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 202、南攻兴山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志廖化新传》 202、南攻兴山(第1/1页)

    攻入上庸郡,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连续击败江东军和魏军,前后杀伤、俘虏了一万多敌兵。
    徐晃麾下的十二营兵将,大都是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
    为了消灭这些人,汉军同样付出了代价,伤亡近千。
    魏军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汉军的战损却可以得到补救。
    回到上庸城之后,利用关羽给出的承诺,廖化开始征兵。
    挑选兵员时,廖化优先选择孟达的降兵和申耽的部属。
    孟达参与反叛,他的部属同样是戴罪之身,孟达一死,这些人撤底失去了主心骨,为个人安危担惊受怕。
    接受廖化的招揽,几乎成为了孟达部将士的最优选择。
    对廖化来说,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的确是优秀的兵源。
    吸纳申耽的部属,廖化却多了一重考虑。
    比起增强部队战斗力,廖化更在意的,是稳定上庸局势。
    申仪申耽两兄弟先后死去,但是,他们的族人还在,申氏兄弟的势力也没有消亡。
    吕建的嫁祸行为,确实欺骗了许多人,申耽之死的真相,也在上庸城里出现了多种版本。
    口口相传中,谣言不断发酵。
    丁奉执行了廖化的军令,杀死了几个造谣生事的申耽部属,从明面上平息了谣言。
    但是,不满会积累,恐惧会强化。
    放任这些负面情绪发酵,甚至爆发,很有可能对上庸的治安秩序造成破坏。
    所以,申耽部属中的身强力壮者,也被廖化统统挑走,补充进汉军一线作战序列。
    只有让将士们忙起来,才能减缓谣言的传播速度。
    时间会让谣言不攻自破,或者,不再重要。
    这些被廖化选中的士兵,身体素质普遍较强,完全可以当做精锐培养。
    廖化却坚持把这些人补充到普通汉军队列中。
    丁奉部的新兵,都是由经过考验的汉军老兵补充。
    从成军开始,廖化便给丁奉部将士提供了优厚的待遇。
    权利的背后,是同样重大的责任。
    廖化的队伍战斗力强,接受关羽的安排,担任南下前锋,丁奉部将士出于相同的原因,成为前锋的先锋。
    在上庸城里休整了两天,将士们进行了磨合与训练。
    直到廖化接到了关羽的出击命令,把上庸城防任务移交给闻讯赶到的王甫,他才开始带兵南下。
    ……
    江东军对汉军的进攻早就有所防范。
    汉军南下途中,遇到了大量江东军的斥候。
    敌军斥候的任务,可不仅仅是警戒。
    汉军刚刚出城,官道上就燃起了示警狼烟。
    而且,江东军的斥候采用了各种方法破袭汉军,迟滞大军南下速度,为了达成目的,敌人不择手段,不记伤亡。
    甚至于,敌军提前在一些必经位置设置了陷阱。
    为了减少伤亡,保持部队战斗力,廖化不得不调整兵力部署,撤下了丁奉部,改派其他部队担任开路先锋。
    江东军的小手段,终究无法拦住汉军的南征。
    费了一番功夫后,将士们重新看到了兴山城外的第一道防线。
    廖化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故地重游。
    从刘封南征开始,这条防线便多次易手。
    守备部队明显进行了防线修补,但是,很多防区已经永久性损坏,给进攻方提供了机会。
    江东军确实做足了准备。
    木栅栏、拒鹿角、绊马索。
    江东军在汉军面前连续碰壁,但他们并非毫无成长,防御手段变得丰富。
    就在两军对峙的期间,江东军士卒依旧在抓紧时间整修防线。
    除了陆地上的防御部队,河道上,同样有不少江东军快艇游弋着。
    水军弓手站在船头,不时朝着汉军驻军方向射箭。
    矢箭远远的飞过来,到达射程的尽头,从空中落下。
    江东军似乎想通过这种手段,对汉军进行挑衅,提升士气。
    表面上的耀武扬威,却难以掩盖房陵战事失败导致的兵力空虚。
    一番休整,廖化直接下达了出击命令,他希望将士们可以在江东军的防线上过夜。
    丁奉部将士担任先锋,率先发起突击。
    这一次的冲阵,也是丁奉担任汉军都督之后的第一场表演。
    丁奉亲手挽着刀盾,跟随将士们冲锋。
    廖化相信,如果不是自己出言制止,这名骁将必然还会冲杀在第一线。
    将士们顶着箭雨和防御设施,冲到了防线上,与江东军短兵相接。
    汉军动用了精锐,攻势却不顺。
    汉军无法发挥兵力优势,江东军却能够成功借助防御工事。
    一鼓作气,再而衰。
    廖化只能选择追加兵力,或者撤军。
    廖化选择了前者,为了鼓舞士气,廖化亲自擂响战鼓,命令预备兵将士们进攻。
    鼓点声渐渐急促,廖化的额头沁出了汗珠。
    刚开始,他还能分心观察战局。
    随着敲鼓动作的持续,廖化体力消耗的越来越多,手上鼓槌似乎越来越重。
    有卫兵看到了廖化的不适,试图上前帮助,廖化却固执的拒绝了这份好意。
    手上的鼓槌重重的敲打着,保持着急促的节奏。
    廖化明白,自己和将士们一样,同样在战斗。
    战斗的对象,并不是面前的这面鼓,而是自己的意志。
    手上的速度越来越快,“咚咚”两声巨响,鼓面破了。
    在此同时,远处战场上响起了欢呼声。
    廖化转过头,看见了汉军攻上防线的一幕。
    河道上的江东军快艇已经开始南撤了。
    廖化没有犹豫,命令将士们重新找了一面战鼓,把新战鼓拖到了防线上。
    汉军将士稍作休息,廖化便命令将士们,向着下一道防线发起进攻。
    廖化没有继续逞强,把敲鼓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卫兵。
    丁奉部将士厮杀多时,体力消耗极大,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参与到进攻中。
    汉军的攻势依然不顺利。
    江东军第二道防线的防御力量并没有第一道防线完善。
    但是,汉军将士完成了一次突击,体力消耗巨大,进攻效果大幅下降。
    直到廖化替下了敲鼓的卫兵,丁奉部将士再度参战。
    局势才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汉军成功击溃了江东军守兵,收复了全部防线。
    江东军败兵直接退回了兴山城。
    获得胜利之后,廖化把战事经过简单进行概括,派兵通知关羽。
    顾及不到将士们的疲惫,立即下令重修浮桥。
    兴山战事需要詹晏的力量。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