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57,礼尚往来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57,礼尚往来(第1/2页)

    安国邦和安荔浓为了漫山遍野的青梅操心,其他村的村长和村民们也在担心,担心石河村不能按时收购青梅。
    虽然家家户户都会腌制、晒制酸梅、话梅,但一是工序复杂,需要人力,二是价钱肯定没有卖给石河村划算。
    最重要的是,实在太多太多了。
    因为清河酒发展得好,附近村的大部分荒山都被开荒种植了青梅,不管是站在村头还是村尾,抬头就是漫山遍野的青梅。
    眼看着再过半个月一个月,青梅就能收获了,各村的人都在磨拳擦擦准备着大丰收,然后突然听到清河酒厂被砸的消息。
    顿时间百感交集。
    微微的有些高兴,因为妒忌。妒忌石河村人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妒忌石河村人能天天吃肉,年年穿洗衣服。
    但更多的是担忧。
    担忧石河村不能按时收购山上的青梅,损失重大。
    一小部分人甚至埋怨那些人也真是的。就不能等收了青梅再砸?
    石河村人富得流油,也不知道惹来多少人眼红。
    听说石河村人的日子过比城里人更好。
    那些人妒忌石河村就算了,竟然还影响了附近所有的村,大家虽然不敢明着骂,但每天都在暗地里咒诅。
    咒诅那些人一辈子便秘。
    “听说石河村的酒全部被砸了?”
    “嗯。砸了,全砸了。听说啊,全流到了河里,河水都涨都了三公分。”
    “作孽啊。多浪费?那些酒全是钱啊。”
    “谁说不是?一群小混子。”
    虽然觉得可惜,但也见惯不怪了。早些年,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特别是镇上城里三天两头就要闹一场。
    更乱,更惨。
    但这两年好像安静了不少,没想到突然又闹了起来。
    作孽啊。
    什么时候能消停?
    就不能好好过日子?
    这一天天的闹腾,好日子都给闹没了。不少老人情不自禁的摸起了眼泪,好不容易才有了能当家做主的日子,但一些人就是不珍惜。
    唉声叹气。
    叹气归叹气,但真没有人敢去葛伟会要公道。
    能要吗?
    不过是送羊入虎口而已。
    这些年,这样的事情还少吗?即使没有经历过,也见到过。
    忍气吞声。
    明哲保身。
    远远避开。
    当然,还要安慰自己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安国邦也是这样劝安荔浓的,暂时忍一忍,免得那些人又过来发疯。那些人手拿鸡毛,他们只能避其锋芒,免得损失更多。
    就连李兵都劝安国邦忍一忍,他能怎么办?
    忍着呗。
    就好像李兵说的,会好起来的。
    那些人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那些人为什么会突然发疯?还不是意识到属于他们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吗?
    最后一搏,最后的挣扎。
    全是徒劳。
    没有人能阻挡历史的进程。
    李兵和安国邦都知道,黎明要来了。至于黑暗前的疯狂,尽可能的避免。
    硬碰硬,没有必要。
    安荔浓也只能忍,现在已经76年,“还有一年”
    快了。
    她不急,也不能急。
    安荔浓准备去京市一趟,一是为了给预定了清河酒的工厂一个交代,二是为了唐震。和安荔浓一起去京市的还是顾敬业。
    商周和铁蛋要跟在张川身边学习,没有时间。
    在安荔浓出发前的一天,附近各村的村长过来找安国邦。
    探探口风。
    问石河村,今年是否还会按照原计划收购青梅?
    如果收购的话,他们也要开始准备了。
    准备什么?
    装青梅的大箩筐啊。
    安国邦咬着牙,“收。按照原计划收。”说着这话,心口都在滴血。但是男子汉大丈夫,咬咬牙,挺着腰,挺一挺就过去了。
    虽然今年石河村因为清河酒厂被砸而损失惨重,但安国邦不能把石河村的损失转移到别的村上。
    虽然艰难了些,但后续影响却是深远的。最起码,诚实守信几个字就会牢牢刻在大家的记忆里。
    如果石河村因为自己艰难而选择不收购别村的青梅,看似占了便宜,但损失却是无形的巨大的。
    所以,安国邦努力说服了石河村人,按照原计划收购附近村的青梅,有多少收购多少。最多这一年的生活艰难些。
    村里人信服安国邦,也愿意相信安荔浓,所以同意大批收购青梅。
    至于收购的青梅怎么处理?
    制成酸梅、话梅。
    散装的酸梅、话梅在干燥的环境下能存放两三年,如果真空包装保存的时间则会更久。即使这批青梅不是一时半会不能回笼资金,但也不会浪费。
    为了这批青梅,安荔浓问过省城机械厂,对方说能帮忙从省城食品厂换来三套旧的淘汰下来的制话梅的机器。
    机器是省城食品厂十年前从京市机械厂买来的,旧了,坏了,不过修一修还是能用的。安荔浓直接买了下来,过几天就会送过来。
    到时候让张川帮忙看看,修修,然后就能批量制话梅了。
    其实,安荔浓更希望能制罐头的,因为罐头的售价比酸梅、话梅要高。
    但是,青梅罐头安荔浓没听说过,不会做。安国邦也不赞同,因为青梅偏酸,想要制成罐头就需要大量的糖,不划算。
    思来想去,还是制成酸梅、话梅最合适。
    “其实,也可以制成酸梅饮料。”
    例如,后世的酸梅绿茶、酸梅陈皮茶、酸梅菊花茶等等。
    夏天的时候,士多店里打开冰箱就能看到各种和酸梅有关的饮料。
    不过,需要机器。
    而安荔浓没有。
    其实,石河村人夏天的时候也喜欢喝酸梅汤。喝水的时候,喝白粥的时候,都喜欢扔两颗话梅进去。
    不过,话梅有消食开胃的功效。
    在本就吃不饱的情况下,再吃一颗酸梅,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要了老命。
    不过,话梅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适合坐车的时候含一颗。安荔浓坐火车的时候就喜欢带一小包话梅,无聊的时候含一颗。
    “暂时还是制成酸梅、话梅吧。”
    饮料之类的,以后慢慢开发。
    当然,也可以把饮料的思路免费送给别的村。
    清河镇什么最多?
    除了粮食外,就水果最多。
    所以,其实清河镇很适合建水果罐头厂和饮料厂。但安荔浓担心大家为了发展而忽略了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影响是深远的,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不是说我现在破坏了,以后能修补的。一天的破坏,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修复,甚至可能永远修复不了。
    先发展,后环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但大家穷得太久了,有些急功近利,有些不折手段。
    后世的环境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
    一部分是因为无知,而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