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十七章 伤别离(二)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十七章 伤别离(二)(第1/2页)

    一路走到今日,倪彩衣早已经融进了他的心里。
    雷云的真情流露使得倪彩衣不禁有些迷醉,也有些悲伤……
    她轻轻地将玉首埋在雷云肩上,而后合起美目道:“夫君……还记得妾以前曾说过,妾曾因练功走岔,身受重伤,而后被师父封入玉棺之中疗伤之事吗?”
    “自然记得……也正是因为如此,你我二人才得以相识……”雷云有些怀缅地道。
    “正是……”倪彩衣微微的拥住他的虎腰,“由于夫君突然介入的缘故,师父当初布下的周天星宿大阵骤然启动,将你我二人送至这个时代……也正是因为如此,妾的伤也未能完全复原……”
    “原来如此……夫人,此事皆乃我之过错……”雷云轻轻放开佳人的娇躯,满含愧意地望著她道。
    “此乃天意,夫君不必放在心上……”倪彩温柔的抚摸著他的脸颊,微笑著道。
    “夫人不必安慰我了。”雷云满脸苦笑著望了她一眼,“你方才说要离开,这却是为何?”
    此时,他已隐约猜到了什么。
    接下来的事显然是与倪彩衣的伤脱不了关系……
    果然,闻得雷云之言,佳人的目光顿时也黯淡了几分,而后轻轻靠在他的胸前道:“夫君……其实早在前番出征之前,妾便在青阳山庄之中寻得一处僻静之地,用以闭关之用。只是……妾这一去只怕是要很久不能再见夫君之面了……”
    “很久……很久究竟是多久?”雷云十分惆怅的抚摸著佳人柔滑的青丝,“一年……两年……还是三年?”
    很显然,倪彩衣这一去所需时日必然是不短,否则她也不会如此犹豫了。
    他并非等不得,而是舍不得。
    而今,倪彩衣已不单单只是他的妻子,也是他在这世上最知心的人。在她的面前,他从不必刻意去保留任何秘密,包括他以前的一些事情……
    每一回单独面对她,都可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放松。
    因为他二人有著相同的遭遇……
    仅此一点,倪彩衣在他心中的地位便是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
    另一边,佳人似乎也察觉到他的心绪,而后又柔声安慰道:“夫君不必如此……此去若是顺利,五年之内妾便可回到夫君身边,届时便再不会离开夫君一步了……”
    “彩衣……”雷云闻言幽然一叹,而后再次紧紧抱住佳人醉人的香躯。
    此情此景,倪彩衣眉宇之间也不禁浮起一丝怅然,一双玉臂也紧紧环住他的身躯……
    少时,雷云放开佳人的娇躯,轻叹道:“此事耽搁不得,你要尽快启程。彩衣……虽然无论多久我都会等下去,但是……也别等到我风烛残年之时再回来好吗?我怕那时会再也记不起你来……”
    “夫君……”饶是倪彩衣一向心性淡然,但此刻闻言心头亦不禁一酸,一双妙目之中也渐渐浮起一层水雾。
    “你放心去罢。但是……一定要平安归来,哪怕只回来看一眼也好……”雷云撩了撩佳人那光可鉴人的青丝,而后轻轻在她的发际吻了一记。
    “嗯……”倪彩衣微微点头,美目中的水液终是不可抑制地顺著雪玉般的脸颊滑落下来。
    “好……这就好……”雷云抬手拭去她娇颜上的泪痕,微微笑道。
    冥冥之中他总有一种预感,倪彩衣这一去只怕是不会顺利……
    他虽然不清楚她的伤势究竟如何,但若要完全复原定然不是一件易事,否则其师张机也不会设法将其封入玉棺之中了。
    由此可见,张机也并非有十成把握可以治愈她的伤势……
    这点从当初那座地宫的布置便可以推测出来。
    一旦她的伤势无法复原,那处疗伤之地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她的埋骨之地!
    万幸的是,倪彩衣的伤势虽然未能完全复原,但至少已无性命之忧。
    又过了片刻,晨间的太阳终于自天际尽头冉冉升起;温和的光辉铺洒在二人的身上,顿时也将二人之间的离伤之意驱散了几分……
    晨光明媚的园中,二人静静的依偎在一起,心中的那深情却是萦绕不散,
    ……
    次日,倪彩衣走了。
    除了雷云与琴儿之外,她未曾惊动任何人。
    对此,雷云也是十分理解。
    她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身情感的人,那种哭哭啼啼的场景不适合她,也不是她希望的。
    那不但会令晏母、可儿等人徒增伤心与担忧,也会让她自己心中更加难过……
    因此,善后之事也只能由他去做了。
    其实,在倪彩衣离去之事上,所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雷云本人。
    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将辽东的一应军务、政务全权交代下去,从此再未迈出府门一步。
    这倒并非只是因为个人私事的缘故,而是这段时间辽东本就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
    该做的他基本上都已经做了,不该做的即使是做了也毫无半点益处……
    此时,他也该好生的歇一歇了。
    为了辽东之大业,这一年以来他一直是身体力行,从不曾有半点松懈,时至今日他真的已经有些累了……
    这是一种心灵上的疲劳……
    这就好比是在照料一个稚儿一样,既然他已经可以基本自理,那便应该适当的放手了。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两年又过了。
    此时,已然是到了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春。
    两年的光阴,辽东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尤其是农业、商业、教育等方面的改变最为突出……
    在农业方面,由于辽东官府进一步推行屯田制,奖励耕织;并且颁下严令禁止豪门大族兼并土地,大力兴修水利,最终使得辽东各地漕渠畅通,农桑兴旺,百姓户户丰衣足食……
    百姓富足起来之后,辽东的府库自然也变得殷实起来。
    由于连年的丰收,辽东各地官仓中的粮食早已是阜如山积。为此,辽东每年皆需新修出数座大仓用以囤粮……
    而今,辽东府库之中积蓄的粮食足以支撑辽东三军数年之用!
    商业方面,在雷云的大力支持下,辽东沿海的一些优良的港湾中均已建起了巨大的港口与庞大的商业船队,陆路通往各地的官道也已畅通无阻,这均为辽东商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官府的支持与种种的保护政策,使得辽东的商业迅速得以发展起来,那种“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场面已逐渐开始形成……
    农业、商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自从襄平的三座学院建成之后,辽东官府便开始逐渐在各个郡县兴建学堂,进一步执行雷云定下的兴学之策。
    两年的时间,整个辽东已是处处学风盛行,学术氛围浓厚,一批批无意于功利的饱学之士正渐渐向辽东三郡聚集……
    这些人虽然对于官爵不屑一顾,但对于学术的追求却是极为热衷;于是雷云便抓住了这一点,将前来辽东的学士们设法统统聘入了辽东学院之中……
    除农业、商业、教育这三大基本政策之外,辽东在渔盐业、冶炼业、采矿业、造船业、纺织业、染坊业、制瓷业、酿酒业等方面也是发展迅速;尤其是制盐业,为此雷云专门建立了盐铁司,将食盐纳为官府专营,并采用后世大规模晒盐的方法以海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