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钓系美人穿进民国文》 56、第 56 章(第1/3页)
报纸上的谩骂愈来愈烈。
胡西月写信来问她,“外界近来对这桩离婚的说法,越来越危言耸听,文人才子们都如同?疯狗一般,追着你谩骂不休......知意你可曾后悔?”
可曾为不接受那桩厚道的离婚协议,偏偏要到法院闹得满城风雨后悔?
可曾为不忍气吞声,偏偏要撞个头破血流的,登报骂文人薄情寡义,捅了马蜂窝而?后悔?
陈知意读懂了她的未竟之?言,这是在?问她,满腔孤勇豁出去之?后,最后仍旧是落得个这么惨淡的下场,她后不后悔?
或许当初她忍下了这口气,不把事情闹得这么大,那么说不定还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整日不得安宁,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一片对她的骂声。
这其实?是很难的,当一个人所坚持的和整个社会背道而?驰的时候,意志稍微不坚定一点,就?很可能被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所洗脑。
所幸陈知意意志够坚定,她知道自己是正确的,并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好了得不到什么好结果的准备。
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如此,弱肉强食,话语权掌握在?那群“进步青年”手上,“道理”就?站在?他们那边。
陈知意提笔给胡西月回信,反问她们,“当初你出现?在?法庭上的时候,可曾后悔?”
“求仁得仁罢了。”
在?法庭上辩了一场,辩赢了,最后得来的结果,却是报纸上对旧式女子的诋毁愈来愈重,你心里?可曾为这次反抗后悔?
回信的时候,陈知意想到这句“求仁得仁”,她第?一次对这个词印象深刻,还是在?报社被当局威胁,丁思给她寄来的那封信里?。
现?在?再想来,用到当日来声援她的胡西月等人身上,也很是恰当。
她们才是真正的一腔孤勇。
将回信交给刘嫂寄出去之?后,陈知意继续开始整理这些日子,她翻译的那些理论著作。
其实?有很多地方,她都拿不准用词,她上辈子毕竟不是学这方面的,只是在?念本科的时候,上过这门选修课。
她正为一个用词斟酌,刘嫂却走了进来,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不大好意思的开口,“陈小姐,我儿?子那边又有点事,你能不能?”
在?刘嫂心里?,这位陈小姐独自一人居住,和家里?的关系又不好,刘嫂虽然不至于因为这点,真就?有胆子欺负起?了主家,但事情做起?来到底是没一开始那么尽心了。
在?她的思维里?,或者说在?这时候大多数人的思想里?,独身女子一个人生活,没有个依靠,很多时候都是要遭人轻视的。
陈知意眉头皱了皱,“我记得你这个月,这已经是第?三回请假了吧?”
“这不是家里?这段时间,大家都不凑手吗?”
刘嫂没想到她会这样问,之?前的几次,不都是很爽快的就?同?意了吗?
因为这,她还和自己丈夫谈过这位陈小姐,夸了几句对方为人和善。
刘嫂丈夫是个做苦力的,听见?她现?在?做的这家,是个独身有钱的年轻小姐后,倒是生出了一点想法。
一个女人,又没有夫家娘家依靠,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能行呢?既然都已经找了刘嫂做家事,不如再把他也雇佣了。
这样他和刘嫂是夫妻,既能够相互照应,又能帮忙看院子,防着些专挑独身小姐下手的歹人。
刘嫂听了他丈夫这一番话之?后,虽然觉得不大妥当,但转念一想,陈小姐这样一个人住着也不是个办法,有他们夫妻俩帮衬着也好,也就?开始打算起?了这个念头。
可如今,她这个念头都还没露出来,这位陈小姐就?先打破了她的美梦。
陈知意雇佣人,本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心些,现?在?刘嫂给她带来了好几次麻烦,她真有点不耐烦了。
她没有刘嫂的那些观念,不觉得自己一个女人独自生活有什么问题,说起?话也非常的理直气壮,直接就?提了要换个人,解雇刘嫂的意思。
“可是陈小姐,你一个女人一个人住,我又是在?你这里?做惯了的,再找人哪里?有这么顺手?”
刘嫂这下是真的有些嗔目结舌了,想要说什么,但又表达不出来。
她想不通啊,这位陈小姐一个女人在?外面住,怎么就?不知道凡事该忍忍呢?
脾气这么烈,一点小事就?要辞退人,她一个独身女人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底气?
“这和我一个女人一个人住,有什么关系?”陈知意放下了书?,揉了揉太阳穴。
“可是,”刘嫂讷讷了几句,她还想着让她丈夫一起?来帮衬着呢,她一个女人,没人依靠,在?这世?道上怎么活得下去?
陈知意没听完她后面的话,刘嫂虽然受限于文化水平,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但陈知意却是能看懂她眼里?的意思的。
这种目光,她在?萧家的时候,那位待她用心的张嫂,也常用这种目光看她。
甚至张嫂还试图劝她做事软和一点,这样才能把丈夫“笼络住”,将来不至于落得个没有依靠的下场。
刘嫂拎着包袱走了,边走都还边想不通,这位陈小姐怎么说辞退人就?辞退人的?
她这样毫不留情面的行事方式,又是个独身女人,怎么能在?这世?道上过得下去?
当然,今天做这件事的,如果换成是个独身男人,刘嫂应该就?是另一种想法了。
男人能顶立门户,不是个能欺负的,可能她从一开始,就?不敢存一点别的小心思。
————
辞退刘嫂这件事,对陈知意来说只是件小事,她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下午两点的时候,她拿着刚整理好的,这几个月来的翻译成果,来到了刘贻燕教授的家里?。
有一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有点道理的,燕京大学里?大半的教授,都住在?这片家属院里?,这些人大多出身名门望族、高知家庭,但一个二?个的都如同?胡西月家一般,清粥小菜,几间小屋,过得十分简朴。
刘贻燕教授家,和当初一眼看中陈知意的张国译教授家是邻居,两家人共用一颗柿子树,一见?到陈知意,刘贻燕就?露出了一个亲切的笑容,“你说有问题要请教我,我倒要看看,是什么难题把你给难住了。”
陈知意有着两辈子的积累,英文和法文在?同?龄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加上她国学上的造诣不低,翻译课上常常都能做出让刘贻燕,都极其称赞精妙的句子。
现?在?听陈知意忽然找来,说是有难题要请教,刘贻燕才会这么感兴趣。
刘贻燕精通好几个国家的文字,尤其当初留学的是一个英语系国家,曾翻译出版了不少国际上流传甚广的佳作,在?国内的翻译文学领域,算是领头人的存在?,因此这次陈知意手上有难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长辈。
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陈知意才意识到这时候的很多用词,其实?都还没有像后世?一样规范起?来,许多单词都是个人有个人的译法。
这点最常见?的就?是在?人名文名上,常常这篇文章里?的“豪斯特”,跑到另一篇文章里?,就?成了“侯思特”这样带有本国特色的名字。
因此陈知意真正拿不稳的,是一些她已经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