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56,全收购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56,全收购(第2/2页)

,所以怨恨。
    因为怨恨,所以石河村能一朝回到以前。
    这些人什么心理?
    自己不好过,别人也别想好过。
    看着石河村清河酒厂被砸,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拍手叫好,‘这就是出头鸟的结果。’‘哼哼。活该。天天吃肉喝酒的资本家,活该被打,活该被砸。’
    让安国邦发笑的是,有人说‘既然石河村的酒被砸了,那门市部就卖别村的。’安国邦只送给对方一个冷笑。
    这是石河村门市部,卖的当然是石河村出产的东西了。
    其他的,谁知道干不干净?谁知道卫生不卫生?安国邦当然不会同意。
    安国邦软硬不吃,其他村的人就难免要说一些难听的话。
    把石河村说成没有心看不到别人贫苦的资本家。
    因为石河村的生活好,生活富裕,因为石河村人家家户户有单车,家家户户能住新房子,也因为石河村人天天能吃肉喝酒
    妒忌了。
    就说这是资本生活,是要被打,被砸的。
    还有不要脸的人说‘既然石河村人有钱了,就应当扶贫其他更穷的村,让大家一起富裕,共同富裕。’
    ‘不能石河村人吃肉,其他村的人在吃糠咽菜。’
    石河村人不同意?
    那就是想要搞对立的地主老财。
    自己吃香喝辣,无视别人吃不饱穿不暖。
    安国邦每天在处理这些难缠的人和事,忙忙碌碌,有时候气得想要骂人甚至打人。但是,必须忍。
    否则,最后有理也变得没理。
    多少人想要从石河村扯下一层皮?多少人想要趁着石河村出事而趁机占便宜?安国邦每天和别人扯皮,感觉头都大了。
    脑子不够用,不够用啊。
    能力也不足,否则也不会让石河村成为众矢之的还没有解决的办法了。
    累。
    安国邦揉揉太阳穴,还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
    “小荔枝,傻蛋的酿酒技术怎么样?”
    “很好啊。九爷爷说他很有天赋。”
    “真的?”
    安国邦表示怀疑。
    安国邦很明白,清河酒之所以能在一众酒中脱颖而出,安九爷的酿酒技术是关键。虽然安九爷说傻蛋在酿果子酒上已经能出师了,但安国邦还是忐忑不安,怕傻蛋的技术不过关,怕他酿出来的酒没有安九爷的好。
    怕清河酒的手牌砸在傻蛋手里。
    如果安九爷还在,即使清河酒厂被砸,安国邦也不会太担心,因为技术还在。但是,现在安九爷不在了,而傻蛋也不知道能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荔枝,我和顾老师商量,说预定的酒推迟到明年交货定金就不退了,不过我们可以补偿一批肉和鱼,还有菜。”
    至于补偿多少,还需要详细商谈。
    不过,村里人今年能分到手的钱就要比去年少很多了。一是因为今年没有酒,二是因为大批肉和菜都要补偿给别人。
    收入少了,分到村民手里的钱当然也少了。
    安国邦还没有开会和大家商量,不过他相信大家会同意的,会愿意和石河村一起共渡难关的。
    安荔浓点点头,“可以啊。但必须要保证明年能交货。”如果一推再推,清河酒的声誉就摇摇欲坠了。
    明年希望傻蛋不要让大家失望。
    “这样吧。爸,你去省城,我去京市,我们跑一趟,好好说,好好商量。如果有人坚持要推定金,我们也退。”
    毕竟,是他们没有按时交货。
    既然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就要承当起相应的责任。
    京市不少的大工厂都门市部预定了酒和肉,现在酒没有了肯定要给别人一个交代一个说法,该赔偿的赔偿,该补偿的补偿。
    人无信不立,企业也一样。
    清河酒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安荔浓不希望因为这次的事情而毁掉多年营养的名声。虽然石河村没有了青梅酒,但安九爷还有珍藏。
    一些药酒也是可以限量销售,过渡这一年的。
    不过,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商量。
    “爸,傻蛋的伤最少要养两三个月,肯定不能回来酿酒。但山上的青梅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始摘了,你们村委会要商量一下怎么处理这些青梅果。”
    现在不管是石河村还是别的村都种了不少的青梅,因为清河果子酒卖得好,所以大家都愿意跟着石河村开荒种青梅。
    而石河村也曾经向别的村承诺过会收购他们所有的青梅。
    相信再过几天,其他村长应该也会上门和安国邦商量青梅的收购事宜。
    以前,青梅都是用来酿酒。
    但现在,酒厂被砸,安九爷去世,傻蛋受伤,酿酒暂时是不可能的,只能用来做酸梅、话梅等等。
    但是,只靠人工的话,上百万斤青梅要晒制到什么时候?
    上百万斤这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预计数量。今年的青梅算是大丰收,收获应该会比预计多出三成左右。
    全部用来晒制话梅,并不现实。
    而,会亏本。
    毕竟,话梅、酸梅的价钱肯定不能和青梅酒相比。
    但是,安荔浓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青梅还能做什么?
    “小荔枝,全都收购吗?”安国邦脸色都变了,再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整个胜利公社到底有多少青梅了。
    当初,其他村愿意开荒种植青梅,还是安国邦上门去劝说的。
    但今年情况特殊。
    石河村真的没有本事收购所有的青梅。
    “小荔枝,我们”
    “爸,既然承诺了就必须收。否则,以后谁还敢相信我们石河村?等我们的酒厂再次建起来,谁还愿意把青梅卖给我们?”
    “我们尽量筹钱收购青梅,如果钱不够,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
    收购是必须收购的。
    安国邦咬咬牙,“好吧。”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