    有一个封氏在,王嬷嬷等八个人再也没抱怨过什么。

    姑苏几年风雨不调,百姓之家卖儿卖女的多。姜宁买了十六个五到十岁不等的女孩子,交给岁雪和乘风调理。有几个手脚大、骨架大的,便请刘师父和白师父教导习武。

    她帮封氏找女儿,却买别人家的孩子,虽然甄英莲不是甄家想丢的,这些女孩子是自家人要卖的,姜宁也感到了一种黑色的幽默。

    但人想得太多会活得难受。

    除了事关绯玉和自己的命,姜宁从不难为自己。

    再说,这些女孩子被她买下,总比被别的地方买了更好吧?

    甄家搬到她宅子里,她和封氏交好后,姑苏城里的官宦们似乎闻到了什么,竟然有夫人太太给她送帖子,想拜望她了。

    姜宁怎么当得起这些人的“拜望”?都万分谦辞,婉拒了。

    林如海被调往云南,一年便升了巡抚,显然简在帝心,皇上愿意用他,未来前途无量。

    为了自家丈夫的前程,这些夫人太太来讨好她一个妾算什么?

    但朋友宁缺毋滥,姜宁也不会给林如海吹“信里风”,还是通通拒绝的好。

    一眨眼,黛玉和绯玉都长到该开蒙读书的年纪了。

    姜宁正考虑怎么给她们请先生。

    她也算腹中有诗书?但系统的教学还是请专业人士好。

    贾雨村大约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