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四十二章 虎牢关前(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四十二章 虎牢关前(一)(第1/2页)

    董卓最终的下场固然大快人心,但眼下的他却是兵强马壮,势头正盛,麾下虎将众多,可谓天下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此时,府中大堂会集的皆是他手下的骨干谋士和将领。文臣有李儒、李肃、董旻等,武将有吕布、李傕、郭汜、华雄、张济、樊稠、杨奉、段煨等等,皆是能征惯战的沙场悍将!
    因此,董卓的话音一落,堂下的一众武将便纷纷出列请战,争执不下……
    此情此景,董卓自是心中大悦,但他毕竟是一个饱经世故的老狐狸,凡事还是十分谨慎,于是又向他女婿兼第一智囊李儒询问道:“文优啊,贼军将至,你有何良策?”
    李儒是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儒雅文士,生得白面长须,颇有风姿;只是那狭长的双目却是略显阴郁,偶然会闪过一丝精明的神采,看上去一副计高筹备的高人风范……
    作为董卓的女婿和谋士,李儒十分为董卓所信任,其计谋毒辣而阴险。董卓处理军中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他也曾数次向董卓献策,劝董卓趁乱进京勤王,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等都是他的计策,也的确是一位很有才干的谋士。
    见董卓开口相询,李儒当即躬身行了一礼,道:“主公,目下贼兵进军汜水关,其势正盛;此时主公可派一员大将率领数万精骑前往迎敌,但求挫其锐气……事成之后,只可于踞关缓守,不可与之交锋。贼兵远来,粮草辎重供给不易,且其内部不和,日久必然涣散,届时主公可亲率大军出战,则一战可定矣……”
    “哈哈哈哈……好!不愧是老夫的智囊,此计甚妙……”董卓听罢抚须大笑。
    少时,他扫了一眼堂下众人,高声道:“华雄何在?”
    话音方落,一名身长九尺,虎体狼腰的将领排众而出,“末将在!”
    “我即加封你为骁骑校尉,领精兵五万,星夜前往汜水关迎敌。待斩将立功之后,另有封赏……”
    “末将领命!”
    “末将愿同往!”
    李肃、胡轸、赵岑等将领亦挺身而出。
    ……
    且说诸侯联军这边,事情的发展也确如雷云所知的那样,众诸侯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已初现端倪。先是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贪功冒进被华雄斩首,后是袁术扣发先锋孙坚之粮饷,致使孙坚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败报传回联军大营,袁绍顿时大惊,当即便召集各路诸侯升帐议兵。
    “诸位……不想孙文台竟败于华雄之手。哼!前日鲍将军之弟不听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不说,还折去许多军士;而今孙文台又败于华雄……真是出师不利,锐气大伤。诸位,你们有何良策?”袁绍有些焦躁地望著台下众人,气急地道。
    他的话音落后,各路诸侯均是默然不语,场下一片静悄悄的……
    至于雷云,他可没那工夫去听袁大盟主唠叨,他的注意力早就集中在北平太守公孙瓒身后的三人身上。
    这三人中,居中的那人身长七尺余,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一副福缘绵泽之相,实属异人;右侧的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左侧那人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势好似择人而噬之猛虎,极为骇人!
    刘备!
    关羽!
    张飞!
    这三位耳熟能详的人物正如他以前所想象的那般,实属天生异人,风采不凡!
    刘备,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学家又称为先主。
    据文献记载,刘备是汉朝的宗室,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史称蜀或蜀汉。
    刘备、关羽、张飞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这里便不再赘述。不过,在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刘关张三人因势单力孤只得寄于公孙瓒帐下,不甚为世人所知。
    对于这三人的情况,在场的恐怕没有比雷云更清楚了。
    他心知刘备不但胸怀大志,而且品性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绝对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小强”式人物。因此,他心中虽然对这三人由衷敬佩,但却又不得不暗暗提防三人,甚至生出了强烈的杀意……
    原因很简单,这三人将来必定会成为他争夺天下的死敌!
    “走一步算一步罢……”脑海之中天人交战了良久,他最终还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眼下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都不是那么容易除掉的。况且,如今董卓才是大敌;如果他当真这么做,那和袁术等辈又有何区别?
    玉不琢不成器,他们的存在无论对他还是今后的辽东军未必没有好处……
    就在他暗中思考之际。袁绍也已注意到三人的存在,开口询问道:“公孙太守,你身后所立者何人?”
    公孙瓒闻言,当即起身并呼刘备而出,道:“此人为在下幼时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特此共同讨伐董卓。”
    “嗯?此人莫非是破黄巾的刘玄德?”曹操闻言亦起身道。
    “正是。”公孙瓒道。
    “呵呵……久仰,久仰。”曹操闻言礼节性地微微揖手,并未多言。
    公孙瓒见在场众人对刘备均未太在意,又道:“这位刘县令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
    此言一落,不少诸侯均是微微一惊,亦有人面上露出不屑之色;而雷云则是看客一般地含笑而望,并不在意。
    短暂的惊讶后,袁绍即令军士在公孙瓒旁设下一座,请刘备入座。
    对此,刘备道谢之后倒也坦然坐下,丝毫不在意一些人脸上的嘲讽之色。
    接下来的情况也正如雷云所知,不多时华雄便来盟军营前挑战;对此,盟军中亦有将领主动迎战,先是有袁术的上将俞渉出战,然后刘岱的上将潘凤随后而去,但二人皆被华雄斩落马下,盟军连折二将,众诸侯哗然。
    眼见再无人上阵,袁绍顿时许下重赏,然而营中众将依然无人出战。
    雷云身后的晏明倒是跃跃欲试,但却被他伸手拦下。
    华雄之勇他心里十分清楚,而此时他身边也缺少得力战将;因此他不愿让晏明前去冒险,更何况他本来便不愿意出这个风头……
    至于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关羽提刀出战,干净利落的取下华雄的头颅,使得全军震惊,刘备也因此被袁绍封为第二十路讨贼将军。
    华雄一死,西凉军数万大军立即溃退。雷云也与各路诸侯一道率军追击,以实力向众人展示了辽东铁骑的风采,大获全胜!
    不久,盟军便接到探子回报,言董卓闻败讯后即斩杀了袁隗满门,亲自率二十万大军分两路而来:其一是由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守汜水关,其二自己亲率兵马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人守虎牢关……
    由于虎牢关距洛阳仅五十里,兵马入关之后,董卓即命吕布领兵三万于关前扎下营寨,自己则于关上屯守。
    袁绍闻叔父一家为董卓所害,当即怒气攻心,几欲昏倒。但也不得不忍痛召集众人商议大计,而后令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