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佣兵之王: 第777章 崇祯下江南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沙漠佣兵之王》 第777章 崇祯下江南(第1/3页)

    崇祯南巡的队伍从京师出发,沿着河流从天津府入海,一路经过登州府、威海卫。

    然后一路向南。

    沿途为了保障这支舰队的安全,元峥严令整个舰队只在视线良好的白天航行。

    夜晚早早就在海边停下休息。

    就算是这样,整个舰队也在第六天抵达长江入海口。

    崇祯这一路上,完全没有一点点的不良反应,每天都精神抖擞地看海。

    他这次南巡,原本就没有什么一定要去的地方,完全就是一次随意而行。

    自从舰队进入长江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船舱里面。

    一直用手里的望远镜看着两岸的情况。

    就是跟着他一起出游的太子、世子,妃子,公主也全都跑出来。

    元峥为他们都送上了一个个制造精美的望远镜。

    崇祯指着岸上大片大片荒芜草场问道:“元卿!那边怎么一直有浓烟滚滚?可是发生了山火?”

    元峥说道:“皇上!那是官府在那边煮盐。因为用的是芦苇、木柴所以远看浓烟滚滚。

    到了近处,倒还要好上一些。”

    崇祯这才释然:“百姓果然操劳。”

    元峥笑了:“操劳一日,得一日安眠。他们现在煮盐一日,能够得钱五十文,勉强可以养活一家人。

    大明科学院如今正有改进取盐方法的计划,今后这些工人将会轻松一些。”

    太子朱慈烺插话:“元叔叔,什么方法?”

    元峥微笑着说道:“今后朝廷准备把煮盐改为晒盐法。这样能够大大减少盐工们的劳动。

    盐的产量也会大增,只是有一个坏处。

    你想一想?”

    太子朱慈烺想了想:“是不是产量多了,就要不了这么多的工人,有人的饭碗就要砸了?”

    崇祯看着儿子,再看看元峥,脸上的笑容忍不住地荡漾开来。

    元峥微笑着说道:“正是!作为上位者,一定要记着:世上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有利必有其弊。

    上位者要做的就是权衡利弊,然后做出取舍,再想办法把弊端尽量弥补。

    上位者要做到的是:不要把任何一个人逼到无路可走,无事可做的地步。

    朝廷宁愿暂时花费多一些的金钱,也要把事关百姓的事情做好,做下去。

    在上位者眼里看到的一个人,这个人的身边还有许多跟他一样境遇的人。

    是上位者看不到的,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

    如果说上位者让一个人吃不起饭,那么到了地方上,就是成千上万人吃不起饭。

    这些人吃不上饭,能够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了:

    抢别人的饭,砸别人的碗,让别人也跟他们一样的吃不起饭。

    这样吃不上饭的越来越多,灾民越多,流民越多。

    朝廷想要平定的时候,就越是困难。

    如果在叛乱初始的时候,朝廷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用到底。

    若是以杀止杀!

    那么就得把所有参加叛乱的人,全部杀光,这样能够让那些观望的人掂量一下,敢不敢试试朝廷的刀快不快。

    如果朝廷用怀柔的办法,就需要立刻把那些吃不上饭的人找一个饭碗。

    让他们就地安定下来,再把几个执意造反的人找出来明正典刑。”

    太子朱慈烺想了想:“元叔叔当初就是用了第二种办法,全国到处都在修路,筑城,修水渠。”

    元峥笑着说道:“那也是在先把闯贼大部杀光后才做的否则一味的怀柔,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

    太子朱慈烺点着头:“我明白一点点了。”

    元峥说道:“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但是只要用兵,就不用再顾忌什么了。

    太子一定要记得,你只是大明的皇帝,只需要对大明百姓负责就行。

    不是大明的百姓,是值不得你的同情和怜悯的。

    同样的,朝廷也只对遵纪守法的大明百姓和官员们负责。

    那些试图测试朝廷底线的人。我们就不用再给他们机会了。”

    太子朱慈烺说道:“元叔叔对那些山贼、土匪就是这样的。”

    元峥说道:“对!朝廷给过他们机会,可惜他们自己不珍惜。

    朝廷的威严是不可触犯的。

    现在当然不用给他们第二次机会了。

    太子不是第一次到民间了。这次若是有空,不妨多到民间走一走。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各个地方都可以去看看。

    什么地方都要去看看,让你爹给你派好警卫就是。”

    崇祯微笑着点头:“可行!”

    他的另外两个儿子,也眼巴巴地看着元峥。

    元峥笑着说道:“皇子可不能够全部走在一起,你们倒是可以各走各的。”

    崇祯一下子就明白了元峥的意思:“自己的这个宰相是怕皇子们出事,如果走在一起,遇到事情,自己可就真的没有继承人了。”

    他微笑着点头:“到了苏州你们准你们各自去看看民间疾苦。”

    看着两岸平整的良田,崇祯有些奇怪地问道:“元卿,江南水乡怎么种植了那么多的桑树?”

    元峥说道:“桑树利大,百姓和富户争相种植,桑叶养蚕,这边的丝绸能够名扬天下,跟这些桑树息息相关。”

    见到崇祯眉头紧皱,元峥说道:“皇上!江南水乡,无论种植什么,都是非常好的。

    虽说民以食为天,这些土地种植粮食也是很好的。

    但是终究收入不高,江南这边适合种桑养蚕。

    就种桑养蚕。朝廷不要干涉,至于粮食问题。

    北边朝廷在关外有几百万百姓新开出来上亿亩的土地在种植。

    南边更远的地方,我们的水师抵达的地方,稻谷一年三熟,正有足够粮食生产,我已经让商队回程的时候,购买部分粮食带回来,由朝廷保底价格收购。

    若是能够收得回来,江南这边我准备不再限制田地必须按比例种植庄稼。

    种桑养蚕赚钱,就让百姓们多赚些钱吧!”

    崇祯问道:“他们吃的粮食就会全部向海外购买?”

    元峥说道:“是的!这样的话,蚕户赚钱,用钱买粮食,也能够让海外那些适合种粮食的人,用粮食换钱。

    商人来回奔波也能够赚到利润,朝廷还能够从这些交易当中,收到不少的税。

    江南的丝绸又可以销售到海外去,换回金银和我们需要的其它物资。”

    元峥早就跟崇祯这一家子,非常熟悉了。

    他们说话的时候,崇祯的三个儿子都跟在身边。

    默默听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