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门札记: 第二章·旧历成云烟,风物放眼量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墨门札记》 第二章·旧历成云烟,风物放眼量(第1/2页)

    杨老头纵身腾空,起落间双脚却正一前一后点踩在徐意往来的两记崩拳之上。
    其时若是有武道行家在场,见到这番场景必会大呼喝彩。原来徐意这崩拳每一次出拳皆是手臂平直,而杨老头每次点踩在其小臂之上,徐意的拳架子仍是稳如磐石,手臂不因受力而有丝毫的下坠之势,如同杨老头在空中的身子如棉絮般毫无重量。而徐意每出一拳便向前推进一小步,杨老头在空中则被向后推出一步。师徒两人就像表演杂技一般,地上一人手臂伸直,空中一人单足踩在此人手臂之上,居然再无其他借力。可想而知,伸臂之人的力量实在匪夷所思。
    其实若单纯论一只手臂的力量,这大周王朝却是有不少力士可单手提起几百斤重量。然而这并非是单用手臂之力。功夫上身的第一步叫做整劲。练拳的人如果练到了整劲的程度,可算是入门。整劲的意思顾名思义,即是将周身劲力能合到一处。此时一拳一脚打出去,不再只是胳膊或者腿上的力量,而是整个身体的力量。
    人在先天之时,胎元纯一,本是负阴抱阳,如老聃所云“营魄抱一,专气致柔”之体,此时即道家的无极之境,感官通彻,肢体柔顺。至于后天,则精气神散乱于周身百骸,加上外物侵袭,自然产生了诸多的痹障。而习练拳法或是各种修行功法,皆是为将散落于身外之精气神收敛回内府。整劲的修成,便是这第一步功夫。此时,哪怕只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便也能最大程度的灌注上浑身的力量。同时,身体所受到的哪怕是集中到一点的力,也能最大程度疏散到身体四周来进行缓冲,如同一石投入水中,而激起层层波纹。
    徐意自七八岁时跟杨老头炼体筑基,十四岁开始,踏入古意拳门径,每日必修功课,就是锤炼三才桩。所谓天地人三才,故而这一桩法是将周身精气拧成一股,打通筋脉气道的绝佳法门,也是杨老头这一门中的万拳之母。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徐意已初成整劲,平日里站三才桩时,杨老头一杆大枪将其从地上挑飞,徐意便在空中翻转落地,整个过程三才桩的拳架子丝毫未变。功夫至此,杨老头方开始教其行拳拳架。
    因此,今日这崩拳打出去之时,便似把杨老头托在空中往前推去一般。当然,这是师徒两人过手试劲,如当对敌交手之时,徐意自又会是另一番发劲了。
    且说杨老头借了这两拳之力,身子也在半空倒掠出去,正落回在椅子之上。杨老头本是身子单薄,这一落下,却把这连人带椅也往后冲了三尺之远。坐定之时,身下的椅子发出“吱吱”声响,竟几乎折裂。
    徐意也收式站定,颔首微笑道,“姥爷又考较起我来。”随即将手中铜牌递了过去。
    杨老头摆摆手,“这是墨家的非攻令。姥爷今天把它交给你,以后你要记住,任何时候,非你所愿,都不能让这令牌落到别人手中。”
    徐意正色答道,“谨记师父所言。”
    杨老头点点头,“嗯,姥爷对你放心。这令牌所代表的是整个墨家,当年我师父传给我的时候,把这令牌说的比我的命都重要。”
    杨老头不等徐意搭话,又接着说道,“墨家从来不只是一个学派那么简单而已。以后你去了外面就会明白,一个人的本事不同,所接触到的人和事就会不同,能碰到的江湖也就会不同。你学了我一身本事,又受了这非攻令,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怕是不容易。姥爷我在这村子蜗居了二十多年,除了教出你这关门的儿徒,倒是也落得难得的清净。”
    杨老头似是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微微笑道,“姥爷四五十岁的时候还叱咤风云呢。你小子也得出去闯荡闯荡才行,一直陪着我这糟老头子总不像话,空有一身本领,也无乐趣。”
    “姥爷,我愿陪着您,多学点东西。”徐意上前一步道。
    杨老头笑道,“你的心意姥爷明白,只是做人不可只图自己和家人。你跟姥爷学了这么多年书上的大道理,诸子百家都有所涉猎。你须知,祖师爷创下这一门,便是为了代表这人世间最底层的公正、友爱和艰苦。你现在成了墨家的传人,若是都没去那人世间走一趟,怎知书简之上刀刀刻录的教义?”
    徐意不再开口,如同一根木桩般垂手站立。
    杨老头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也曾经这般年轻,也曾像这个少年一样让他的师父打心眼儿里觉得欢喜。他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倾注了比其他人都要多得多的时间。二十年,这个年轻人犹如一块璞玉,是他亲手一点一点打磨成现在这般模样,以至于他能够在这年轻人身上烙印下一个墨者所应具备的几乎所有品质——在一个人最容易且最需要被塑造的时期。
    这世上的人,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有幸在最恰当的年龄获得最宝贵而正确的教育。而这却是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生命轨迹的机遇。从这一点来讲,徐意无疑是幸运的。然而人世间之幸与不幸,又岂是旁人看来的那般简单?
    “以前没和你说过,今天把令牌交给你,又告诉你这些,是因为你现在有了这个能力,可以担起这块令牌。”
    杨老头接着说道,“我是看着你长起来的,所以即便你是咱们这一支里年纪最小的弟子,姥爷却是要把这非攻令交给你。以后,你就是咱们这一支的执事人了。”
    不等徐意开口,杨老头又道,“墨门中有六大支,每一支都有一个执事人,能够监管和调用本支的墨家子弟。咱们这一支叫做‘非攻’,你手上的‘非攻令’,就是用来代表执事人身份的证明。其余还有‘兼爱’、‘天志’、‘明鬼’、‘尚贤’、‘节用’这五个分支,也都各自有一个执事人。这六支之上,还有一个掌门人,我们称其为‘守矩人’,他手上也有一枚令牌,叫做‘矩子令’。在墨门里,守矩人就是首领,同时也要负责门内弟子的行走监督。”
    说到此处,杨老头叹道,“墨门本是规矩最大,所以掌门便叫做守矩人。”他眼神迷离而闪烁,似是想起了某些痛苦往事。
    “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提也罢。”杨老头长吁一口气,又指着徐意手中的非攻令道,“咱们这一支叫做‘非攻’,在门派里是负责制造攻防器械的。当然,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得不用武力来平息的问题。所以咱们这一支自古便需修习武道。这‘非攻’的意思,你明白吗?”
    徐意对答道,“‘非攻者’,攻无罪,诛无道。无罪者当守之护之,无道者可伐之诛之。”
    “不错,这是初代师祖的意思。不过大周朝的第三代圣主,纳天人三策,明里放任百家争流,为王道布施,暗地却独尊黄老,借觋巫正命,乃是能够一统专权的手腕。自此以后,只怕百家争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光景。然而无论是何门何派,在朝在野,对于这天下的百姓黎民而言,总归是陶犬瓦鸡,没得用处。谁能让咱们吃饱了饭,那才是最有道理的。”
    徐意点头称是。
    杨老头兀自接着说道,“拿墨家所讲‘兼爱’而言,仲尼宣扬的‘仁爱’已经是难以力行,何况是一视同仁的‘兼爱’。真如做到,岂不是像天道般无情了。四大皆空,万物刍狗,这种境界,怕是连那真人之境都难以企及。过过嘴瘾罢了。墨家一门太过于苛刻要求自己,的确非常人所能企及。瓜儿啊,往后你可得学会变通。”
    “徒儿谨记。”徐意若有所思道。
    今天自己这姥爷说的话,比往常一个月加起来还要多。
    杨老头没有理会徐意微微的出神,仍悠悠道,“‘非攻’不是‘不攻’。就如同这世上人与事的是非,不只‘是’或‘不是’这两个答案。有的时候,说不得对错之间还有一条路可走。”
    徐意点头,“姥爷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