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志: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时代更迭 (求订阅 求月票)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贞观之志》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时代更迭 (求订阅 求月票)(第1/2页)

    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很多,时间也进入了一个快进的阶段。在陈宇眼中,每日就如同之前那种回忆一般,各种事物的片段在眼前不停地闪来闪去。
    眼看着热气球飞来落下,飞走又来,这样的场景不知有多少次。各种物资,由长安、剑南道甚至大西北纷纷不停地往海边运输着。原先那一片荒芜的土地,简直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工人的技术含量也不是特别高。
    比如一些院墙砌砖、压路、铺石板等等。陈宇已经在开始用,海边新聘请的工人学徒来干了。
    在这期间倒是也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采石和采石灰等等,这些如果单单靠人力来凿的话,是要费老鼻子劲儿的。陈宇在思索了一天之后,咬咬牙,最终直接下令护军亲卫,将他们身上与陈宇军队配备的所有炸药全部拿出来,让精通爆破的护军士兵来进行作业。至于递交损耗的理由嘛,陈宇给了一个海军训练。
    反正这个时候没有李二的人,朝廷又在相对愧疚的李承乾手里。最关键的是,李承乾也只能旁敲侧击,他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这么一个相互推诿之后,陈宇最后连舟老头他们捕鱼都要带着炸药。一旦没找到鱼群,没关系,不用往外海跑了。直接往海里倒猪血,然后一包炸药下去,什么都解决了。
    反正这样也方便,至少人身安全与食物量都得到了保障。
    在此期间,陈宇也开始推广他的海鱼了。关于海鱼,还是相对来说有说法的。比如最高一级的与前世一样,各类鱼种肉质决定。并且最高级别全部都是鲜活鱼,刚出海后,就会被船员放入战船冰库保存。接着回来后一路紧急通道空运到长安,这期间全部冰冻,除非售卖,否则不会去解冻它。
    售卖对象则是严格把控,陈宇已经在海边,由陆勇表弟的名号,建设了北海渔业公司。高一级别的鱼全部都是北海渔业往宫里送。打好广告之后,次一点的再各世家,酒楼等等依次往下走。
    其实世家吃的也不是味道,就单单是那个价格。举个简单的例子,程咬金上朝时,有事儿没事儿就吹个牛。
    “喂,令狐老贼,你吃过北海的鱼吗?欧呦那个鲜啊,简直河鱼没法儿比。不过啊,太贵了,可能你连见都没见过吧。带电的你见过吗?啊啊哈哈,反正都是宫里才能吃到的,还好我有个孝顺的儿子”令狐德棻自然是不满意啊,李二都开始推广了,他也尝尝吧。就这样,贵族圈子就很快可以打开。而这一切的根本原由,也不过就是陈宇给李二的一直书信和一条活电鳗罢了。
    而且低端产品还都有,就像什么鱼干小食品啦,鱿鱼丝什么的,要什么有什么,平民百姓都能轻松买得起。
    至于冰块问题,那就更好解决了,陈宇在五年前就从长孙老狐狸那儿抠了几座硝石矿的。那时候的硝石矿可是便宜的很。现在整个大唐集团都因为这些矿产发了家,更别说陈宇自己了。由于硝石是制作炸药的主要原料,所以李二对其信息的封锁做的还是很好的。
    这也直接导致,在陈宇出事前,硝石矿已经繁盛,但在陈宇四年后回归了。人们都不知道用硝石制冰这个原理。
    陈宇利用自己手头的矿山,开始不停地往北海倒腾硝石,堆积成山的硝石只要需要,就让人用铁锹铲几锹进船。虽然硝石水不能喝,不过陈宇有的是办法,他可以把干净水、水果等东西放到冰室当中嘛。如此一来,连同炎炎烈日下的冷饮都有了。
    他更是发明了刨冰,冰镇各种果汁,简易版冰块空调等等东西。这里就不一一来介绍了。这些东西都是陈宇准备未来明年去兜售的。今年长安虽然热,也有市场,但硝石的大量使用,必须要与李二备案。现在二人并未见面,这些东西李二十分谨慎。虽然知道陈宇有这个想法,不过没有见面前,是不准大唐集团大面积铺排的。
    这些事情都讲完后,就要说说基建狂魔的速度了。由于并没有超高建筑,并不像陈宇的矿山中学那样有审批文案在手。所以为了不逾制最高高度也只有小三层。就像后事的别墅一个样。如此一来,建设上的困难程度,反而没有学校来的那么麻烦。
    首先十数天,全部都是地下工作。由于有了各种轮轴的辅助,杠杆原理等等,一系列物理知识的打底。王老在挖下水道方面,已经是老手了。这段时间内,他们已经按照一个普通后世二线城市的规格,做好了城市所有的排水工作。时代落后的痕迹自然还是十分明显的,为了能让地下更结实一些,他们硬生生比后世规格还要往下挖了不少,才开始横向做排水。这也是陈宇受够了这些肮脏环境,特别要求的。管子当然就是植筋的水泥管,未来他已经有想法了,到时候长安的下水全部都会换成橡胶管。这些就先抛下不说。
    接着就是地上工程,首先要做居民区,居民区的划分是陈宇充分参考各种后世城市规划后,才定位的。商业街在最中心位置辐散开来,过几道街就有一些集中商业区域。并且将行政、商业、运输、轻工、重工都做了规划。这也是方便日后,如果有了电力也有地方可以安置。
    城市中心路段按照长安大街的宽度来,双向共六车道没有任何拥堵的可能。人行横道也一样,两边绿植已经提前种植下来。为此,陈宇还又让王老弄来了一帮子人,专门开了一个绿植小公司。就挂在他陈氏的头上,这种拥有海边特殊植被的公司,陈宇知道,未来一定会特别吃香的。
    做好下水和填埋之后,已经将近一个月时间了。虽然工程时间有些慢,但做的事儿,用的人力可是一点都没有少了!整个海边的人员全部调动起来不说,连着长安、剑南道都抽动了大量劳动力。这些都是大唐集团的精锐们。除了三支建设队伍在北方铺路外,连同备用的施工分公司,陈宇一口气全部拉了过来。
    至于资金方面,就是这三支队伍创造的了。他们远从大唐各地赶过来后,立刻就分别被陈宇安排了,建设玻璃工厂、涂料工厂、保温板工厂、水泥工厂等等一系列保障工厂。就因为这三支队伍的忙碌,所以才会拖慢了整个施工进度。
    不过收益陈宇还是可见的,各种保温、涂料他都已经在报纸上打广告了。相信未来盖好城市之后,订单会向雪花一样飞来。
    关于这些工厂的股份,陈宇只字未说。谁也猜不到,大家也都没想过属于谁。毕竟陈宇在那儿待着呢,该给的也给了。剩下的人家留给自己,也没人能说什么不好的。
    接下来就是最重磅的一个消息了,在玻璃工厂第一批玻璃面世后。陈宇直接雪崩般拉低了整个玻璃市场的价格。在此之前玻璃都是直销的,所以拉低也就集团一句话的事儿,薄利多销就是了。可惜,陈宇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的玻璃要的都是大订单。这样一次雪崩般的拉价,直接导致了那些囤积玻璃牟利的世家亏到血本无归。
    连郑玄德都埋怨了陈宇整整半个月,当听到情况后他连吐血的心情都有了。这样一来,更是让某一些小世家,直接亏到即将倒闭。他们多年来的资产,在一瞬间被贬值到分文不剩。也幸亏这世道是农业为主,否则,他们连回还的机会,都不可能剩下。
    抽干了许许多多小世家的血,让大唐集团几乎在一瞬间,风评由之前的褒奖称赞,到之后的人人喊打。连朝廷当中都因为陈宇,不止开了一次会议,幸亏李二不在,否则价格还真可能给拉回来。
    就这事儿,陈宇都被李二的各种书信,骂了个狗血淋头。好在自己的腰包肥了,李二也并未起什么特殊的念头。毕竟本来矛盾就没有激化到无法挽回,而且,他最喜闻乐见的就是这些吸帝国血液的世家倒霉。
    最关键的是即使再骂,他们都是大唐集团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