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系统送我穿越: 3、第三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博物系统送我穿越》 3、第三章(第1/2页)

    <ulcss=”tent_ul”>
    原主其实还是很幸运的,虽然父母离世早,但一直都能遇到很温暖的人,生活在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里。下乡来到兵团,遇到的干部、老乡、战士、还有知青们大多都是很好的。
    再有,71年过来,这边兵团的很多基建都已经成型,还幸运地不用像前几届知青一样大冬天的住地窝子或大帐篷。所以,这边的知青生活虽然苦,但还好没那么折磨人,左晴觉得自己会尽快地适应过来的。
    左晴其实还是有点担心身体恢复状态会不会被卫生员看出来什么问题,但是显然她想多了,小陈卫生员也才来兵团两年,现在兵团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只有些最基础的,其他稍微复杂点的基本上要啥没啥。
    说是来帮左晴检查,其实也就是大概看看,再重新帮左晴包扎伤口换个纱布,医疗设备就听诊器和血压计,测量了一下显示正常后,给左晴开了点黄豆红糖,最后询问、记录了一下她的伤口和身体的状态就完事了。
    临走,随口嘱咐了一下左晴过几天看情况再去换纱布,连假期都没说给左晴加几天就结束看诊了。当然,也不怪小陈卫生员不细致,卫生站配备不完善,他想多做检查也没办法,这个年代的物资实在太匮乏了。
    左晴所在宿舍的女知青都是科研连的,这边兵团一个连队将近200人,分工很多,有农工的、机务的、畜牧的、基建的、气象站、化验室等等。因着科研连分工比较复杂,宿舍的姑娘们没有都在一个排,原主还不错,前段时间,兵团重新调整配置,她就被分配到了科研连的化验室,主要工作是跟着技术员一起开展育种和各种林间、田间试验,而这工作,正好适合左晴接触各种植物、种子,还能常去地里、山里采集生物样本,方便她帮助系统工作和寻找能量。
    说起系统,那天跟左晴解答完情况后就下线了,只留下一个辅助系统002,让她有什么事情跟002沟通就行。据说,等002收集够能量后会自动开启很多系统功能,左晴现在过了焦躁期,处于对现在的一切很好奇的状态,对此还挺期待的。穿越之前她也没少看网文,很是新奇这个系统到底能怎么帮她好好在这个时代生活。
    晚上下工时间,张红霞她们在食堂吃完晚饭后,带着左晴的病号餐回来了,还是和之前一样,是小米粥。其实左晴不太吃得惯,但是没办法,在这个年代、这个地方,有这样的条件就已经很不错了。她想着,一定要早点帮助系统充足能量好改善生活。
    ……
    又一夜无梦好眠后,大家伙都陆续的起床了。
    今天,左晴决定和大家一起去晾晒场看看,慢慢的多熟悉熟悉周边环境,开始准备帮助系统恢复了。
    因为秋收,大家原本的工作也都基本暂停,一切为粮食收获让步,人都集中在一起了。正好,这样也更方便左晴进一步的了解和观察情况。
    “小晴,你真不休息了啊?你这可是脑袋的问题,别留下什么病根的呀,多躺躺啦。”说话的是常秀红,是海市来的知青,科研连气象站的,人很细心,平时喜欢精打细算,不过人品还不错,不让别人占她一丁点儿的便宜,可也从不轻易占别人的便宜。
    “秀红姐,我已经躺了几天了,卫生员说我没啥大问题了,还给我发了红糖和黄豆,我想着这几天大家都这么辛苦,我也躺不住啊,跟你们过去看看,能做什么就做点。”
    “没事儿,小晴跟咱一起去,待会儿我帮着照应,让她活动活动也行。”哈市姑娘张春华说到。
    张红霞:“那行,春华你带着小晴慢慢过来,我们其他人先过去跟指导员说一下,今天让左晴做
    点轻省的活,你也别担心迟到。”
    说着,大家就陆续的去上工,然后留下张春华等着左晴慢点过去。
    左晴:“春华我是不是耽误你了?”
    张春华:“说啥呢,没事儿,我就是懒得和那谁一起走,烦死她了。这几天秋收都一起行动,看她干活就闹心。带着你我心里舒服,工分差也差不了多少。”
    左晴知道张春华说的“那谁”是谁,都是一个宿舍的,在一起生活也有阵子了,彼此都熟悉了,虽然宿舍里没啥大矛盾,但因三观、性格、生长环境上的差别分歧,还是有些不痛不痒的小摩擦的。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张春华看不惯来自卫市的姑娘杨爱军,嫌她干活爱墨迹偷懒,还总爱盯着别人。平日里不用一起上班,宿舍里也没什么大活,张春华之前也没怎么计较,但这几天是大家第一次一直在一起工作,估计是她实在忍不住了吧。
    左晴心里想着,但也没法多说什么,杨爱军真太过分的话,估计连队里其他人肯定会管的,只能学着原主安慰张春华。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晾晒场走去,她还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之前去化验室上班也是这条路,还挺熟悉的。
    一路上,碰到不少人,大多都是忙着干活的知青、农垦职工,和兵团原来的战士。有一些认识左晴的,还特意热心的喊着问候一声表示关心。
    这真是个神奇又特别的年代。苦,各种苦,劳动量惊人,物资超级匮乏,但绝大多数人的心是纯净、火热的,尤其是在这个兵团这样的地方,好多人的脸上都是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
    因着前几年这边与隔壁国发生的边境矛盾,在这个垦荒兵团里,各方面要求都尽量向真正的部队战士看齐,各地来的知青们都是准军事化管理,各种管理限制,特别是探亲假上的管理特别严格,一个连队一年也就个位数的同志才能申请到假期。
    但是,这里的生活条件确实要比很多插队下乡的知青们强些。在这个时代能来兵团的知青,都是能过严格政审、且有一定优势的,而且,来这边是有工资或生活津贴的,起码在生活上是可以糊口的。
    尤其,国家大力支持大荒原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力量,这边的农事生产都是机械化的居多,所以平时农活虽多,但有机械辅助就容易了许多。张春华就是机务排的女拖拉机手,去地里上工,开垦荒地,她就开着拖拉机工作,威风极了。
    ……
    这段时间接连下雨,路上好多水坑、泥坑,但到底是兵团的地盘,整个地方都很干净整齐,之前左晴还想过,这要是在偏远地区下乡插队,她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适应下来,她没那么坚强,又有系统这个退路,搞不好就自我了断了跟系统一起休眠去。
    一路上一边跟张春华聊天、观察四周,一边还在脑子里胡思乱想着,走了没多远就看到晒场了。这儿可真热闹。
    远远的田地里,好多群小朋友们组队在地里拾麦穗,来向晒场的路上,不断的有运粮队的同志开着拖拉机送粮过来,近处到了场院这边,专门负责装卸车的小伙子们,忙忙碌碌地把已经脱粒的小麦运到摊晒的地方,再往里,晒场上,一堆堆还带着潮气的新麦子,被均匀的摊在场上暴晒,还不时的被人翻动着使其干燥均匀。
    还有好多同志是在麦子晒好后负责起场的,给不停运来的新麦子腾地方。
    整个晒场上,不同分工的知青、兵团的战士、农垦的职工们,齐心协力,积极迅速地为这辛苦耕种出来的新粮忙碌着。
    这样的场面是左晴从未亲身见识过的,她知道种庄稼苦,粮食来之不易,但她真没亲眼见过麦子从种下到上餐桌,居然有这
    么多人在辛苦流汗劳作,尽管之前就知道这是个充满激情、热血的年代,虽然有阴霾,可更多的是新生的向往和奋斗。左晴之前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