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酸枣树》 9、红天牧羊得逍遥 桃花缠足遭祸殃(第1/2页)
黄红天一直住在堡中,赵员外让单身更夫张老头住在堡中照顾他,两人的生活用度全由赵员外管着。老山羊在黄贵儿葬礼之后,就一直陪伴着他,黄红天也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老山羊,只是堡中只有一个老头与一只老山羊相伴,他时常觉得闷闷不乐。
此后不久,赵员外给黄红天送来了一群足足十五只棉羊,让黄红天去放养,这一下才让他转忧为喜。他从此每天早出晚归,精心照顾着羊群。早出的时候,背上赵员外夫人给他的干粮,提着一牛皮水袋凉开水。有时赵员外夫人格外给他准备一些好吃的点心、腊肉、水果之类,夫人对黄红天很是同情照顾,在口粮吃食方面,跟自己的儿子丈夫、家人,伙计没有什么两样。
黄红天赶上羊群,不辞路远,尽可能把羊赶到草多、草嫩的地方去放牧。到了夏天的中午,他经常把羊群赶到南小河去,让羊们在河边的树荫下休息,他逐个牵羊下河,给羊洗澡,降温消暑。这群羊黄红天接手时才只有十五只,不到八年时间,已经繁衍成了八十多只的大羊群了。黄红天也由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变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英俊小伙子了,只是不爱说话,也不与村里其他人厮混。只有赵员外夫人和董承嗣是他最信赖的人,他自己也感觉到这两人对他是真心的好。赵员外夫人给了他般的温暖,而董承嗣给了他兄长般的关怀。每年的假期里,董承嗣也来赵家堡子住几天。因为自平息白狼匪患之后,这里一直太平,老虎嘴的匪窝也被当地村民夷为了平地,匪首“黑老三”再也没有了踪影,村民们都从堡子中撤回村里住了。所以赵家堡子里只有张老头和黄红天两人,这么大一个堡子,也就成了一个大羊圈。
董承嗣一来赵家堡就住在堡子高墙之上的高房子里,看书写字,非常清静,晚上坐在堡墙之上赏月,看星星,黄红天也常常坐在一旁听董承嗣讲牛郎织女、天河、北斗,以及《西游记》、《三国》、《水浒传》、《薛仁贵征东》等故事传说。白天有的时候董承嗣也跟着羊群去野外放牧,他看着山坡上吃草的羊群,瞭望着巍峨蜿蜒的山脉,有时诗兴大发,吟上几句。或坐在山坡高处看书,困乏了就躺在草丛里睡上一觉。
黄红天对这位董大哥非常崇敬,尽力地讨好他,开口闭口“哥哥”长“哥哥”短的,不时的递水,送干粮、往手里塞水果。
这个地方的土质都是红杂土,质地好,四季分明的气候最适宜水果蔬菜的生长,夏天有杏子、脆瓜、水蜜桃、李子、香瓜等水果,都长的是又甜又香;秋天有毛桃、秋桃、山梨、蒿瓜、酸枣、大枣等风味独特的山果。这各种无论人工栽植的水果,还是野山果,黄红天都会收集来,让董承嗣尝个遍。董承嗣也对黄红天格外照顾,每次不管是从自己家里来,还是从城里来,都不忘给黄红天带好吃好玩的东西。有一次给黄红天带来了一支笛子,还教会了他基本的吹法。
黄红天可能生来就有音乐天赋吧!对笛子一学就会,简单的曲子练习几遍就吹得有模有样,也常常随心所欲地自创一些调子去吹,就连堡中的羊们听见黄红天吹笛子都会抬起正在吃草的头颅来;张老头也很爱听,直夸黄红天吹的好。
黄红天也常常缠着董承嗣讲故事听,而每次要求讲的都是水浒故事,他最爱听的就是有关“鼓上蚤”时迁的偷盗故事,仅“时迁盗甲”他就听了不下三回;祝家庄“时迁偷鸡”的故事,每次听得他都直流口水。后来,自从董承嗣被马云飞招去加入“万顺马”商行,在秦安商铺学徒满一年,被派到西安驻守后,一年之中就只在逢年过节偶尔来看看姑父与姑母,也不忘到堡子里来和黄红天聊上一通,说说西安的繁华;钟鼓楼的宏伟壮观;北大街的车水马龙;“万顺马”在西安的状况。黄红天都暗暗记在心里。
为感谢董承嗣,黄红天就在一年的冬天里,借董承嗣过年来探亲的机会,请打更的张老头杀了一只小羊,然后用花椒粉、盐、葱蒜和辣椒等,腌制一晚上。第二天就在堡中架起柴火,自己动手做起了烤全羊。一切材料都是现成的,他砍来两个带杈的树枝当支架,再削一个笔直的洋槐木长杆,把腌制好了的小羊从头穿到尾,然后横担在支架上,下边架起柴火,烤一会儿转动一下上面的横木,三百六十度地转着烤,羊肉在火上烤得滋滋地冒着油。烤熟之后,就在堡墙上面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吃着烤羊肉,张老头还会拿出珍藏在墙洞里,平时舍不得给人的烧酒,让每人喝上两盅。
从烤羊这件事情上,董承嗣明显感觉到黄红天这个小孩身上在发生着某些不可逆转的变化。在前些年,黄红天把羊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即使是意外死去的小羊,黄红天也固执地不让人家剥羊皮,吃羊肉,而是郑重其事地在一个黄土山坡上挖个坑埋了,上面还要垒砌坟冢,顶上放块石头,小羊放块小石头,大羊放块大石头。每年赵员外都要从羊群里挑走几只肥大的公羊,送给县上的老爷;也给马云飞送上两只,因为马云飞每年在生意上,粮食收购方面都很照顾。而每当这个时候,黄红天都痛苦异常,情绪非常低落。赵员外也觉得很为难,养羊本来就是为了卖钱,剪羊毛,剥羊皮,吃羊肉的。羊群也不可能无限地繁衍下去,六十只羊的羊群也已经就很大了,现在都到八十多只了。
每当要从羊群选羊的时候,赵员外夫人总是先去给黄红天拿上好吃的油饼、糖果哄着黄红天离开堡子,让他不看抓羊的场面。不过每次挑选羊只,赵员外都从不动黄红天当作坐骑的两只头羊。
自从前年,被黄红天当做一样看待的母山羊老死后,黄红天悲痛极了,他爬在山羊身上使劲摇晃,又试图把山羊抬起来,让他站立。当他折腾好一会儿,确实感到无力回天之后,竟扒在山羊身上嚎啕大哭,挥泪如雨,这一举动让村里的人们非常惊愕。这个父亲死了都没有哭一声,掉一滴眼泪的傻小子,为一只羊的的死去竟然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来,真是奇哉怪了。
老山羊死了之后,黄红天选了一块向阳的山坡,挖了个深坑,坑底铺了一层干草,羊身上盖了晒干的苜蓿杆,把他埋下了。他在那埋葬母山羊的坟冢上堆了一个很大的土堆,坟冢的土堆前立了块他专门在南小河里挑选的,带有松柏枝叶化石图案的石板,算是墓碑了,看起来很是正规。
也是从此以后,黄红天对羊们的情感也有了新的变化,虽然他还是那么的爱护羊们,带它们到水草肥美的地方放牧,夏天也还去南小河边给羊洗澡降温,梳理羊毛,尽心尽力地照顾小羊,给哺乳的母羊烧包谷面、谷子面、糜子面汤喝。但他却在不知不觉间吃起了羊肉,也不太在意把成年的公羊牵走卖掉了,就是偶尔让张老头去杀只小羊,只要自己不亲眼看着,他都不再那么痛苦难受了。赵员外派人来抓羊,他甚至帮着来人挑选出那些的公羊让来人牵走。但那两只带有弯卷大角的领头公羊却一直留在羊群里。
黄红天是长大心就硬了?还是长大就成熟了?抑或是长大了,心就野了?黄红天无论在心理和身体方面都发生着许多变化,他对赵员外那种无比感恩、崇敬、服从的心理也在变得越来越淡。他觉得这近十年时间,把十几只羊变成了七八十只的大羊群,还不算每年出栏的数目。每年还能剪上二三百斤羊毛,每到秋收后,赵员外都要请来蒲家湾的擀毡匠,把自家产的羊毛和从附近农户家收来的羊毛,擀成大大小小的羊毛毡,再运到县城里,通过“万顺马”商号发往兰州和西安,能赚取很多的钱。这些收获,很对得起赵员外的养育照顾之恩了。
每当秋收过后,擀毡季节到来,黄红天就欢天喜地的,因为擀毡匠里有个孙师傅,对他格外亲近,看他的目光也格外和善,常把照应毡匠们的好吃食偷偷拿上一包,悄悄塞给黄红天,还给黄红天这个放羊娃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