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33. 交朋友了 林如海调离了云南。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33. 交朋友了 林如海调离了云南。(第2/4页)

改她这破毛病?

    封氏道声“请恕失礼”,叫丫头打水来,进卧房洗脸匀面,重整衣簪,出来笑道:“寒舍虽无金莼玉粒,山珍海味,倒有些乡村野趣儿,还算新鲜。若娘子不嫌粗淡,便请留下用午饭罢。”

    这时候不留下来吃饭就太失礼了。

    姜宁也早就饿了……

    骑马真的很耗费体力。

    她忙笑道:“正想叨扰夫人。”又说些她带来的人多,恐甄家太过破费,且也自带了许多蔬食,不吃就浪费了,难见她老爷的话。好说歹说,让封氏派人去请示了甄士隐同意,只有她和两位师父、两个丫头吃甄家的饭,两位厨娘、林泰和二十个男的自己做饭吃。

    封氏的屋里一色朴素,一件摆设玩器都无,从虚掩着的门里,还能瞥见卧房堆着许多针线,有男人的长袍,也有女人的袄裙,看来甄家人的衣裳都是封氏和丫头们亲自动手了。

    甄家应该还没到封氏卖针线贴补家用的地步,但如果照原著发展下去……想来也快。

    她这二三十人男的女的都能吃,就算不“烹羊宰猪”,一顿下来也至少会吃掉甄家七八两银子。

    她不知道甄家的详细经济状况,也不是全为给甄家省钱,但天气不算冷,她带出来的东西不吃完是真的会浪费。

    姜宁两辈子都绝对认为,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她管着的林家老宅里,绝对不许有任何一碗好好的饭、一盘好好的菜被放坏或是倒掉!

    男的想喝酒?放假不耽误差事就只管喝!但不许弄得杯盘狼藉,酒菜混在一起,最后全都倒了!那还不如去喝马尿吃屎!

    年轻丫头们吃饭胃口小?可以少盛饭啊!不许盛一碗吃不完剩下大半碗!矫情给谁看呢!

    ——连黛玉和绯玉都学会自己把饭吃完了呢!只有三岁以下的小孩撒饭可以被原谅!

    厨房的人可以小捞小贪,但绝对不许浪费粮食!

    林家老宅不可能出现“酒肉臭”的情况!

    不过这时代食物珍贵得很,林家本来也没有多少浪费的人。有几个自以为是的,也被姜宁扣月钱扣老实了。

    ……自己当领导后,发现扣月钱真的管用哎。

    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吧。

    她不在乎有人背后骂她“小门小户出身果然寒酸上不得台面”,她不管家就算了,她管着家,肯定尽量让自己顺心。

    挨过饿的人是真见不得浪费粮食。

    她上辈子小时候是,末世时更是。

    封氏陪姜宁用饭,主桌上就她们两人。

    姜宁没掩饰自己的饭量——她本来就能吃,练武学骑射后更能吃了——吃了三碗饭。

    关键是各家给女人使的碗都略小,换正常碗也就两碗。

    三碗饭八分饱。

    再少吃点她怕还没回城就饿晕。

    封氏真的难掩诧异了。

    姜娘子看着神仙似的,怎么这般……胃口好?

    但姜宁解释后,她忙让丫头去看两位师父那桌要不要添饭,怕家里只招待了这几个人,还没让吃饱,那就太丢人了。

    然后,刘师父吃了六碗,白师父吃了五碗。

    饭后当然不能立刻走人,姜宁又和封氏闲聊了一会,问甄士隐说的“鼠盗渐起,乡下地界着实有些乱”是怎么回事。

    封氏解释:这二年姑苏水旱不定,渐渐有了些鼠盗。或一二人偷鸡摸狗,不过为的一口饭吃也罢了,前几日甚至有二三十人成群要抢夺田地的。甄家人口不多,幸得左邻右舍之力才勉强捱住。今年秋收又不好,匪患更多,还不知后面一冬一春怎么过呢。

    有了匪盗,官府自然会剿捕,可在差不多的地方,“官”与“匪”对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所过之处必然会捞些东西走,有的“官兵”甚至比“匪”还“厉害”。

    前朝末期便有官兵剿匪,没遇见反叛匪徒,便把沿途的村庄屠尽,聚拢人头当做战功的事。

    本朝才立国几十年,倒还没有这等事发生。但官兵下乡,“吃拿卡要”(姜内心翻译)是惯例。

    封氏笑叹:“也是我与娘子有缘。若娘子再晚来十天半个月,或许我与官人已投往别处过活去了。”

    姜宁听明白了。

    甄士隐的性格,说得好听点是“不慕名利”“不惯俗物”“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说得难听些呢,就是读书读傻了,不知世事艰难,不会过日子,脸皮又太薄。

    分明一个进士,便是自己家烧没了,也不至于非得搬到乡下?举人便可以收人为奴替人免赋税,他能考上进士,想必才学也过得去,怎么不学贾雨村给人做家庭教师去?

    姜宁不信他没有一二能借他宅子住的好友?

    他有三分心思,绝对在姑苏城内活得下去,还能活得很好,偏偏把自己混成这样,真是……

    即便住在乡下,难对付匪盗就算了,他一个进士哎!官兵都应付不了吗?

    难道他当年辞官,是看官场黑暗,做不来同流合污的事,所以干脆归隐?

    林如海是有后台——林家几代人脉,他的同年、坐师,或许再加一个岳家贾家?有皇帝的赏识——亲自点了探花,自己也有本事,所以为官十多年,似乎没有脏手太多。

    没有他这条件的,想在官场中出淤泥而不染,真的很难、很难。

    如果甄士隐辞官真是这个理由,那么姜宁理解。

    可他资助贾雨村那么熟练自然,不就是在发展人脉吗?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好心帮忙?

    姜宁只能评价,甄士隐或许是个好人。但他的这些“好”,对他的老婆孩子来说,就很不好了。

    一时落魄了能怎么样呢?他一个男人,还是有功名的男人,比女人多了多少优势,如此无能,真叫姜宁瞧不起。

    这人是不是有点像贾宝玉啊!

    姜宁猜测着甄士隐的性格,感觉她的提议甄家很可能不会接受。

    但她还是提了一嘴:“说起来我在姑苏城里还有处宅子,是我们老太太仙逝前留给我的,三进的院子,带个花园,不大,一直空着没人住。不是我拿话让夫人伤心,实是若留在姑苏,或许哪日孩子还能找回来,若远远搬走了,孩子便记得家乡,又哪里去寻人呢?若夫人和老先生不弃嫌,还请搬到城中居住,也免得草木荒疏,庭院寂寞。”

    封氏眼睛亮了,又很快暗下来,笑道:“多谢娘子的美意,只我们老爷……是不爱受人恩惠的。”

    姜宁:……

    她就知道!

    她还偏要再劝了!

    姜宁挽了封氏的手,和她四目相对:“这算什么恩惠?宅子空着可惜了,若有幸请两位住进去,院落时时有人打理,屋子有了人气儿,还是两位对我有恩惠呢。夫人,我亦有一亲女,我明白夫人,男人心里装着大事,有“大义”,怎知咱们女人只盼着家里和睦顺遂就好?”

    “夫人便不想将来和女儿还能团聚吗?”姜宁对封氏疯狂施展魅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