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沙漠佣兵之王》 第721章 元峥所部的发展(第4/5页)
更加壮大,倭寇也不得不忍了下来。
它们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只要自已的发展比新四师快就行李了。
并且它们是一国之力,新四师就算能打,如果倭寇真正用全国之力,不计一切后果地前来攻打。
肯定是能够打退新四师的。
并且倭寇终于有了第一次的退步。
这也让倭寇看到了一线希望,它们希望能够给新四师一些甜头,分化新四师的抗战信念。
就连新四师出产的水泥,上海方向的倭寇也在购买。
如果新四师不同意倭寇的要求,那么它就要阻止铁矿石的进口。
现在炼钢厂、水泥石已经正式投产。
元峥心里跟倭寇虚与委蛇。
打定的主意跟倭寇是差不多的,他想的就是自已的新四师比倭寇发展得快。
他有这个信心,毕竟他多后世来,带来的科技,完全是倭寇想像不到的。
新四师手里有了自已的水泥和钢材。
元峥立刻组织自已的建设大军,在当涂修建一线永固工事。
又沿着马鞍山修建了第二道永固工事。
这两个地方,使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砌成的明堡、暗堡。
沿长江一线还修建了炮台。
新四师修建这些的防线的时候,无论是国军政府,还是倭寇全都不明所以。
元峥召集了垦荒团的五万人,动作飞快地在三个月时间里面完成了这两道全长五公里的防线。
时间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一九三九年的一月份了。
现在这个时候,国军政府已经撤退到了重庆。
倭寇也终于进驻了什么也没有的武汉城。
它们预期中的各种粮食补给品,金银财宝这些,在武汉城里面和乡村里面,全都没有。
这一次国军政府吸取了上海战役的教训,实行了焦土政策。
倭寇花费了巨大精力,付出了十万倭寇伤亡的代价,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新四师修建两道防线的时候,倭寇还认为是为了防御它们进攻特别修建的。
两道防线修建好了之后,新四师的三团立刻进驻了这两道防线。
同时元峥还在这里的炮台上面布置了大量的高炮和重炮。
来自后世的元峥,修建在这里的炮台,所有大炮平时全都隐藏在坑道里面。
只有作战时候,才推出来。
外面很难发现。
五万垦荒大军,修建完成两条永固防线后。
立刻退到马鞍山铁矿,全部转为铁矿工人。
元峥购买的第二个炼钢厂,就修建在这里。
这段时间里面,薛宏硕、景浦和、卜永寿三人在美丽国工程师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元峥提供的三八枪族样品。
美丽国派过来的十三名工程师,在见到罗斯之后,惊为天人。
再被元峥用了他们在国内三倍工资的代价,给留了下来。
不但如此,他们这十三名工程师,还帮助元峥从国内给挖来了九个火药生产工程师。
为了奖励这些外国工程师,新四师特别为他们修建了全西式的别墅。
有了金钱,就有动力,这些工程师们,在新四师测试过这些枪械过后。
根本没有需要修改的,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一款枪,射击精度高。
射速快,稳定,枪身短小,适合多种场合运用。
并且操作特别简单,一个不会开枪的人,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够学会。
元峥立刻决定定型量产。
就是把这些工程师们忙碌起来了。
试生产的时候,所有零件都是他们自已生产,自已组装的。
现在要正式量产,这些零件就需要让工人们来制作了。
看着自已招收进来的这些工人。
元峥无奈地摇摇头,整个工厂近三千工人。
以前是接触过机械的不到三百人。
其余的这些工人,全都是从垦荒团里面挑选出来的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的。
在开办的夜校里面,识字最多的那些人。
薛宏硕、景浦和、卜永寿三人悲观地认为,到四月份,兵工厂每天能够生产一百支枪都难。
现在才是一月份。
元峥并不着急,也没有催促,只是让他们尽心就是了。
实际上的情况,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最初十天,整个工厂里面,一共生产出来十枝合格的冲锋枪。
其余的那些零件,大多数都因为精度不够。
已经无法使用,不得不还回到钢厂去重新回炉。
第二个十天,工厂里面每天可以生产出来十枝合格枪支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特别是这些工人中间,出现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骨干了。
薛宏硕、景浦和、卜永寿三人有意把这些骨干平均分配到各个零件生产环节中间去。
元峥提出来让这些骨干们,担任工厂里面的小组长。
一个人带领一个小组,对全小组的工人进行培训。
让所有人都能够做出合格的产品。
凡是一个小组生产出来的合格品,每天达到数量要求的,小组长的工资上涨百分之十,小组里面的工人工资上涨百分之五。
一下子就激发了所有工人们的热情。
一个月后,每天能够生产出来的枪支达到一百支。
第二个月开始,兵工厂就真正进入了轨,每天出口的枪支已经达到一千支。
第一批枪支已经下发到了第六团。
现在有了冲锋枪后,第六团以前全团使用的花机关枪,陆续淘汰。
这些枪和配备的弹药,元峥不得想办法把它们卖出去。
这样的武器,稍稍露出风声,立刻就有不少军阀有意。
这些德式枪械,随着接下来的世界形势变化。
将会再也找不到弹药补给的了。
元峥不得不在那些军阀提出接手的时候,重申这一点。
最终元峥把这批武器送给了指导员。
随着新四师的武器开始换装。
同时马鞍山铁矿也开始大量开采,新四师进口的铁矿也越来越少。
这倒不是新四师不收,而是倭寇跟苏伯利亚国之间的局势越来越紧张。
它们已经不准那些运输铁矿的轮船进入上海水域了。
新四师跟倭寇之间的钢铁买卖也就同时停止。
马鞍山的铁矿顺流而下,直接送到长江边上的炼钢厂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