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 第348章 348 打赌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 第348章 348 打赌(第4/5页)

    头几年阮文来114所参观的时候,他当时还亲自接待了。
    要是没当初的那点缘分,想来也不会有今天的合作。
    其实阮文本专业的内容忘了不少,再捡起来倒是不难,毕竟用大学老师的话来说“你们所学到的知识距离自动化领域最先进的研究落后二十年。”
    往前推二十年那就是九十年代。
    现在还在八十年代中,自己学的内容还领先于时代呢。
    她也不胆怯,大胆的提意见,“我觉得这里,是不是可以用一下咱们自己的中央处理器?”七十年代末国内无线电厂就仿制英特尔的cpu,比西德那边还要早上个把年头。
    据阮文所知,计算机院的秦院长他们也一直在坚持中央处理器的研究,和国际水准相差不算太远。
    “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想要出口国外的话,最好还是跟国际接轨。”
    沈所长在这件事上有考量,现在每天都能在电视上看到与国际接轨,有些接轨没必要,但既然是卖给人东西,自然还是要替买家考虑。
    不然,人家买家干嘛不选别家呢?
    他们更能提供贴心的服务,不是吗?
    “也是,是我欠考虑了。”
    阮文拿着笔在图纸上圈了几处,“您看着有用就做参考,没用就当没看见。”
    沈所长乐呵起来,他特别喜欢阮文的态度。
    这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难得脾气还那么好。
    他回去好好研究下。
    ……
    阮文第二天和那帮国营厂的厂长们又碰上了。
    114所的陈副所长带着人来参观,顺带着做推销。
    现在国内兴起了数控机床热,东北这边的几家机床厂都十分的抢手,114所不止是研究所,早前和其他机床厂合并,又跟哈工大那边有合作,这算是产学研结合的典型。
    年初的时候,一篇关于整套自动化生产线的报道让114所声名大噪,这段时间国内很多工厂都来咨询订单。
    南京这几个国营厂的厂长并不是什么稀客,类似他们的人还挺多。
    阮文只是打了个招呼,又跟沈所长聊了起来。
    “现在东北的机床厂有多少啊?”
    沈所长揶揄了一句,“你跟梁厂长合作那么多年,还不清楚?”
    这还真是把阮文给问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是真不清楚。
    沈所长倒是直接,“去年下半年,国家也在提倡进入自动化时代,当时有些国企开始引入数控机床,不过数量还少,今年倒是多了。”
    东北毕竟是共和国的长子,重工业发展基地。
    这种机床厂还真不少,但是能够生产数控机床的……
    “技术成熟的真不算多,现在都是匆匆上马,有的现
    在还在折腾,大概有那么十几家吧。”
    这种情况其实阮文在新闻上经常见到。
    今年大蒜贵,明年一股脑地去种大蒜,市场上大蒜多了,价格下了来,最后倒霉的却还是这些跟风的农民。
    工业产业或许不同,机床卖出去买家用不了,耽误生产最终的受害者是买家。
    即便是卖家这边赔钱,又能赔多少呢?
    阮文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您看能不能把这些能生产数控机床的厂子联合起来?”
    沈所长觉得自己膝盖一软,“阮文,你在开玩笑吧?”
    联合起来,这还得了。
    “我没开玩笑。”相反,阮文很是认真,“我是觉得,如果能够把这些厂家联合起来,由几个研究所做统一的指挥,这样出售的机床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质量得到保证意味着什么?
    那么购买的工厂不会在这件事上吃大亏,生产能够正常的运行,经济发展状况自然会趋向于好的那一方。
    沈所长听懂了阮文的意思,但这件事他办不来啊。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阮文你要知道,这涉及到整个东三省。”
    除去东北,其他地方也有机床厂。
    他们同样也会上马一些设备,开始生产制造数控机床。
    那些怎么办?
    “电子工业部是不是能管你们?”
    沈所长眼皮子一抽,他倒是知道,阮文和那位姜部长有些交情,可是……
    “阮文,现在是市场经济。”
    “但你们是国营企业。”
    阮文本来这次来沈阳的目的,就是为了来114所进行参观,和沈所长商量下博览会的事情。
    可有些事情,总是来得突然。
    时代赋予的使命很多,多到她可能忙不过来,她一个人哪有这么多的精力呢?
    可阮文觉得,自己能做的还是要略尽绵薄之力。
    “我先去其他机床厂看看,如果没办法联合起来,统一质量标准的话……”阮文皱着眉头,好一会儿才问道:“沈所长,您能和其他几个所联合起来,进行一下技术帮扶吗?”
    这话沈所长听懂了,“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他觉得阮文出去跑,大概率是没什么收获的。
    上午的参观因为阮文的“心血来潮”结束的有点早,她想了想出去打了个电话。
    秘书倒是十分客气,“姜部长出去开会了,大概下午四点钟才能回来。”
    阮文只能等着。
    但也没闲着。
    她又给谢蓟生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的想法给谢蓟生说了下,“小谢老师,你觉得这个有可行性吗?”
    沈所长并不看好,他觉得这想法有点太理想化。
    这么多工厂,又不是早些年,怎么可能想要统一经营呢?
    “有可行性,但不算太高。”
    阮文也知道是这么个情况,但总得尽力去做不是吗?
    “想要把这件事做好,你要做到恩威并施。”
    阮文连忙问道:“你说说看?”
    “可以举着电子工业部的大旗,跟这些机床厂说,电子工业部要拟定一个行业准则。这是威。”
    来自中央的威压。
    “而符合上面发布的产品质量标准的,你可以帮助他们打开海外市场。”
    这是阮文给与的恩。
    “地方的企业对中央多少还
    有些忌惮,国营企业担心资金,民营企业则是怕政策,所以跟他们商量这件事时,你要拿捏好分寸。”
    阮文连连点头,不愧是小谢老师,这要是走仕途肯定一把好手。
    “而海外市场是国内企业的终极梦想,尤其是东北那边的企业,你不妨提一下日本。”
    阮文有些兴奋,“东北对日本人最是痛恨!”
    “对,所以如果能够抢占日本人的海外市场,又能赚到外汇,甚至能够拿到更好的政策支持,我想他们会倾向于你的提议。”
    谢蓟生顿了顿,“所以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得到电子工业部的支持。”
    阮文倒是有那么个主意,“你说我用电子工业部的大旗去吓唬人,是不是也可以用民意来倒逼电子工业部一把?”
    这话引得谢蓟生一阵轻笑。
    阮文不满,“你笑什么?”当初谢蓟生险些去了电子工业部,若是他真的去了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