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武侠梦: 177、添花铺繁锦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做个武侠梦》 177、添花铺繁锦(第2/3页)

,掏心掏肺那种。
    两人都是一副心猿难抑蠢蠢欲动的样,接下来的事就好谈了。
    洪熙官走了,马宁儿这里也得有人接着照料,幸喜现在交流沟通不是问题了,选两三个心灵手巧的天地会成员来顶替,接茬雕刻佛像。
    不怕换了人接手出问题吗?不怕。
    用神打来传功的最大功用,不是快速,而是可靠。
    每一个会众都经过了催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心声是保不住秘密的,因此天地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会众可以确保思想没问题。
    洪熙官和朱红枚还定下了规矩,每年再忙也要回总舵述职一次。
    既能加强归属感,又可以趁机按功劳领取奖赏,还排查问题,一举数得。
    通过这样的培训体系塑造的会众本来就懂摩丝电码,只要将五笔字形的组合原理教一教就能完成使命,很容易。
    桑结已经等不及了,一催再催,两人次日就带上了几个喇嘛一人牵上两马出发了。
    成了新主持的知客僧亲自相送,那叫一个恋恋不舍。
    有了新欢不能忘了旧识,只要将留在京城的会众和茶叶生意照料好,好处大大滴有。
    老主持桑结没有不舍,只怕慢了夜长梦多。
    出了京不久,刚刚走进草原,桑结就提出跟洪熙官同宿一个帐蓬,他亲自为洪熙官讲解精深佛法。
    这个安排太棒了,洪熙官顺水推舟提出不单单聆听佛法,最好就跟桑结上师同卧同眠,好让他沾沾灵气。
    桑结更是喜出望外,小羊羔自己走到了屠刀下,他这一刀不割下去都对不住佛祖。
    在密宗黄教,只要信徒跟上师结双身法,不论男女,上师就有信徒的财产权,这是写进教义经典里的。
    为此桑结还让随仆把他那卷精美的唐卡铺上,只有坐在细腻柔软似锦繁花的唐卡藏毯上讲授佛法,才能身临佛境,沐浴圣光。
    洪熙官更高兴,草原的夜晚风大,挺凉的,卧在长毛毯上暖和和地听桑结讲故事,再配上香醇的奶茶,这一趟远涉便有了些滋味。
    于是洪熙官打开了故事机的开关,手指这么一抖,桑结就呆愣住了,周身大穴都被制。
    太近了,洪熙官的乾坤点穴大法早就将桑结的行脉摸了个透。
    不怕桑结的手下察觉吗?他们早就被桑结远远地打发了,都快有半里地。
    什么叫做密宗?密法奥义须经上师亲自灌顶,亲自授三昧耶戒,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
    总之就是一对一的干活,旁人不得旁听、不得窥伺。
    但也要快,桑结也是个气劲高手,万一有跳穴的密法呢。
    三根早已经准备好的银针刺入桑结的后枕,洪熙官附到桑结的耳旁,轻柔地给他换换脑子。
    轻车熟路,就像编一段hellorld程序一样,洪熙官的故事机很快就调整好了操作系统,投入工作。
    卧趟下来,随意地挑一个切入点提问,再听着桑结不带任何情感的陈述,就如同对面一台智能机器人一般。
    直到眼皮子打架睁不开,那便打个响指,美美地睡一觉。
    第二天醒来神清气爽,桑结还以为佛法使然,更显殷勤,他都不知道他潜意识里认了洪熙官做主人。
    这一路迢迢行程很远,过蒙古草原,然后擦着新疆、甘肃进入青海,再由青海至藏地。
    尽量挑路比较好走的草原行进,如此可以节省时间保存精力。
    饶是如此,也整整走了一个月。
    白天就是策马飞奔,在一望无垠的绿色锦缎上驰骋,天是蓝的,明净澄心,连气息都清新扑鼻。
    洪熙官的骑术都因此精进了不少,马力这个名词果然适合超跑,还得是天然材料取桑结脑子里的东西,趟在长绒毯子里数星星,过得挺充实。
    挑的时节比较好,春末夏初,蒙古大草原的雨季还没来,但天气已经开始暖和,又没有风沙。
    也难怪桑结催得急,不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赶路,到了雨季那可就成了落汤鸡。
    无遮无拦躲也没地方躲,闪电雷鸣随时都有可能度劫飞升。
    碰上暴雨就更麻烦,原来美丽怡人的草原因为雨水无法消去能马上变成洪淖汪洋。
    所以游牧民族的聚居地,都是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平时可以赶着牛羊追逐水草,可到了雨季和过冬他们一定要回到老巣,那样才够安全。
    这些苦难洪熙官都不用经历,他看到的是草原最美好的一面,这也是桑结的用心选择。
    他想着尽量让洪熙官对草原有好的印象,这样洪熙官就容易入套了,没想到桑结自己先入了套。
    从桑结的嘴里洪熙官还问出了许多东西。
    首先是一个让人放心的答案,草原和高原都没有血食法以及神打那样的法门。
    但没有秘法却胜似秘法。
    都不用到达藏地,一上了高原,洪熙官就明白吐蕃、西夏、契丹、蒙古和女真为什么武力值爆表了。
    海拨越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少,高原上的二氧化碳含量比低海拔平原少了近半。
    高原是缺氧,但比重很大的二氧化碳是沉底的,它们在高原地区的浓度低得要命。
    这就真要了高原下中原汉民的命,同样呼吸的效率,别个的功用是汉民的双倍,怎么勤奋练武都打不过哟。
    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先天就有比汉民更强健的体魄,当然在技术未能对野蛮形成压倒性优势前占尽先机。
    不是苦寒地带的人们有更强的意志力,而是他们每呼口气都相当于无上仙灵。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整个世界的环境都不再适合修炼时野蛮的游牧民族就丧失了战争优势。
    如果仅仅是意志力的话,这没道理,所以答案很显然,老天眷顾。
    不能拼爹的低海拨地区的农耕文明,只有依靠技术上的代差优势才能填满这个先天的坑。
    同时也是游牧民族冲下高原后很快就丧失锐气的原因,到了温暖舒适的地方,先天加持没了,技术又跟不上,拿脑门拼吗?
    这个发现不意外,也有桑结的功劳,他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但他也知道历来胡人未有百年运之说。
    始终是一个强盛后打下高原,然后堕落,接着被同化消失于历史之中的循环。
    清朝是一个例外,大家都丧失了冷兵器时代的武力,但清朝跨越了冷兵器和热战时代,汉民们又恰好被闭关锁国愚民耽误,失去了技术发展这一最强手,因此直到清国被打开国门才结束统治。
    后世有著名的黑河腾冲线,一堆网友也在论坛、社区里苦思如何避免游牧民族带来的灾难。
    现在洪熙官明白,还是得走技术路线,始终保持跟草原、高原民族的技术等级压制,下游强大了,他们就打不下去。
    哪怕是武功也一样,功夫的实质就是一种技术,利用身体的技术,它跟医学、生物学、力学这些是紧密相关的。
    只不过这样的技术没能突破被大自然环境左右的藩篱。
    听了魏溯难转述的见闻,严晶心突发奇想:“那些五德始终的说法,还有就是佛门道门经常说天时演变择明主而扶之,是不是就是他们发现了环境的变化,通过分析自然条件来选择哪一支力量更具有潜力,不然真以为掐指一算就知道吗?”
    这个角度很新颖,魏溯难能部分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