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树: 10、两神医各显神通 黄红天萌动春情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酸枣树》 10、两神医各显神通 黄红天萌动春情(第1/2页)

    驼背大夫看着桃花的脚,无可奈何地说:“我治不了小孩的脚,不过我们东乡里有两个人能治,你赶紧去请吧!”
    老芋头说:
    “这两人到底是谁呀!你快告诉我吧!”
    “这个我说了,你也未必请得动。何况你一次要同时把这两人都请来才治得了。”
    “这是咋说的?”
    “这两人,一个是家住秦安县城出东门约十里地南坡村的老南先生,他最擅长中医外科,平常截掉个坏死的手指脚趾,正骨接骨,医治刀剑创伤都不在话下,桃花的脚病虽说重了一点,想来也能医治得了;另一位就是孙家大湾的孙大夫,他家祖传提炼升药之法,提炼的升药厉害无比,专治这种坏蛆恶疮。小女孩的脚坏蛆到这种程度,除了让南先生动手术,也是离不了孙先生祖传升药的。”
    “那我马上去请吧!”
    “你不懂,凭你是请不动的!”
    “他们不是治病的大夫吗?怎么会请不动!”
    驼背大夫卖弄地说:
    “你外行了吧!我们这行里的事,你们外人也无须知道太多。我就给你说说这两人的事吧,南先生今年已七十高龄,轻易不出诊。这南孙两家,世代行医,都很有名望,但却一家不服一家,合作治病的事例并不多,除非是有大面子的人去请。”
    “老芋头”一下蔫了。嘴里喃喃地说:
    “我哪里去找面子这样大的人啊!”
    “我们村的赵员外,为人最是仗义,如今又灭了黑老三一伙土匪,正是声名大振之时,有谁请不动的!何况赵员外本来就和南孙两位先生私交甚厚,只要赵员外出马,秦安县东门外就没有请不来的人!”
    这时正是午饭时分,“老芋头”急颠颠地跑向村东头的赵员外家里,赵员外正在招呼、指挥着家里人,给长工和短工们端饭上菜,伺候这些从天不亮一直到现在,割了大半天麦子,又把割下的麦子刚运到场院里,才回家来吃午饭的人。
    家里的夫人、姑娘、儿媳,也是送过早饭忙午饭,没有一刻清闲过。
    “老芋头”看到午饭就摆在宽敞的南厦房里。那是凉拌蒜面,桌上摆着油泼辣子、蒜泥、凉拌黄瓜,每人一大碗胡麻油拌的白面条,自己按口味加入各种佐料。因为要干体力活,今年又是夏粮丰收,赵员外还让人杀了一头养了有两个年头的肥猪,今天中午还加了一大盘凉拌猪头肉,一盆红烧五花肉。副食是西瓜、水蜜桃、李子,这些都是自家果园里的出产。
    “老芋头”站在远处,看到赵员外把一切都安排妥帖,大家开吃了,才走上前去,躬身问了好。然后向赵员外说了自家姑娘桃花的情况。赵员外听了,只说了一句话:
    “你真糊涂!”
    说完就打发“老芋头”回家,让他打扫卫生,照顾孩子,等待两位先生的到来。
    午饭后,赵员外写了两封书信,派了一顶小轿去南坡村请南先生;又让一个长工牵了马,去孙家大湾请孙先生。
    还不到晚饭时候,孙先生和南先生,两人先后都到了赵员外家里,赵员外又当面向两位先生解释了请他两来的原因,说了一些感谢的话。他安排两位先生吃了晚饭,喝了茶之后,马上把两位先生领到了老芋头家里。他们两人看了桃花的脚,神色很是凝重。当着桃花和她妈的面,什么话也没有说。到了另一个屋里,赵员外就问:
    “这孩子的脚怎么样了?”
    南先生叹了口气说:
    “我还从来没见过坏蛆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病人,听说西洋传教士里有西医,对待这样的病人,会把脚锯掉的。”
    孙先生也说:
    “我也没见过,这孩子可受大罪了!”
    赵员外就说:
    “我们这里没有西医,再说,他们的手段我们也只是听说,未必有我们老祖先留下的医术高明,你们两位都是我们东乡里的神医,就把你们的看家本事拿出来给孩子医治吧!”
    老芋头在一旁急忙帮腔:
    “求老先生救小女一命,我们全家不忘大恩大德!”
    老南先生就与孙先生商量了一会儿。
    孙先生说:
    “我们行医多年,也遇到过一些恶疮,坏蛆病例,但从没见到过这么严重的,我刚才试了一下,病人的前脚掌没有了知觉,已完全坏死,直到足弓部位才有反应。”
    赵员外问:
    “那该如何治疗?”
    南先生使了个脸色,大家就出了西屋,到了北房里。这时,南先生就说:
    “治法倒是有一个,据我家医案中记载,我曾经治愈过一个类似病人。就是,用利斧砍下坏死的前脚掌,马上用烧红的烙铁止血,然后敷上孙先生家独门的治疮药,我再开几副汤药调理,用外伤药膏贴敷。如果不出意外,半个月伤口就能愈合,过了百天就能痊愈。”
    赵员外又问了一句:
    “脚掌实在保不住了吗?”
    南先生沉声说:
    “要留脚,人的命就没有了!”
    赵员外看了老芋头一眼。老芋头急忙表态:
    “就依两位先生说的,保住性命就千恩万谢了!”
    手术的准备开始了,桃花被他妈扶到后院一个小房里去了,免得看到这一切,会引起她内心的恐惧。南先生问赵员外:
    “村里有手艺高超的木匠吗?”
    “有一个从河南来的张师傅,正在修老君庙,手艺很是精道。”
    “就把他请来吧!别忘了来时带上板斧!”
    赵员外答应了一声,就马上派人去请张师傅了。又按照南老先生的吩咐,打发老芋头去请本村铁匠师傅。铁匠师傅一来,就在院里架起了火炉,准备到时候烧红烙铁。
    孙先生的制药准备较为复杂,好在他来时带有乡下不好找的药料。只是要求找来一些普通的材料,比如:火硝,这是泡羊皮用的;明矾,做粉条用的。这些东西,乡下大多数人家里都有。
    小铁锅、火炉、木炭、棉纸,这些都是从赵员外家拿来的,一应东西都按孙先生的要求,很快就备齐了。孙先生一看自己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开始操作起来。他叫人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放置到一个空屋的地上,支开其他人,只把刚从外边进来的赵员外叫到屋内做助手。
    孙先生从自己的药箱里拿出一个小铜斗,量出两斗火硝,两斗明矾,在石臼里研成粉末,放入小铁锅内。小铁锅架在炭火炉上,很快火硝和明矾就化开成水状,又移开铁锅,放在地上冷却,待到变得干硬,结晶于锅底时,孙先生就从药箱里又取出一个小瓶,拔出塞子,小心地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在火硝和明矾融化后结成的硬胎上。赵员外认得那是水银,足有一两。又加了少许红色粉状物。然后,把一个大瓷碗覆盖在小铁锅上,用棉纸条蘸了盐水,塞紧碗的四周,为的是不让漏气。再用砂灰填塞碗的四周,大致到了碗的多一半。又把一个大铁秤锤拿在左手,用新棉花搓条后绕秤锤一圈,置于碗底。之后,取出一支香点上,才把铁锅放在炭火上。先文火,又加大火力,最后武火,各烧一炷香工夫。三炷香后,看到放置于碗底的棉花已焦黑,这是升药已成的标志。
    熄火,等待冷却。揭开碗,这时锅里只有蜂窝状的一点残渣,碗内却覆了一层药,用竹片刮下来,就是升药了。
    赵员外看到这神奇的制药方法,心想:难怪孙先生要避开众人,特别是避开南先生,原来这就是他的家传绝技。让我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