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奏胡说八道: 第三十七章 准备吟唱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在大奏胡说八道》 第三十七章 准备吟唱(第1/1页)

    拒绝了张三的好意,白秀便催促他回家好好准备,白秀继续观摩了几个人的面试。
    书院的面试由于是第一次办,在白秀看来漏洞百出,初选选人的方法竟然和他们的修炼体系一样随心。
    我感觉能行,那么你就过了初选,有了试试的机会。
    虽然白秀将他们那冥冥之中自有天数,万事万物皆有天理的理论体系给打破,但是他们的做事方法上明显还是保留了不少以前的习惯,而想要纠正则急不得一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改变。
    观摩罢面试的过程,白秀也就随着老师一同来到了会客厅。
    而进入会客厅,白秀就看见了廖文国。
    在看见廖文国的第一时间,白秀就想转身离去,闭着眼睛都知道,这老家伙开口会说出些什么。
    “白先生,好啊!”廖文国笑着开口,手直接伸出握住白秀的手,像是生怕白秀跑了。
    “廖公早啊。”白秀也笑着回应,不动声色的将手抽回。
    这是转性了?
    居然没提及他的孙女。
    “这次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事要与你说。”廖文国的表情严肃,从袖中掏出了一枚玉佩。
    “此玉是按照书院的规定交给你的,算是书院大儒的一种象征。”廖文国语气郑重,将玉递给了白秀。
    白秀接过玉佩,玉佩入手温润细腻,以翡翠色为底,却又晶莹透亮。
    “这玉...”白秀开口问着,因为他记得廖文国的腰上也曾挂着一枚这样的玉佩,并且上面还写有一个国字。
    见到白秀开口,廖文国解释道:“只有进入四五品的水准,才能算是大儒,而大儒中只有大道被半数以上的人认可,才会获得这样的玉佩,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你帮助书院众人突破,理应获此荣耀,并且这玉也不仅仅只有装饰作用,必要时还可以摔碎玉佩,里面铭刻的求救法阵就会向外释放灵气波动,在附近的书院学子和老师,都会前往帮忙。”
    白秀玩把着手中的玉佩,又不太确定的看了看,开口问道:“若是不小心碰碎了怎么办。”
    “这个你自是不必担心,玉佩看上去脆弱,实则没有六品境界的一击是不会碎的。”廖文国解释着,在解释完以后,又突然顿住了。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白秀他丫的好像还只是个普通人,并且没有任何的修为。
    书院在制作之时并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能让大半的大儒都发自内心的认同你的见解,不是钻研了几十年的老家伙可能性大吗?
    至于像是这种并不是书院的大儒却能获得玉佩的事情,完全是前所未闻,也没有过先例。
    “你且先收着,在这京城之中,也应该不会有什么需要召集全书院帮忙的大事,更多的时候这玉佩也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等院长回了书院,再问问他这事怎么办吧。”
    白秀听完点了点头,将玉佩收下。
    而在收下玉佩以后,广正南又让老师送上来了一套衣服,看上去不是学子的款式,而是大儒的款式。
    摸上去布料柔软,一看就知道是上品货。
    白秀还没有当众换衣的爱好,也就只是先收下,等回去以后再试试吧。
    随后的交流便是一些学术上的问题,关于大道的一些理解。
    白秀对于这些东西,可以说一知半解,之所以能丢出横渠四句,那纯属小说看得够多,并且张载先生这几句话可是读书人从古至今一直以来的追求和理想。
    但对于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白秀也只能模糊的应对。
    “白先生,我和张公有一些分歧,你帮我们评评理。”廖文国开口指了指身边的另一位大儒。
    “如今书院广开大门,可是门开归开了,大方向上也有了,又该如何实施,我认为应该教他们读书识字,明白事理,以此为盛世开太平;可张公却认为,应该让他们叫学子务农养桑,由更为聪明的学子来总结归纳。”
    说罢,两人都看向白秀,等着他的解答。
    白秀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你们觉得,如今书院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让天下人吃得上饭,为盛世开太平。”廖文国回答着。
    “让天下人都读上书,为往圣继绝学。”张姓的大儒说着。
    白秀摇了摇头:“你们说的都太远了,再近一点,那就是如今书院的收人,我从街道外一路走来,你们说说为什么书院学子要进行筛选?”
    “因为朝堂不让啊,入了书院便是踏上了修仙的道路,最次的九品也比寻常百姓强上很多,聚集了足够多的人以后,那可是一股不小的实力。”廖文国解释着,他认为这样的道理白秀应该是明白的。
    “那若是不教他们修行,只教他们学识呢?”白秀开口说着:“也不需要多么复杂深入,从教会他们读书写字开始,没有修为自然不算拥兵自固。”
    “我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流民,这些流民没有自己的田地,也没有自己的户籍,能从远处逃难到这里,他们很多人其实在当地曾经都过的不算差,有不少会识字的。”
    “若是雇佣这些人,让他们给其他人授课,启蒙学识你们以为如何?”
    白秀的话说完,廖文国几人都陷入了思考。
    若是没有修为,朝堂上就算有非议,凭借一些朝堂的关系,也不难处理。
    而雇佣流民来教导他人,一来解决了流民不断聚集无工可做的隐患,二来不会的流民可以通过学习学会再去教其他人,这一切的名头都会安置在儒家书院和朝堂上,儒家书院的名头自然会再度提升。
    斟酌了一下用词,一名大儒开口说道:“方法好是好,可是启蒙学识,并非易事,是该拿何种书籍,又要教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难以界定。”
    对于这个问题白秀倒不是很在意:“如果只是启蒙书籍的话,刚才走来的路上我也有思考,算是有一个初版,不如我吟诵出来,大家帮忙完善一下。”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