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第1/2页)

    []
    次日,王离率二十万大军,自长城大营北上,经河套(今内蒙古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北部地区),二十万大军换上日前扫荡回来的战马,然后过阴山,千里直奔狼居胥山以北……
    这是一次决定最后胜负的征战!
    这也是数百年来,中原对北方草原最深入的一次远征。
    奔袭千里之遥,直至匈奴的极寒边地,瀚海(今贝加尔湖一带,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
    这一次远征,也注定了将被载入史册,历史永记。
    而在长城大营,李阳自己留了三万大军,镇守长城大营。
    之所以要留守大营,这是为了防止万一。
    万一冒顿一早料到秦军会举大军追杀光至狼居胥山以北,故而反其道而行,也来一个乘机偷营怎么办?
    所以,长城大营必须留守三万大军,以策安全。
    反正,如果李阳是冒顿的话,肯定会趁秦军北征之时,乘长城大营空虚,而反夺秦军大营,亦或反夺河套的那六十万百姓及畜产。
    如果真这样,显然就能将战局扭转乾坤。
    只不过,李阳虽然有此防备,但却并不认为冒顿会有这么丧心病狂的想法,毕竟不是谁都能和自己一样敢赌。
    特别是冒顿,如果他赌输了,就会输掉全部。
    所以,冒顿应该是会回狼居胥山以北,只有回了那里,他才有兵源,有补给。
    …………
    在王离率大军远征之时,应李阳在捷报中的请求,从朝中调往东胡主导郡县置设的萧何,也赶到了长城大营。
    “恭喜院长,贺喜院长,北征数日,立下不世之功,震惊朝野!”
    萧何一到见到李阳,便笑呵呵地道起了贺。
    北征数日,立下如此功绩,确实值得一贺,这倒并非是拍马屁。
    李阳见到萧何,自然也是心中甚喜,笑道:“此次北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战果丰硕,亦是出乎本院之预料。怎么,朝中对此也非常震惊么?”
    萧何心想,这样的战果,连你自己都意外,朝中能不震惊么?
    当下,赶紧道:“朝中何止震惊,众人听闻您不仅将匈奴掳掠一空,而且还把东胡给统一了,无不惊倒一片,就连陛下也是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直道待院长凯旋之日,要率百官城外相迎。”
    “哦?哈哈哈!”
    李阳听到这话,心中大喜,虽然没能亲眼见到朝中大臣们的震惊表情,但却也能想像得到那个画面,不由道:“能得此战果,也皆靠陛下之信任。”
    做为一名穿越者,李阳深知功越高,越不可居功自傲的道理,因为历史上死在“居功自傲”上面的人可不少啊。
    萧何笑了笑,自然知道李阳的想法,于是也就不再夸赞,改而问道:“对于东胡郡县置设,院长有何计划?”
    李阳点点头,接着就把利用郡县制,分化东胡部族的想法讲了出来。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萧何的双手赞同。
    萧何处理内政,那是一把好手,李阳也十分放心将此事交托于他。
    聊完了东胡的事情,萧何便把九原郡的急奏转呈给了李阳。
    九原郡突然迁移了六十余万匈奴百姓,这对九原郡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
    因为李阳也是从东胡刚回来,事前也不知晓王离、章邯竟会掳掠匈奴百姓,所以对于九原郡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去处理。
    此时,见到九原郡的急奏,于是立即在急奏上批示个
    字:妥善安置,青壮入伍。
    这六十多万的匈奴百姓,既然掳掠到了秦国,自然就是秦国的百姓,所以须妥善安置,以待王离他们那边彻底将冒顿政权灭亡之后,这些百姓便可以重新迁入草原,利用郡县制,彻底的让草原稳定下来。
    当然,为了杜绝隐患,这六十多万匈奴百姓里面的青壮,也必须征入军伍,以此弱化匈奴民族的威胁。
    写下了个字的批示,李阳就有些头疼了。
    安置百姓,可以让九原郡郡守负责,但征兵组建匈奴新军的事,还必须派一位将领过去才行。
    要知道,六十万的匈奴百姓,其中青壮少说也有三五万,可是眼下的长城大营,都尉以上将领全都随王离出征匈奴了,可以说是近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如今的长城大营,只有六位中级将领,皆是都尉。都尉,能担得起如此重任吗?
    李阳可不太有那个信心。
    秦军的都尉,统领一营,三千兵,突然要派去组建三五万人的新军,这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干得来的。
    正在这时,一位都尉来到议事厅外,报道:“主帅,末将有事禀奏。”
    “何事!”
    李阳招了招手,示意其进来。
    这位都尉,非常年轻,大概二十来岁,长得是气宇轩昂。
    都尉入厅,行了一礼,道:“启禀主帅,如今我二十万大军随王离将军远征匈奴,末将担心冒顿反其道而行,乘机突袭河套,如此一来,我长城大营兵力突虚,一时难以援救,恐六十万匈奴百姓及畜产,再归冒顿所有,还望主帅多加提防!”
    一听这话,李阳愣住了。
    不由仔细的打量了一眼眼前这位年轻小将。
    王离、章邯等人都没有想到的问题,眼前的这一个小小的都尉,竟然是能够想到,这倒是让李阳颇感诧讶。
    要知道,这种用兵谋划之事,一般皆是大将来商议的,而都尉一般只管如何执行主帅及将领制定的命令就行。
    而眼前这位都尉,留守兵营,竟能替主帅考虑到这些风险,这便是最难能可贵的。
    而且,他的这个担忧,也并无道理,因为自己之所以留下三万大军,就是为了防患此事的。
    想到这里,李阳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你认为,冒顿不会回狼居胥山以北?而是躲在草原某处,等着我大军直奔狼居胥山方向时,便乘机夺回河套百姓及畜产?”
    都尉点点头:“虽然可能性极低,但……若末将是冒顿,便定会如此一博!”
    “哦,哈哈哈!”
    听到这话,李阳大笑了三声。
    一旁的萧何,也不由微微笑着点了点头,一脸欣赏的打量起眼前的这位年轻都尉,很显然,他也觉得这位都尉是一个将才。
    都尉见李阳大笑,还以为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不由疑道:“主帅为何发笑,若是末将说错了,还望主帅责罚!”
    李阳笑了笑:“你的担忧并无不妥,本帅之所以留下三万大军,便是防患此事。”
    “哦?”
    都尉一愣,不由尴尬有些难以自容,道:“如此看来,是末将多虑了。”
    李阳摆了摆手,笑道:“你能考虑到此事,本帅颇感欣慰,可见你心思慎密耳。”
    说到这里,李阳接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赵贲!”都尉回道。
    “赵贲?”
    一听这个名字,李阳一怔。
    因为这个名字,李阳可是极有印象的,秦末有一员大将,就叫赵
    贲。
    而且,历史上的这位秦末大将赵贲,名气虽不如章邯,但他却是战到最后的一位秦末名将。
    据历史记载,汉元年五月,刘邦率领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