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修自行车: 8、马太福音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在大明修自行车》 8、马太福音(第1/2页)

    “你们说,这物件可有人买么?”

    众人都奉承说:“有的有的。”

    张静修翻了个白眼,我看上去就这么像个大傻子么。

    她让桃李找了管家婆子来,把几辆样车全送给他们,让他们务必在外显摆。

    她嘱咐说:“尤其是,有洋人的地方。”

    16世纪的时候,就有传教士漂洋过海来大明传教,后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也多有洋人在内廷供奉,郎世宁、汤若望什么的。

    不过再往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清廷和罗马教廷搞崩了,一个不许祭祖、一个就不让传教,传教士在中国就慢慢销声匿迹了。

    偶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也是先到东南亚,在中国东南沿海等地传教,轻易不得北上。

    等到晚清他们再度光临的时候,那可就是扛着鸦片、骑着炮弹来的喽。

    不过,这段时间静修打听发现,京城还是有那么几个洋人的。

    比如裨治文,是美国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1839年时是林则徐的译员,也算是虎门销烟目击当事人之一。

    在这里,他应该也是做了海瑞的译员,照理说现在应该在香港才是,没想到居然来了京师。看来这个时候,官方对西方传教的禁锢,是没那么夸张的。

    所以,张静修让人偷偷搞来一本《新约》,照着自己的印象,把《新约》第一卷《马太福音》翻译了个十三五句的,自然是错漏百出的。

    不过几日,她那招摇过市的车果不其然又被大哥知道了。

    张敬修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成日里也不见你读书,也不习些琴棋女红,竟做这些什么……”

    “大哥。”老四忙替她说话,“她就这般古怪,咱别理她。”

    大哥用一种“一丘之貉”的眼神看着他俩,对于家中不成器的弟妹们,除了痛打一顿之外,好像也没别的好办法了。

    只是他们家老四一贯皮糙肉厚的,十几棍子根本无关痛痒,不定还能给他松松筋骨。

    至于妹妹么终究是女孩子,最多只能打打手心什么的,左右她也不练字的,手心肿不肿的也是无关硬要。

    静修有恃无恐晃着脑袋,大哥只得拂袖而去。

    “四哥,好久没出门了,咱们再出去逛一逛嘛。”

    “你说行就行吧。”

    张简修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反正有这个妹子在,自己好像也不显得特别出格了。

    ……

    “少爷、姑娘,又来了?”赵掌柜喜笑颜开,“小店刚到了一批洋货,要不要看看?”

    静修不置可否,东摸摸西看看:“这都好几个月了,那个要琴谱的,一直都没来么?”

    “确实是没有。”

    静修叹气,这小子到底忙什么呢,该不会二穿到其他地方去了吧。

    因为□□买猫买五金件的事儿,她跟商行赵掌柜算是很有交情的了,就直接问他:“广州有个礼和洋行,你知道吗?”

    “知道,许多西洋钟表都是从礼和洋行进口的。”

    这礼和洋行是德国人的,一贯在精密器件上很有市场。

    “那你可识得他们的人,我要采买一大批物件,需得亲自见见他们的人。”

    掌柜的本觉不妥,但这些日子也明白这几位少爷小姐实非寻常人家的,牵线搭桥也可使得,就先言语上答应下来了。

    “姑娘是要采买什么物件?我们此处都可代办。”

    静修心想,我最想采买的自然是军火,能跟你直说么。

    礼和洋行是清末民国远东著名的德资企业,后来国民政府就通过礼和洋行订购了大批军火。

    估摸眼下他们的业务范围还未到此,所以得先下手为强。

    运气倒好,此时礼和洋行一个买办正送一批西洋钟表入京,赵掌柜就与人商谈了,特意约了日子。

    张静修琢磨,什么事情都让四哥陪着也不是个事儿,张简修自己也是个爱玩的,时常寻不到人。

    就问桃李说:“你有个哥哥,也在家里当差?”

    桃李点头:“我哥哥在账房理帐,我嫂子眼下管着厨房。”

    她是家中幺女,比哥哥嫂嫂小二十岁,侄子侄女们都比她要大。

    “那正好,先让你嫂嫂过来一趟。”

    看看桃李这个嫂嫂的本事,有没有本事谈成这一桩生意。

    桃李遂喊了她嫂子过来,张静修不咸不淡聊了两句,后勤采购一向最出油水、也最让人眼红,能在这里做的长久的,那都不是一般的人精。

    “我有一件事吩咐你。”

    “姑娘请说。”

    张静修就把事情细细说了,桃李嫂子也不觉十分难,但倒也没有夸下海口,只说试一试,静修也就让先随意办着了。

    这事还没成,次日静修简修兄妹俩在屋中玩闹,就听说父亲回来了,

    “爹怎么这个时候回来?”

    007优秀代表张居正先生,在家里基本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她一月上下也见不着一次。老四问了父亲身边的人,回来说:“听说是来了个通英文的,父亲有事问他。”

    “通英文?洋人么?”

    “这倒不是,姓梁,自是咱们汉人,听说早前海瑞在广州,就是他做的翻译。”

    翻译,姓梁?

    张静修摸摸下巴:“莫不是叫梁进德?”

    老四一拍大腿:“对对对,就这个名字。”

    原来竟是他,这位梁进德的父亲梁发,听名字就知道是广东人。

    他可是基督教第一位华人牧师,也是基督新教的第一位中国传教士,《劝世良言》就是他写的。据说,洪秀全初期对基督教的接触就是来自《劝世良言》。

    这梁进德自幼受父亲熏陶,十岁时由其父托付给裨治文培养,与英美人士来往颇多,最是精通英文。

    后来林则徐去了广州,他就做了林手中正式的英文译员。

    此时,张静修简直想叉腰大笑,要知道裨治文可就是日后重新翻译《新约》《旧约》的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四哥,我想见见这个梁进德……”

    “打住。”张简修不想听了,“我劝你少想点儿东西吧,你这一天到晚的净想这想那,改明儿你还想着当皇后呢是吧。”

    静修:我呸,谁要当皇后,我嫌自己命长了么。

    “那我先不用见,你帮我见一见,给他一样东西。”

    说着,她立刻取来纸笔,写了一句话——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enterthroughthenarrowgate;forthegateiswideandtheroadiseasythatleadstodest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