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玩家来自华夏: 第十二章:权臣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这个玩家来自华夏》 第十二章:权臣(第1/2页)

    魏正元元年,洛阳,太极殿。
    曹髦头戴天子十二旒,身着天子袍服,在宫女的侍候下又将身上繁琐且笨重的各项饰品整理好,抚平衣袍上的褶皱,才抿着嘴走出了偏殿。
    这是大魏新一任天子的登基大典,适逢一个风晴日暖的大晴天。
    而曹髦,则将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一步步登上太极殿的御阶,走向至高无上的王座……
    如果它的身边不是已经站住了一个人。
    大将军司马师沾在御阶的最上方,虽然动作是侍立在王座之旁,但却居高临下地睥睨着每一个人,包括还未来到此地的皇帝。
    曹髦低着头,旒珠垂落下来,将他的脸遮住了大半。
    透过这些旒珠的缝隙,曹髦偷偷地观察着左右的大臣,虽然他们现在也是跪拜在地,看不清面容。
    千篇一律的朝服在眼前掠过,曹髦左看右看,丝毫找不到熟悉的身影,心里有些紧张。
    “现在跪拜在我面前的满朝文武,究竟有几人,是愿意听命于我,真正效忠于我?”
    在脑海里浮现出这个问题的一霎,曹髦的心里突然一悸,脚下一个趔趄,竟然差点摔倒在大庭广众前。
    “噗”
    似乎有低低的窃笑,从四面八方传来,但曹髦又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位置,又或者,这里每一个低头的人都在嘲笑着自己。
    他的脑海一片空白,动作也不像之前那样规整,显得有些散漫。
    “陛下。”
    年近半百却仍不显老态的大将军司马师声如洪钟,从高高的殿上传来。
    “请用心些。”
    “快完了,就快要走完了。”
    宽大的袖袍下,曹髦死死地捏紧了拳头,用力地吸气,但还是坚定着脚步,一步一步走了上去。
    他走到龙座前,没有去看一旁的司马师,转过身子,一挥袖袍,端坐在龙座之上,看向仍拜服在地的百官。
    “新君即位,百官参拜!”
    早已侍候在下方的宦官见皇帝落位,走出一步,高声唱喏道。
    于是殿下的文武百官,在前方几人的带领下,朝着太极殿上的方向,三叩九拜,齐声道: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坐在龙座之上的曹髦抬头挺胸,双目凝视前方,一时间心中不由得涌起万丈豪情。
    但下一瞬间,一个巨大的阴影却直接覆盖了他幼小的身躯。
    大将军司马师上前一步,半个身子遮住了曹髦,站在了曹髦身前,接受了这百官的朝贺。
    “尔敢如此——”
    曹髦看着身前雄阔的背影,几乎要把一口白牙咬碎,向对方毫不留情地投向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无比愤恨的眼光。
    但司马师并没有看到这一切,或者说,即使是看到了,他也只会付之一笑。
    此刻的他,感觉自己正处在人生的巅峰,仿佛一尊站在云间的俯视众生的神明。
    从武帝,到文帝,到明帝,他们司马家熬过了多少载春秋,熬死了一个又一个曾经叱咤天下的风云人物。
    司马家两代辛苦经营,到今日终于收回成果!
    "父亲,就让我来替你完成这未竟的大业……"
    淮南叛乱之后,如今的魏国已大半落入司马家的掌控之中,东吴大帝孙权已死,继任者昏庸无能,西蜀费祎去年被刺杀而死,至此诸葛亮留下的两名继任者已尽数退出这个天下争霸的舞台,国内两派倾轧不断,势力内耗。
    “天下已尽入我掌中也。”
    司马师张开双臂,世间种种,万物苍生,仿佛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这就是权力的滋味。
    百官参拜完成之后,曹髦刚欲发声,却又被一旁的司马师打断:
    “陛下。”
    司马师皮笑肉不笑地开口:
    “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明当大会,万众试瞻穆穆之容,公卿欲听玉振之音。
    然陛下刚刚之行,动而轻佻,静而无端。诗云:“示人不佻,是则是效。”
    陛下此举,有悖圣德,臣等忧虑,陛下此典尚不得要领,臣又岂敢加天下于陛下?”
    曹髦虽然猜到对方会以自己刚才的举止失格来抨击,却没想到司马师的语言如此恶毒,什么“臣又岂敢加天下于陛下”,就差挑明了说让他赶快滚下去了。
    “————”
    现在多言,只会让对方抓住更多的把柄,再打上一个“言行悖乱”的旗号的话,他估计就可以直接和先帝一样灰溜溜地滚回邺城了。
    毕竟对方一开始想立的就不是他,而是彭城王曹据,要不是郭太后以烈祖无承嗣之由据理力争,也轮不上曹髦来做这个皇帝。
    于是曹髦只能是紧咬着已经发白的嘴唇,一字一句地开口道:
    “孤,已知……错。”
    他有些无助地扫视着台下的众人,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那些曹魏老臣,国之干城。
    担任尚书职位已经五年的傅嘏明明年纪比司马师还小,却仿佛一个老人一样眯着眼睛,一副打着瞌睡的老迈样子。
    太尉司马孚本身就是司马懿的亲弟弟,司马师的亲叔父,这个时候也就神游天外地数着殿外的浮雕上的凤鸟有几只。
    先太傅,书法大家钟繇的幼子,刚封关内侯的钟会倒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
    刚满三十的他正是壮年,英气勃发,满脸正气地站了出来:
    “陛下。臣闻创业之君,必有肱骨之臣,守文之主,亦赖匡佐之辅。是故西周文武封吕尚以彰受命之功,宣王倚吉甫而享中兴之业。”
    不知道是提前写好了稿子,还是兴起发挥,钟会说到这里,话锋一转:
    “今大将军,世载明德,先父佐武,文,明,齐王四朝,修德政于内,距西蜀于外,功不可谓不大。值大将军司马公讳师,遭天降险,帝室多难,齐王莅政,不修圣德。故做昔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之事,迎陛下至洛阳,可谓重建山河之功。”
    “大将军德光光于上下,勋烈施于四方。深惟大议,首建明策,权定社稷,援立朕躬,宗庙获安,亿兆庆赖!”
    不知道是不是说激动了的缘故,钟会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在曹髦的耳边嗡嗡作响。
    “大将军之功,不逊于昔日伊尹,周公,今陛下尚幼,臣等恳请陛下进封大将军为相国……”
    钟会的目光锋利如刀,毫不畏惧地刺向龙座上的曹髦。
    “总揽国之大事!”
    曹髦仍是端坐在龙座之上,远处看看不出什么端倪,但近处的司马师却已经清楚地听见了对方急促的呼吸与轻微的抽泣:
    “乳臭未干的黄口孺子罢了。”
    心里这么想,但司马师还是立刻跪倒在地,面色惶恐:
    “臣才疏学浅,不敢担此要职。”
    “不,必,如,此。”
    曹髦慢慢地开口,努力遮掩着自己声音中带着的一点点哭腔。
    “卿之功劳,朕甚嘉之。夫德茂者位尊,庸大者禄厚,古今之通义也。”
    “朕进卿为相国,增邑九千。”
    “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
    对自己憎恶的人露出笑容,恭贺他所取得的每一场胜利,这种厌恶感几乎要让曹髦要吐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