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偏执少主啊: 第107章 当了皇帝才能说的话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的偏执少主啊》 第107章 当了皇帝才能说的话(第1/2页)

    眼下正是用钱的时候,胡嘤嘤把箱子送到薛镇面前的时候,薛镇眼珠子都定住了,看着那些跟白菜萝卜一样随便埋在土里的金锭和银锭。

    一条海船连料加工钱大概花一万两银子,这十几口箱子里的金银足够打造一支二十艘船的大队伍!

    胡嘤嘤将银子扔下就走了,相信他能处理好,不会让人搜出来。

    深藏功与名。

    第二天一早,小二热情的送来早餐,胡嘤嘤精神百倍的跟小二道了谢。

    薛臣看着她红润的脸,好奇道:“你昨晚干了什么?”

    胡嘤嘤神秘兮兮的把房门关上。

    “给少主挣了点儿造船的钱。”

    知道他今天还有事儿,胡嘤嘤麻利的把饭菜摆上,两人吃完饭之后就退了房。

    城外有一处高阁,薛青已经提前过去布置了。

    胡嘤嘤招呼着退了房,跟在他身后往南城门走去。一路出了城门,又走了十来里地,总算看见半山腰上矗立着一座八角飞檐的亭子。

    从亭子上能看见孟县县城。

    薛青他们的马拴在山脚下,还有几辆马车也在路边停着。

    太阳正好照在山顶,从山脚下能看到亭子的飞檐,却看不见里面的人,从高处往下,又能看到过往行人。这个亭子是一个绝佳的了望台。

    一路爬上去,薛臣维持着一个绝佳的姿态,步履从容地如在云端漫步。胡嘤嘤有点无聊的跟在他身后,冷倒是不很冷,就是这个时候的山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除了天格外蓝,没有别的风景。

    亭子里五个人,薛青站着,薛镇陪着三个男人坐着喝茶。

    三个男人形象各异,一个个子很高,却瘦的跟竹竿一样的穿着宽袖长袍的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一个又矮又胖,还黑的跟木炭一样的穿着锦袍的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还有一个,胡嘤嘤看过去,侧影一张脸上表情坚毅,身材中等却板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一件半旧华服,大概三四十岁左右。

    三人心思各异的捧着茶水,尽力在掩饰着心中的紧张。

    他们一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过来,薛镇和薛青上前抱拳行礼。

    “依少主吩咐,分别从各方选了代表过来。”

    还坐着的三人赶忙起身行礼。

    薛臣的目光从三人身上扫过,薛镇依次介绍道:“这位是石鼓书院院长封兴泽之子封兆析。”

    瘦竹竿一般的男子向前一步,不卑不亢的一揖。

    “这位是徽州首富刘义辉。”

    黑矮胖圆上前一步行礼。

    “这一位……”胡嘤嘤抬头看向第三个面目刚毅的男人,听薛镇介绍道,“豫州知府胡青山。”

    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学子、乡绅和官员。

    胡青山并没有见过胡嘤嘤的真面目,此刻对着薛臣行礼道:“早听说过青衣楼行侠仗义,没想到青衣楼是少主的产业,失礼了。”

    三人中他身份最高。

    读书人却又是最敏感的。

    他们打量薛臣的同时,薛臣也在打量他们。

    “坐下说话。”

    亭子旁边一个红泥小火炉上架着一壶山泉水,一番见礼,众人杯子里的茶水都凉了。胡嘤嘤先给自家少主冲泡一杯热茶,才把三人的杯子拿过来,重新冲泡。

    这一次见面其实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是见见他们未来的主子,聊表衷心。也大概试探一下他们未来主子的人品和能力。

    其实走到这一步,他们也没有退路可选了。

    石鼓书院和岳山书院一南一北,实力相当。不过岳山书院设在京城,学子大多参加科考入仕,书院里难免官场气浓郁。

    而石鼓书院远离京城,培养的学子大多有赤子之心。本次灾情,朝廷有太多处置不当的地方。比如:建国初期才刚刚修筑过的大坝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灾情过后各地县官反应迟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再比如:朝廷粮仓里的存粮都是发霉的,粮仓每年一换新粮食,刚刚过去的春收,才短短一两个月就变成了霉米,霉麦……

    瘟疫四起,朝廷不想着救治,却派大军将无辜百姓全部斩杀……

    强令地主交田、交粮……

    一桩桩一件件,朝廷做的没有一点得民心的地方!

    如今灾情过后,朝廷只顾着秋后算账……

    比如胡青山,实在是走投无路,才选择反叛。也是因为对朝廷失望至极。

    身为父母官,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们遭难,眼睁睁看着杀戮。

    从他们的谈话中,胡嘤嘤能感受到那种绝望和气愤。

    …………

    百废待兴,开春之后依旧忙碌。

    言诚书看着鹰卫送上来的密报,各个州县之中有不安分的人互相勾连。

    牵扯到的人数众多,有读书人、商人,也有朝廷的地方官,还有一些是侥幸生存下来的灾民,不满朝廷的安置。

    经常私下里聚会,意图谋反。

    看到谋反两个字,言诚书顿住,问道:“三皇子到哪儿了?”

    本就人心动荡,朝廷又像拔钉子一样接连处置了不少县官,引发底层官吏恐慌。疫情期间二皇子已经处置了不少意图作乱的流民,强行将暴乱压降下去。

    人都死绝了,自然没有消息传出来。

    眼看着熬过来了,有人不安分了……

    鹰卫接了命令,一直暗中关注着三皇子一行人的动向。

    “回皇上,三皇子近日已达宿州。”

    从大年三十出发,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来月,径山寺后山的桃树含着花苞,喜鹊在树上欢快跳着,连动物都喜欢温暖的春天。

    “各地的户籍统计已经收尾,但凡到县衙登记的百姓,土地种子都发下去了。”

    二皇子紧随着三皇子的脚步到地方督查春耕,顺便解决一些豪强顽固。两人配合的极好,至少目前两位皇子所到之处,皆是一片“欣欣向荣”。

    这段时间胡嘤嘤跟着薛臣到各地收拢了不少人。

    因为动作太频繁,被鹰卫盯上,暗地里的暗潮汹涌才能被送到言诚书面前。

    他看着手里的消息,揉揉太阳穴。

    “京城里面盯紧了吗?”

    年前的政策太过刚硬,若是有反扑,也该是京城的反对更加激烈。但是一直到今天,下面的消息送来了,京城反而是一片诡异的安静。

    江作瑜又呈上了一份厚重的折子,钟德上前接过,递到龙案上。

    言诚书戴上眼镜,眯着眼将文件打开,里面密密麻麻写着京城掌握实权的所有大臣最近三日的活动轨迹,和所做的事情,包括说的哪一句容易让人误解的话。

    “属下已经做了初步筛选,上面记录的是属下觉得有疑点的地方。”

    江作瑜身为鹰卫京城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