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兴汉: 508.商人也有机会分封(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明末之兴汉》 508.商人也有机会分封(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第1/2页)

    安国军收取的定金比例并不高,也就一成左右。在战争还没有开始的前提下,整个苏禄有五千万亩土地被这些商人们认购了。
    之所以将土地售卖面积控制在五千万亩以内,鲁若麟还是希望自耕农能够多一些,那样社会才更加稳定,也更有活力。
    总之,全是大地主、大商人的社会太过固化,绝对不是鲁若麟心里想要的。
    对于鲁若麟兵马还没有出动,就已经拥有五百万两银子充作军费的事情,朝中众人是非常羡慕的。
    这也是鲁若麟长期经营的结果,基本上鲁若麟发动的对外战争赚钱的时候多,亏本的时候少,已经形成了信誉。
    加上孙旺财的事前宣讲,那些商人们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做得过的。即使出现意外,至少也在鲁若麟那里挂上号了,不会全无收获。
    筹备工作进展顺利,鲁若麟心情大好,设宴款待了这些江南豪商们。
    席间,鲁若麟与徐炎林等人相谈甚欢,很是吸引了一大波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徐兄对徐家的将来有什么打算?”鲁若麟突然问道。
    “徐家能够有如今的富贵已经是邀天之幸了,以后也不敢有什么奢望,跟着安国军老老实实的赚钱就行。”徐炎林的回答中规中矩,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唯鲁若麟马首是瞻的意思。
    “徐家在江南是一等一的豪门望族,如果仅仅是将目光放在赚钱上,有点可惜了。”鲁若麟若有所指的说道。
    “徐家也想在其他方面协助安国军,只是能力有限,怕耽搁安国公的大事。不过如果安国公有什么想法,请尽管吩咐,徐家哪怕倾尽全力也一定完成。”徐炎林态度还是非常端正的。
    “徐兄言重了。”鲁若麟摆摆手,“依我看,徐家在大明的富贵已经到顶了,再想进一步除非拿到世袭的爵位。不过即使拿到爵位,也不过是俸禄多一点,钱赚的多一点,好处始终有限。要是能够得到一块封地,那才是万世不易的基业啊。”
    封地?徐炎林惊呆了。
    要知道这大明朝连亲王和勋贵们都没有哪怕一亩的封地,徐炎林这样的就更加不敢想了。但是这话从鲁若麟嘴里说出来,肯定不是没有意义的,那鲁若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徐家不敢有此奢望。不说徐家没有爵位,朝廷也不会允许有实封的存在。”徐炎林头脑清醒得很。
    “这可不一定,说不定你们徐家也有可能拿到一块封地呢。”鲁若麟意味深长的说道。
    “还请安国公指点迷津。”徐炎林虽然觉得不可能,但是肯定要顺着鲁若麟的话头往下说。
    鲁若麟又将对郑采说的一番话拿了出来,暗示徐家在大明本土确实不可能拿到封地,但是在南洋或者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安国公的意思是南洋那边朝廷会实封出去?”徐炎林顿时来了兴趣。
    “我确实有这个想法。”鲁若麟点点头,“南洋地域广阔,大小岛屿数万,全部由朝廷治理肯定困难重重。所以对于那些地理位置稍微偏僻的地方,我觉得实封给一些有实力的功臣,也不失为一个开发地方的好办法。”
    地理位置偏僻是不是就一定不好呢?对于做生意肯定是不好,但如果是封给某个家族,那就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封地啊,那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领主事实上就是封地里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只要不造反,不违背朝廷的法律,封地怎么发展全由领主说了算,这种诱惑几乎没有人能够挡得住。
    “安国公,我们徐家这样的也有机会获得封地吗?”徐炎林有些不自信,毕竟分封功臣大多是给武将和功劳巨大的文臣,徐家这样在商业上给予安国军帮助的一般很难有机会才是。
    “为国家做贡献,不一定是在战场上杀敌,也不一定是在朝堂中运筹帷幄。为国家筹集、转运物资,对外销售产品,促进百姓就业,占领他国市场,对他国进行商业控制,购进国家急需产品和原材料等,这些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只要功劳足够大,我认为其意义并不下于攻城略地,一样可以封爵,或者给予封地。”
    鲁若麟的话不但徐炎林听进去了,周围的商人们更是听得两眼放光。
    商人们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是正治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
    如果能够用钱买到身份和地位,他们绝对不会吝啬。
    现在鲁若麟明确为他们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怎么不让他们兴奋。
    封地偏僻?那又怎么样?只要有钱,还怕发展不起来!如果能够获得封地,那么以后这些人走出去就可以自称某某地的某家了,逼格瞬间就会爆棚有没有。
    财富与权力哪个更重要,这些商人们再清楚不过了。只要有一丝可能,他们都不会放过获取封地的机会。
    “苏禄会分封吗?”徐炎林迫不及待的问道。
    “苏禄原则上是不会采取分封的,不过一些稍微偏僻的地方会少量分封部分贵族。一切等拿下苏禄再说,现在就说这些为时尚早。”鲁若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让在场的商人们稍微有点失望。
    “那南洋其他地方不知道安国公是否有占领的计划?”徐炎林追问道。
    “南洋各国向来为我华夏之附属,如今却被西洋人占领,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急需我们前去解救。且各国已经很久没有去朝廷进贡了,实属大不敬。安国军的目标就是驱逐西洋人,恢复朝廷对南洋的统治。同时惩罚那些大不敬的属国,让他们知道华夏的威严不容亵渎。”鲁若麟杀气腾腾的说道。
    商人们听了鲁若麟的话全都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鲁若麟占的地方越多,分封的地盘也就越大,大家的机会也随之增多,这是大大的好事情。至于那些什么解救当地百姓,惩罚不朝属国,那些关他们什么事,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谁也没放在心上。
    “对于安国军远征南洋的事情,我们江南各界全力支持,安国公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地方请尽管说。为了华夏的荣光,我们义不容辞。”徐炎林振振有词的说道。
    “饭要一口口的吃,先拿下苏禄,其他地方慢慢来。而且中原大地战乱未平,安国军也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南洋,家宅不宁如何能一心对外?”鲁若麟只是给他们画一个饼,短时间内安国军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国内,南洋不过是附带为之。
    当然,要是操作得好,两者同时进行,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不过以当前局势,安国军荡平宇内不过是时间问题,到时候安国公君临天下就水到渠成了。”徐炎林已经将大明朝视作死人了,公然站队。
    “徐兄慎言,我如今是朝廷的安国公、大都督,效忠的是朝廷和皇上,哪里来的什么君临天下?”鲁若麟当然不会承认。
    “口误,口误,在下失言,自罚三杯。”说完徐炎林面带笑容的连干三杯。
    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到了徐炎林这里就是口误,可见大家对朝廷和皇帝已经没有了任何敬畏。
    “苏禄之地发展潜力巨大,不出意外我军将会顺利拿下。到时候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协助安国军尽快稳定住局面,消灭一切威胁我们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将苏禄建设成我华夏的另一个粮仓。所以,你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人力、物力提前筹集好。一旦时机成熟,立即会同安国军南下。”鲁若麟指示道。
    “是,谨遵公爷吩咐。”众商人连忙点头。
    “徽州商会虽然失去了盐业这个财路,但是这世上赚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