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17、营业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17、营业(第1/2页)

    第17章

    已经两天两夜了,村口供销社依然大门紧闭。

    校嘉华领着一帮人在里面倒腾货品。外面的村民反而按捺不住,纷纷要求供销社尽快营业。

    面对村长、支书,以及许德顺、蔡小菊的质疑和不解,校嘉华胸有成竹地说:“别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下,不止青河村,就连周边的几个村庄,也有不少人前来围观,有的想看热闹,有的想看笑话。

    终于等到第三天,青河村首家农村供销社,正式营业了。

    供销社门外早已围得水泄不通。

    门口有两个男知青把守,梁高峰从外面出来,手里拿着一套简易的号码牌。

    梁高峰说:“老乡们,咱们人太多了,供销社里地方有限,每次最多只能进去三十个人,买完出来再补位,请大家先排队,按照先来后到原则,逐一领号码。”

    本村人还没说什么,外村人先起哄了,毕竟他们来的晚。

    “凭什么要排队?我去镇上供销社买东西,还没排过队呢!排到后面,好东西都让别人抢完了,我们还买啥?”

    赵富达厉声说:“嚷嚷什么?遵守规矩,爱等等,不爱等滚蛋。”

    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村长都发话了,这帮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梁高峰安抚大家:“老乡别急,今天凡是排在六十名之后进去的,买完东西再多送一个鸡蛋!”

    这敢情好啊,家家户户虽然散养了鸡鸭,仍以农耕为主,鸡蛋并不是天天都有。

    很快,村民们自觉排起了长队。

    梁高峰也没想到,校嘉华提前低价收购的两筐鸡蛋,竟然真的起了作用。

    外面井然有序,里面也有条不紊。

    校嘉华预估的货品很准,几乎都有动销。但是每个人的喜好和需求,还是有差异的。

    比如,知青们想要香皂,但是舍不得买,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对廉价的肥皂。

    还有一些农村姑娘,想要卫生纸,同样因为价格问题,还是买了粗糙的草纸。

    总之,需求常有,而购买力不常有。

    即便如此,一天的功夫,供销社内百分之八十的平价货品,都被抢购一空。

    许德顺一边收钱一边从仓库补货,手忙脚乱。好在,孙支书从大队调来了一名会计,支援记账。

    蔡小菊也忙得不可开交。

    两个大婶,为了争抢最后一尺花布,差点打起来。蔡小菊站在凳子上,大吼喝止:“再吵都给我出去,谁都别买了!”

    一朵温室小菊花,生生被逼成了女汉子。

    人手实在不够,校嘉华临时请来邻居程春霞,和蔡小菊共同理货,维持室内秩序。

    校嘉华满场转悠,看见有人算账,会适时提醒,“大妈大姐,开业第一天有活动,买够两块钱,就能多送您一只鸡蛋!”

    这可是乡镇供销社都没有的福利。

    此话一出,那些原本差几分、几毛不到两块的,一个个都去补货了。

    不到中午,两筐鸡蛋全部送光。

    还有下午才听人介绍,大老远跑来,什么都没买到的。校嘉华承诺,欠他们每人一个鸡蛋。三天后补货到了,可以再来免费领。

    首战告捷,总算宾主尽欢。

    忙碌了一天,口干舌燥,非常疲惫,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充实和喜悦。

    销量远超预期,村干部们最高兴。赵富达特意让老范炖了两斤白肉,自掏腰包请供销社的人吃饭。

    “不着急吃饭。”许德顺摆摆手致谢。

    他激动地对校嘉华说:“校同志,你的眼光真好。有时间咱们再理一下补货单,把今天卖掉的,全都多补一点!”

    梁高峰补充:“送鸡蛋是个好办法,咱们还得多补点鸡蛋。”

    蔡小菊也在旁边点头:“对对,便宜的东西好卖,咱们多进点。贵的卖不了,实在不行,可以退回去调换货。”

    调换货是个好思路,校嘉华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但她却说:“暂时……都不需要。”

    校嘉华一一解释。

    “第一,补货不能太多,按照今天销量的五成走就。老乡们今天买了不少东西,接下来会有一个消化期,我们主要是供给邻村没买到的人。

    “第二,鸡蛋可以回收,但不用做赠送。而且,除了鸡蛋,还要允许以物换物。用农副产品、工艺制品等,换置他们想要的东西。具体怎么换?许主管会给我们定标准。

    “第三,贵的东西不需要退回公司。你们也看到了,老乡们不是不想要,也不是不需要,而是因为舍不得买。以后,等他们攒够了钱,或者有足够的物资,早晚还是会买的。”

    一顿分析猛如虎,蔡小菊和程春霞两位女同志,已经不明觉厉,看呆了。

    许德顺也双手支持:“我完全同意校同志的看法,实践出真知!”

    三天下来,这位爱拿鼻孔看人的货品主管,已经被数据教做人。

    赵村长和孙支书一看,也彻底放权,“进货的事,都交给笑笑搞。需要帮忙,就找李会计。只要能搞来化肥,全大队都会支持你们的。”

    校嘉华打包票:“领导们放心,销路好了,话语权就上来了。我保证,等开春追肥,让大家都用上尿素。”

    安排好明天的工作,女同志们陆续回家休息。

    许德顺明天就要带着货款回县城,校嘉华需要加班,最后一次核对补货清单。

    忙到深夜,校嘉华揉着眼睛,在烛光里抬起头。却见校大宝乖乖地坐在门槛上,可怜兮兮地看着她。

    旁边的竹筐里,小石头坐在里面,睡得正甜。

    校嘉华走过去,搓搓孩子冻红的小手,轻声责备:“冷不冷?不是说好了,要在爷爷奶奶家等我吗?”

    “娘,我和弟弟想你。”校大宝依偎着她。

    虽然娘亲工作的样子很美,但他还是希望,她能多留出一点时间陪他们。

    “笑笑,他们是你的孩子?”

    梁高峰再一次石化了。

    但是很快,他又面上一松。

    梁高峰初来乍到,不过三天,就凭借良好的家世和外貌,和这里的知青打成了一片。

    听说,校嘉华确实已经结婚。夫家虽然是个解放军,但是家庭成分不好,常年在外面,干些苦活累活,夫妻俩聚少离多。

    这两个孩子这么大,不可能是校嘉华亲生的。

    梁高峰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什么。

    校嘉华没有多做解释,只是从柜台下,取出一包预留的货品。

    她解释:“这是前两天铺货的时候,我特意给两个孩子订购的。今天已经按售价结过账了,许主管和蔡知青都知道。”

    梁高峰诧异:“为什么不在公司按采购价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