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沙漠佣兵之王》 第768章 元峥目光看向大海了(第1/2页)
从冬天的时候,朝廷就在准备着把北方那些生活困难,没有土地的百姓向关外迁移。
朝廷除了免费在关外给他们划分土地外,一路上还有免费的住宿供应。
到了地方,朝廷还有耕牛、农具发放。
北方那些受了兵灾,已经家破人亡的百姓们,在家乡虽然能够活得下去。
想要买田置地的可能性,却是非常非常低了。
现在听说在关外去,一个人都分到一百亩良田,一百亩地。
动心的人非常多,并且朝廷和官府一直宣传。
只要愿意走,一路都有朝廷的官兵护送不说,还有朝廷提供的食宿。
很多人拖家带口地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些人在朝廷的组织下,来到山东,来到天津,从这里乘船,在海上走不到二天,就上了岸。
最先抵达的人,上岸走不上一天,就到了目的地。
看着脚下黑得冒油的土地。
这些人兴奋得发狂。
有些人是家族派出来打前站的,立刻就想要回去再带些人来。
但是过来容易,回去难。
过来时候的所有费用全是朝廷出的,这次回去,不但要出回去的费用,还要把来时的费用一起给清。
人不能够回去,只能够写信了。
好在经过一年多的扫盲,这些人中间,识字的也是大多数。
每个识字的人,都写了信件回去,前家乡里的亲人报平安。
同时也汇报在这里的情况,有心人还托人把这里的土带上一份回去。
元峥这个时候,带着大军已经一头扎进了奴儿干都司。
根本不知道这一次的移民,是由第一批百姓抵达之后,寄回去的信件引起的。
收到信件的那些人,看着自己的兄弟、子侄们写回来的信。
从那里面看到了机会:在家乡守着自己的十来亩地,每年交纳的粮食就有三成。
到了关外,一个人就二百亩,并且前三年还不纳税。
这是多大的便宜啊!
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
谁都不愿意做这个王八蛋,那些手里没有土地的雇农们,立刻收拾东西就走。
只有几亩,十几亩土地的普通百姓们,也开始卖掉土地,移民关外。
最初的时候,还有不少大家族收购这些土地。
等到出走百姓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大家族们才发现:普通百姓们走了,地主家的土地,都不好请人了。
以前是那些穷人们求着来租田、租地耕种。
今日跟往时不同了,那些穷人们都跑了,自己的土地,只能够自己耕种。
大量百姓远赴关外,关内的土地价格一下子就跌了下来,种地的农民现在减少了多半。
为了不给各地带来危险,朝廷不得不慢慢减少了对关外移民的速度。
从这个时候开始,朝廷不再大规模宣传到关外去有补贴。
但是只要去了关外的人,都领到了补贴。
那些在关外当地方官的官员们,从来没有想到幸福来的这么突然。
他们刚刚到达关外的时候,看着脚下的土地广阔,手下却的人口却只有几百人。
这点人口,无论如何治理,也出了成绩的吧!
突然间,春暖花开,涌进来了上万百姓。
给这些百姓划分田地,再分配耕牛使用,能够安排下来多少百姓,就是这个地方官的本事。
在这个时代,县里的百姓越多,说明这个县管理得越好。
并且升官发财就容易了。
如果不是这些县官手下能够使用的人不多,他们恨不能在自己地盘上安置下来十万百姓。
反正现在整个县里,全是移民,矛盾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后方的移民工作在进行,前方的仗还是要打。
因为移民,在中原大地上巡逻的主力队伍,现在已经改变了主要任务。
他们的任务是保护这些移民顺利出海。
整个中原大地上的土匪、山贼已经少到不能够再少的地步。
整个一六年,元峥的三路大军都在向外扩张。
元峥终于决定回师了。
这次是因为他收到了一个月前从京师传来的消息:蒸汽机终于成功了。
有了蒸汽机,谁还一直骑着战马出征啊!
一声令下,三路大军一起回师。
回到京城的时候,一五年五月出京师的队伍,分为三批回来。
最快回到京师的陈三儿的队伍,他是带着队伍从水路回师的。
元峥是第二个回到京城的,这一次宰相在外出征二年,整个大明朝廷不但没有被军费拖垮,反而财政还多收入了许多。
陈兴是最后才回到京师的,他已经带着队伍再次打通了丝绸之路。
到底他灭了多少国,自己也不清楚,陈兴的队伍是送回来财物最多的。
回到京城,崇祯亲自到军营慰劳这些为国征战的士兵,同时给每个士兵都颁发了二百两银子的奖赏。
元峥也给所有士兵放了三个月的长假,还是老规矩:轮流请假。
知道宰相回国,那些还残存的山贼们,都遁入深山,或者出海,到别国去了。
元峥现在的名字,绝对是所有山贼、土匪最害怕的。
回到京城的元峥对朝廷当前的状况是非常满意的。
不过他关心的重点在蒸汽机上。
回京第二天,就在科学院的湖泊里面,见到了第一个真正可以让船只自动前进的蒸汽机轮船。
看着那台已经有一人多高,四米长的锅炉,还有那上面密集的管道,
元峥就点头了。
能够在这个农业时代,做出如此的工业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他亲自坐上那条船,却没有让左左、右右、罗斯她们跟上去。
看着蒸汽机上面已经出现了限压阀,元峥的心里又放下来一些。
看来这些人的想法还是非常好的。
当然了,这中间原本就有他们这种过来人的提醒。
看着现场多了不少的陌生脸孔,以前的老面孔少了好几个。
元峥问道:“李师傅、刘师傅他们呢?”
一个年轻官员答道:“他们都是在蒸汽机实验当中,锅炉出事故死了。”
元峥沉吟了一下:“他们也是有功之臣,表彰的时候,不能够少了他们。”
一铲一铲的煤加了进去,等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蒸汽机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然后轮船开始动了。
元峥站在船头,心里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