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第四百七十一章仇恨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朕法》 第四百七十一章仇恨(第1/1页)

    魏军奋起直追,收割掉尾汉军的性命。
    韩德带着昏迷的杨明,遇上了停歇的许平,许平见杨明被暗箭毒伤,吓得不轻,眼下是两国交锋的关键时刻,若是大汉的第一猛将杨明死了,对汉军的士气和军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不言而喻。
    “怎么会这样?”
    许平惊问道。
    韩德急道:“现在不是追问这个的时候,魏军正大举追来,我们快逃!”
    说罢,韩德、许平率残兵败将赶紧逃命。
    一直狂奔了快一天,才停下了脚步,原因是他们遇上了陈寻的大军。
    而此时,杨明因为中毒太深,已经快不行了。
    陈寻赶紧命军中大夫救治杨明,一边询问韩德、许平,怎么会败的如此之惨。
    韩德和许平羞愧难当,“成水华用兵以正道制胜,我们不能抵挡。”
    陈寻道:“成水华是魏军的定海神针,有他在,则魏军士气高涨,人人奋勇争先,你们丢了阴州,不足为奇。”
    许平道:“那眼下我们该当如何?”
    陈寻道:“败了一阵而已,不必气馁,我们重整旗鼓,再与魏军争锋!”
    “那杨明怎么办?”
    韩德担忧道。
    “真的死了,也是他咎由自取,不必自责。”
    陈寻宽慰道。
    “全军就地扎营,静候魏军。”
    陈寻研究了脚下的地形,平缓,适合大规模的军事对决。
    以汉军现在的力量,和成水华野战,胜负不足五五。
    陈寻思量再三,就地扎营,挖掘壕沟,设置栅栏,拒马。
    经过一番急救,几名军医前来对陈寻说道:“大将军勉强保住了一条性命,只是短时间内怕是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至于冲锋陷阵就更需要时间静养了。”
    “能保住一条命就好了。”
    陈寻叹息道。
    大股魏军来到汉军阵营前停下了脚步,望着连绵不绝的汉军大营,成水华意识到一场关乎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最后的大决战就在这处平原上,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成水华下令距汉军大营三十里处扎营,撒出大量的斥候前往侦察汉军动静。
    同样的,汉军也派出了无数斥候,两军的斥候相遇,使出浑身解数击杀对方。
    多场无声无息的搏杀,在暗处展开。
    两军在这处名叫缙云平原的地方形成了对峙。
    汉军在魏国受到挫败,消息传回汉廷,引起了不小的震荡。
    王秦为此好几天寝食不安,尤其是杨明差点丧命,对汉军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是咎由自取,但王秦还是希望他能早日康复,重新出战。
    在王秦和内阁的设想里,最好是能在三年内消灭魏国,也就是明年底结束这场战争。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战争充满了未知性,计划赶不上变化,设想的再美好,也只限于设想。
    王秦除了在后勤方面,全力以赴的支持,至于战争的具体细节或是大方针,一概不过问,他不在战场,介入的过多反而会引起很多问题。
    一切都靠陈寻和韩德、许平的谋划,王秦相信陈寻,即使不能战胜成水华,也能确保汉军全身而退。
    再不济,也会守住秦关,维持大汉对魏的优势。
    文华殿。
    王恪在太傅的带领下,走进大殿。
    今年七岁的他,已经开始接触这个冰冷残酷的血腥世界。
    宫里的生活,是无数的秩序与规则,约束每一个人,让他感觉不到人情味,所有的人,在他眼里,都是冷冰冰的。
    每天吃饭,功课,睡觉,没有一点多余的时间,得不到一点的关爱。
    面前的父皇,更是整天摆着一副厌世的脸,每次看到他,都没有一丝笑意,只是拷问功课。
    不管答的好与不好,都是勉励。
    有的时候,王恪看见父皇抱着弟弟王凛时露出的慈爱笑容,就心生妒忌。
    他也想父皇能对他露出同样的笑容,哪怕只是一刻也好。
    便是三弟王鍟,父皇也是慈爱有加,只有他,是不受关注的哪一个。
    为什么同是父皇的儿子,而父皇的态度却相差这么大。
    王恪在宫人的闲言闲语中明白了,原来他的母后一族,背叛了父皇,起兵造反了,因此父皇才会不喜欢他。
    不管他做的再好再怎么出色,也不会得到重视。
    一颗仇恨的种子,悄然无息的在王秦心里种下。
    它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成长,最终演变成参天大树。
    太傅对王秦道:“皇子每十日一次的功课答问,请陛下考问。”
    王秦放下手中事务,从太傅手中接过书卷,从中抽问了几题,对王恪问道。
    王恪虽略显紧张,但对答如流。
    几题后,王秦没了提问的兴趣,示意太傅接回书卷,答问可以结束了。
    王恪有些失望的低下了头。
    “从明日起,朕会找几名将军,教授你武艺,文武皆备,日后才可为国之栋梁。”
    王秦道。
    “儿臣遵命。”
    王恪怯生生的答道。
    太傅领着王恪离开,不久皇后来了。
    杨姝听到王秦打算命人教授王恪武艺,很是不解,她是武将世家出身,如果王秦真有意让王恪练武,那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她杨家来教好了,为何还要另选他人。
    何况如今她是王恪的母后。
    作为大汉的第二任皇后,杨姝每天面临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虽然上一任皇后被秘密处死,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杨姝在宫中活着如履薄冰。
    相比管彤,杨姝更谨慎,也更低调。
    杨姝不希望王恪学武,一位皇子,文武双全,对王凛的太子之位是有威胁的。
    简简单单最好,学些礼仪诗词,日后做个太平王爷。
    这是一位母亲的私心。
    王秦看出了杨姝的内心想法,宽慰道:“凛儿才是国之储君,恪儿无论怎样,都不会有威胁的。”
    杨姝被看穿了心思,尴尬道:“陛下,大汉人才济济,根本用不上皇子带兵打仗。”
    王秦脸色一冷,“非我一姓,焉能没有异心。”
    “祸起萧墙,陛下又岂会不知。”
    杨姝向来直来直去,这句话令王秦很是恼怒,随后又释然了,权力可以改变一切,父子相残,手足相争,并非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杨姝的担忧不无道理。
    而他,自然也早就明白了这一点,只因都是自己的血脉,他不希望培养出一个废物,让天下人耻笑。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