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后世》 3、妥协(第1/1页)
忠武侯这三个字,自从当今陛下被册封太子的那一日起,便是一把利刃,为大梁国开疆扩土,天下九州收其六,亦为李思的登基路扫平了一切障碍。
百姓历来对大将军有不可接近的崇拜,而天下寒门也都以忠武侯为榜样,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跃跃欲试,然而在新皇登基不到两年,忠武侯一家却迷一样的消失了。
璀璨巨星的落幕,整个朝堂箴口不言,却给民间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忠武侯封神成仙的故事越传越广,名声不减反升。时至今日,在小丰山还能听见这样的闲谈。
但外人所不知的是,忠武侯并非成神成仙,而是如大多功臣一样,功高盖主,在这四个字面前,之前所有的汗马功劳仿佛都变成了过错。
赵元谨扑腾一声再次跪下,目光如水:“陛下,臣老了,恕臣有心无力,吃不动战场风沙了。”
说罢,他转头看了尔玉一眼,眼神终于起了一丝波澜,这孩子是他一手养大的,和亲生的无二啊!
赵元谨被皇帝李思亲自扶起来,一晃又要下跪,李思拖着他的手制止了,他只好微微弓着腰:“臣的长子赵昱,还算勤勉,若让他随殿下回京,可孝犬马之劳。一切还由陛下定夺。”
李思盯着赵元谨,感情亦是复杂的。若不是他阻拦,短短片刻他能跪三次,脊背也能说弯就弯,三言两语也从直来直去变成了弯弯绕绕。堂堂忠武侯,何曾如此谦卑过,他亲封的大将军,又是怎样折弯了腰!
他主动放权时的情景还恍如隔日般历历在目,一路不回头的倔强,直挺挺的脊梁是宁折不弯的风骨。而如今,故人还是他认识的故人吗?
再往回想,他们也曾是一起长大,亲密无间的伙伴。
造化弄人,有些结局还未开始便早已注定。
李思无声的叹了口气:“准了。”
尔玉虽不上心于“鸿鹄之志”,但不阻碍他心思细腻,尤其在洞察人心方面,待他从震惊中抽离出来之后,便迅速的发现了皇帝和义父之间的不对劲。
而当他听到义父要将大哥送到京城和他一起时,却顾不得想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心头先被暖了一下。
在他眼里,义父的形象和传说中杀伐果断的忠武侯根本联系不到一起,他是个连重话都不会说,是个子女离他百里远便会越念叨越担心的慈父。而如今,他愿意让大哥奔赴万里,从此不知归期,只为了他尔玉一个人。
这份情,他想,他会一辈子记得。
但他不想去京城,他不想当什么殿下,平生所求,不过是能和子兮在小丰山携手白头。
然而他也不会又哭又闹,他从小就是个安静的性子,凡事都憋在心里,只能自己生气,自己高兴,自己疼。
尤其是当他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去的时候,他冰雪聪明,随即就想明白:若是他敢说一个不字,身旁的二十个人能架着他二话不说扔到京城;若是赵家敢反抗,说不定山下早就有几万大军在候命,到时候,可能连小丰山的百姓都不能幸免。
这下,他只好在无声中完成自己的妥协。他不算很有原则,所以妥协对他来说并不难,也很常见。
但这次不同,他要去又远又陌生的地方,等待他的必然不会是和风细雨。更重要的是,子兮,他的子兮怎么办?
李思本以为他亲自来了,能和故人坐下来喝杯酒,追忆也好,展望也罢,经此一别,本以为再也不会相见的人可能真的就再也不见了。
然而,他却突然失了兴趣,在赵元谨面前,他总是控制不住从心底里生出一份自卑,以前,是他能力不如他,如今呢,是他因为所做往事而在他面前自惭形秽吗?
他是皇帝,可他比不过他天生傲骨,一身本领,他是皇帝,可他也做不到他光明磊落,一身赤诚君子。整个大梁,谁人不知忠武侯赵元谨,可知道李思之人才有几个?
“但那又怎样!”随即李思略有疯魔的想着:“我是皇帝,忠武侯见了我不也得三跪九拜!就连他的命不也是我说了算!”
忠武侯在二十年前切实经历了一场这话里的内容,却无从知晓那位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放下。
帝王心,永远是把折磨人的利器。
无话可说,李思当下便要带着尔玉离去。
却没想到尔玉也像赵元谨一样扑腾一声跪下:“陛下,过两日是阿娘诞辰,臣想陪阿娘过完生日再回京,望陛下恩准。”
他没有叫父皇,没有称儿臣,放着太子的荣华富贵不享,却拿一个这么随便的理由来搪塞他。
他望着自进来后就一言不发的尔玉,眼神清明,眉头微皱,似乎一跃成为万人之上的身躯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兴奋,反而是略带嫌弃的反应。
而这么一句话也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尔玉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绪的人。
但是在帝王面前,谁又敢真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李思瞬间心更堵得慌了,他养在身边的儿子一个个短命,老天好心的在外面给他留了一线生机,却没想到是来气他的!
尔玉的声音很低,却落地有声,异常坚定:“臣会快马加鞭,三月十五前抵达京城,复命。”这语气仿佛不是在商量,倒像是通知旁人一声罢了。
李思死命盯着他,尔玉于他眼里,实在是陌生的很,这一瞬他的这种感觉尤甚,却莫名的和年轻时的赵元谨重合上了,他赌气似的脱口而出:“十五月满之时,你最好说到做到!”
待皇帝一行人离开之后,尔玉也要和义父行礼告退,他此时表面淡定,心里翻江倒海的还需找个地方释放一下,却被赵元谨叫住了。
赵元谨目光沉似水,好像皇帝的离开并没有让他放松下来,反而是更紧张了,他一时欲言又止,盯着尔玉半天也没说话。
在尔玉眼里,义父好像只在他特别小的时候对他们几个孩子严厉过,后来便越发的温柔了,直到这时他才似乎在他的眼神里找到了一丝不寒而栗的距离感,找到了忠武侯的影子。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