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球跑我拿了事业剧本: 74、第 74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带球跑我拿了事业剧本》 74、第 74 章(第2/3页)


    《兴宋》这个故事明显更受读书人?的欢迎,不少文人?激情点评,将她夸得可谓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在此基础上《兴宋》甚至还冲出了江南省,在整个大?梁都广为流传,这让张幼双大?赚了一笔的同时,开始考虑着将兴办女学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用什?么吸引女孩儿?们,更准确地说是,女孩儿?的父母们同意她们入学?
    一旦入学,这就意味着家里少了个劳力。
    除非她自掏腰包,每个月发放一定比例的膏火银,不过这也意味着负担是十分?沉重的。
    民间的书院,大?多是由?官方和?乡绅所办,男人?们又有?科举上升的门路,自然有?许多家长省吃俭用,不吃不喝也要供孩子念书。
    可女儿?就不一样了,自古以来,女儿?就是赔钱货,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说法向来深入人?心。
    虽说如此,张幼双还是决定先试一试。
    她一直坚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过在此之前,最为重要的还是,怎么兑现?她当初所许下的承诺!帮助孟敬仲考上举人?!
    站在明道斋门前,孟敬仲默然良久,朝她露出个苦笑?,“先生对学生一家帮助甚多……”
    “学生实在无以为报……”
    随着乡试日近,这段时间孟敬仲情绪也日益消沉了下来,张幼双抓紧时间找到他进行了一次心理疏导。
    孟敬仲喃喃,嗓音低哑不可闻:“先生其?实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
    屏儿?如今笑?容日多,家里有?了经济来源,娘亲的身子骨也好了不少。却也愈发暴露出了他的无能。
    若他这回又没考上,又要如何面对替他负担了束脩的俞先生,将屏儿?解救出来,为屏儿?找到了谋生活计的张先生。
    “在想些?什?么呢?”
    肩膀上落了一只温暖的手,孟敬仲迷茫地抬起眼。
    张幼双踮起脚尖,拍着孟敬仲肩膀,笑?吟吟地鼓励道:“作?为老师帮学生考上乡试这不是应该的吗?”
    “好了,快回去上课吧,我今天这节课很重要,你一定要认真听。”
    这不是大?言不惭。
    今天张幼双她要讲的内容可谓是干货满满!
    她要讲的是,论乡试、会试中四书义?的出题!
    乡试、会试中四书义?的出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张幼双印象中,日本学者鹤成久章曾经就此写了一篇论文,就叫做《论明代科举中试《四书义?》之出题》。
    这篇论文探讨了《四书义?》的出题规定、倾向、频率、内容形式等方面,而张幼双又结合大?梁的基本情况做了整理,确保能做好猜题、拟题,提高复习的效率,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刀刃上。
    **
    将近这一年下来,张幼双她已经在九皋书院的学生们面前树立了作?为先生的权威。
    虽然私下里表现?得挺没心没肺的,但认真起来,也没学生再敢像以前那样看轻她。
    这回,她一踏入明道斋内,斋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少有?人?发觉,不知不觉间,张幼双讲课的时候,这些?素来高傲的小天才们,个个都沉淀了心思,认真专注地看了过去,无一人?交头接耳。
    而这一次,跟有?所不同。
    因为下面坐着的人?非止明道斋的学生,还有?敬义?斋等其?他斋的,甚至还有?杨开元、孙士鲁等老师过来旁听。
    环顾了一圈台下的众人?,张幼双拍拍手,露出个笃定的笑?,“这回,我要说的内容,对你们很重要。”
    “我这回要讲的是乡试、会试中的出题倾向和?频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摸清楚了乡、会试的出题倾向,这才能对症下药。”
    乡试、会试中《四书义?》的出题共占三道,而众所周知,四书是有?四本的。
    这就决定了每本书的出题倾向和?频率各不相同。
    饶是已经习惯了张幼双这独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众人?还是不由?一怔,几乎疑心自己是听错了,旋即纷纷吃了一惊。
    乡、会试的出题倾向?!这难道也有?迹可循吗?
    王希礼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抬眼看了过去。
    这、这也有?窍门?
    孟敬仲也怔住了,喉口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
    他当然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几天下来近乎沉寂的心再度剧烈地跳动了起来。
    少年们几乎沸腾了,再也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争相恐后?地举手问?:
    “先生,当真知晓乡、会试的出题频率了吗?”这是惊喜的。
    “……先生没有?骗我们吧?”这是持怀疑态度的。
    “先生是如何知晓的?!”这是迫不及待的。
    另有?人?怒道:“别吵!快让先生讲!”
    张幼双深吸了一口气,“大?家平日里时文看得多,但或许少有?人?知晓,乡、会试每年《孟子》、《论语》都是必出的,而剩下来的一道,则从《大?学》、《中庸》之间作?选择。”
    只这第一句话,对于台下众人?来说不谛于一声春雷在脑袋上炸响。
    张幼双平静地收回了视线,“我翻阅了这些?年来的程文墨卷,发现?《大?学》的出题频率要少于《中庸》。”
    毕竟大?学只有?五千多字,考官为了多考察学生的能力,自然会选择字数更多,难度更大?的,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所以,这就要求你们,一定要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孟子》、《论语》和?《中庸》之上!”
    时人?其?实多反感猜题、拟题的行径,不过这一年多的接触下来,明道斋的众人?早就被?张幼双这种授课方式所折服了。
    察觉到张幼双即将讲的内容,或许又是那等石破天惊的惊世之语,祝保才等人?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本子,飞快地记着笔记。
    这一年下来,明道斋的学生们几乎都是人?手一本笔记。
    之前张先生没提还未觉得,张幼双要求他们记笔记之后?,他们才发觉这笔记竟然如此好用。
    “到了乡试、会试阶段,你们就不要再做小题了,乡试会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鲜少出那种割裂经文的。出的基本上都是大?题。主?要紧扣‘修己’和?‘治人?’这两方面。”
    多做大?题……
    众人?运笔如飞,目光炯炯地等着张幼双接下来的话。
    伴随着张幼双继续往下讲,李郸神情也渐趋复杂。
    “……”深刻地察觉到了从前那个和?张幼双叫板的自己究竟有?多天真。
    张幼双回身,在横轴上刷刷落笔,辅助学生们记录。
    “你们要记住,《论语》中,雍也、公冶长、颜渊、子路、泰伯、卫灵公、子罕、子张篇的出题频率都比较高。”
    ……
    这都是她经过归纳整理之后?,绝对准确的数据。
    台下,几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忍不住苦笑?着叹了口气。
    “唉……这个张幼双啊,还真不知道拿她怎么办!”
    杨开元乐呵呵地伸手一指笑?道:“还能怎么办?俞先生和?陶山长就不说了,你没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