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全家都成了大佬(科举)》 39、激动(第1/2页)
县城的铺子上了正轨,一开始人还比较少,随着卤肉的名声传出去了,好这一口的人就越发多了起来。
宋德刨在后院开了个门,无论是送水还是购买食材进出都可以从后门走,并不会影响到前门的生意。
眼看着二房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心,宋云棠便把目光放到了镇上的铺子。
他召集全家人开会,准备开个卤肉饭馆的事。
“我和小禾商量过了,镇上的铺子她自己不准备经营,与其租给别人,倒不如咱们自家经营起来。”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一片多种水稻,连带着种红薯和土豆,倒是玉米种得比较少,水稻是细粮,忒精贵,村里的人往往逢年过节才会庆祝似的吃上一顿全米饭。
更多吃的是杂粮饭。
所谓杂粮就是大米里面混着土豆和红薯一起煮。
镇上的人则富一些,平常人家能保证一天三顿有一顿是全米饭。
所以若在镇上开个卤肉饭馆,是能够保证销路的。
饭分全米饭和杂粮饭,菜色也可以分卤肉和卤素,可以单单一盘卖多少文,也可以给节俭的人卖套餐。
像是杂粮饭+卤豆干的组合,六文,就能饱饱的吃上一顿了,对于镇上的人,堪称便宜廉价,对于去镇上办事、找活干的村里人,就非常实惠了。
要知道一碗放了几根肉丝的面都要五文,还不一定管饱。
他们这虽是素菜,却有肉味呢。
左右镇上的铺子就放到那里,真要装修成饭馆也不麻烦,无非就是买上一些陶碗、陶锅,再做几个座椅板凳的事,宋家人现在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也没犹豫,当即就决定再开上一个铺子。
于是,县里的卤肉店才开了五天,镇上的就开张了。
当然了镇上的要实惠得多,一天也不过卤上一只鸭子,两个猪头,几斤下水,至于猪蹄那种肥厚的好肉,都拿去保证县里的供应,而县里那边已经不再卖下水肉了。
一来是下水想要完全去除杂味太费功夫与香料,二来就是县里的人更舍得吃肉,更存着一种既然要吃肉那就索性买些好肉的念头。
倒是镇上的人没那么挑嘴,卤下水就卖得很不错,有些人还特别喜欢那股味道,一天连着三顿这么吃。
如果当日卤的有鸭子,他们就会把卸下来的鸭架倒入锅里,混入特地留下来的鸭肠、鸭肝煮成一锅鸭血粉丝汤。
别说,好多人傍晚去买,端回来就是一盘菜了。
宋家人头一次体会到挣钱也能飞似的,他们现在晚上已经不数铜板了,嫌累嫌麻烦!
二娘跟着二房去了县城,约定一旬回来一次,主要是补充些花生、毛豆等素菜——这些在村里收比较便宜,自家又有牛车,左右二娘和三娘要轮换,干脆就不再外边买。
镇上的卤肉饭馆则拖住了宋家大房和三房,连老两口都时常去帮忙,实在是客人太多了。
于是最终清闲的就只剩下宋云棠小两口与一众小辈。
但他们其实清闲不起来。
陆小禾现在白天一边带六娘和七郎,一边自己读书教十几个小姑娘读书和女红——这种不费钱就掌握一门技能的事,倒是让许多村人扭扭捏捏厚着脸皮把自家闺女送来了。
然而这已经在宋家掀不起波澜了。
再说真正手巧的也就那几个,更多人无非是学个针线而已。
三娘人小力微,再能干也不过打扫打扫屋子、喂喂鸡鸭,拔拔院里的草,饶是如此也累的够呛。
当王秀琴看到宋云棠一日三餐亲自做饭,给猪煮猪食时,简直如遭雷击,坚定不能这么下去了,他们家秀才公金贵的手怎么能干这些杂活?
被这些事分了心,大郎还怎么考科举?
必须请人!
否则他们白天要忙活店里,早起和晚上还得做些家务,比如洗衣服,铁打的人也受不住。
似这种镇上的活计还是比较稀罕的,哪怕再累,能赚钱补贴家用也有无数的村人想要,他们大都只能在农闲时打个短工。
这种好事如何能便宜了外人。
于是王秀琴往大哥和二哥家里跑了一趟,分别把他们家的长房媳妇带了出来。
只要是比较讲究的人家,长房媳妇都是认真考察过的,一般来说更识大体更不会作妖,王秀琴也一贯最喜欢他们。
原本宋云棠还担心,找亲戚干活会不会很麻烦。
结果两位大伯娘别提多勤劳能干了,有她们在,祖母都不用去镇上,专心待在家里,把一大家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回来吃完饭洗漱后倒头就睡什么都不用做了。
宋木匠也能腾出功夫来接一些木活。
连宋云棠都清闲下来,除了读书教书,就是有事没事带着四郎五郎观察暖箱里的鸭蛋,给它们翻个面,凉一凉散散热气,后期还洒点水维持下湿度。
没错,在忙着装修铺子的间隙,宋木匠还帮他们把暖箱打造出来了。
简单得堪称简陋了,两层的木箱,底下那一层的正面可以卸下来,往里面垫了两层厚厚的瓦片,然后特地挑一些敲碎的烧着的木炭送进去,再关上门,用以维持孵蛋需要的温度。
不过想要标准的38°左右是不太可能了。
搞不出温度计,就只能人为估算,一步步把孵蛋的经验给试出来。
为了防止受热不均匀,要么太热要么太冷,他们在上层先铺了草席,围了破烂得几乎不能用的棉袄,从林水河捞出来洗干净又晾干的细沙,再就是锯末与刨花——这两样宋家不缺,最后则是舂米得到的细糠,简直把能想到的保暖之物都放上了。
最后把棉袄覆上去,盖上木箱盖。
宋云棠还特地让宋木匠在木箱盖上打了几个通气孔。
他只看过孵蛋的资料,连纪录片都没有,更别说亲手试验了,所以这一箱五十个鸭蛋宋云棠做好了孵化失败的准备。
却没想到他们这一通操作还挺成功,也可能是现在的天气还比较热,反正最后成功率竟然达到了将近七成,活了三十四只。
宋云棠想到现代的孵蛋成功率,第一个浮上脑海的却是:母亲还挺会挑蛋的。
田桑枝得知孵出这么多也很惊讶,
“这用暖箱孵出的鸭子竟然比母鸡还多!”
她看向暖箱的眼神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宋云棠放任她用比看亲儿子还爱怜的目光看那些小鸭子,把四郎等人叫到一边,
“首先,咱们的人工孵蛋计划获得了显著的成功,一举胜过了母鸡,这说明咱们卖鸭苗的计划是能赚钱的。”
所有人欢呼一声,三娘兴奋得小脸通红,一个劲儿鼓掌。
“其次,孵出的鸭子这么多,这么健康说明咱们之前理所当然瞎捣鼓的一些法子是有用的,现在大家都来说说你觉得哪些法子有用?再孵下一窝鸭子又要如何针对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