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化学在乱世苟活(穿书): 22、洗心革面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凭化学在乱世苟活(穿书)》 22、洗心革面(第1/2页)

    小城镇有点风吹草动,跟野火燎原差不多。

    昨儿晚他们正式捉拿何仁之,今日消息就透了出去。可见,大家伙平日看似在各过各的日子,但不妨碍竖起一只耳朵听听其他家的事儿。

    此事传得这般快,倒也不足为奇。何仁之身为怀远县令,只手遮天,坏事做尽,背地里恨得他牙痒痒的人多了去。恐怕白里夜里睁着眼睛,等他被下大牢,被砍头呢。

    听得她也知晓了这件事,子竞偏眸瞧过去:“小道长倒是消息灵通。”

    羽涅抿了抿唇,没点明谁告诉的自己:“嗐,我这不是听墙根,东一句西一句的,哪敢当真,不过是顺嘴瞎问而已。”

    捉拿何仁之,此事子竞本就没想保密,闹得满城风雨他也不在乎,最好传得更越远些。

    好让太守府那位,坐不能安,食不能咽,日夜悬心自动下水才好。

    他五指一收,勒住辔头,转眸望向前方:“何仁之被捕一事,确为实情。”

    她一听那大贪官进了大牢,心头欢喜得紧。此刻若不是在马上,定要手舞足蹈引吭高歌一番。

    “老天奶,终于,这个狗官终于被捕了,怀远的天终于亮了啊。”她向他细数何仁之这些年在怀远的所作所为:“小郎君都不晓得,那何仁之在怀远有多横行霸道。前些年东街粥铺的老掌柜,不过因着强制驱赶他们那些商户,要占地皮给自家亲戚开商铺用。”

    “老掌柜气不过,将他上一纸告到太守府,结果连个水花儿都没掀起。而那老掌柜最后还莫名死于一场大火,烧得尸骨无存。”说到粥铺老板之事,她音调沉了许多。

    子竞察觉到她微变的情绪,指节在缰绳上轻叩两下,语气听不出波动:“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何仁之往日犯下的罪,他都会一一偿还。”

    犯罪赎罪,杀人偿命,在他看来,这是不可逾越的规矩。

    听闻他这么说,她心觉此人真是个好官。

    她转念想着,何仁之被捕一事,外人看来实属突然。但凭借前世看多了电影,她暗暗猜度,他们定在暗中已调查许久,不然动作不会这么快。

    一时间,她连手中香梨都忘了吃,一直拿着望向他,思量着问:“小道斗胆问一句,你们玄策军…是不是早在背地里调查何县令了?”

    他歪头看她,轻笑道:“小娘子怪聪慧。”

    稍加推理就能得出的答案,他并未多疑,这句话顶多是客套。

    夸完她,他俯身将手里吃了一半的香梨,喂给了自己的坐骑:“何仁之身为怀远军政一把手,要捉拿他得有足够的证据,且又不可打草惊蛇,暗地调查是不可避免的事。”

    她忽然想到甚么,眼睛一亮:“是有人…找你们玄策军做主了么?或者说,是你们自己发现了猫腻。”

    玄策军总不可能无缘无故调查何仁之,除了这两条,不会有其他可能。

    如若有人相告于玄策军,她真好奇那人是谁,简直是怀远再生父母。

    子竞余光瞟了她一眼,应了声:“是有人状告。”

    他如此回答,不是为了保密,纯粹是因为不想多说。

    何况她身世虽清白,但他在她身上仍有诸多疑虑未消,说多错多,索性少说。

    见他言至此未再说下去,她以为他是为了守住相关秘密,加上官府的案子有一定敏感性,当即没接着追问下去。

    只是道:“何仁之会不会被判处死刑?”问这个,她忖度着应是没问题。

    “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私吞税银卖国通敌,虐民害物罔顾王法。”他悠然道:“此间罪状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他人头落地。”

    “何仁之竟、竟还有里通外国之罪?”她万万没想到还有卖国求荣这一条,显得异常震惊。

    “不然你以为,柔然人为何在距城七里外就声势浩大,而不讷于言,敏于行。”半夜摸城头讲究的就是个悄么声儿,若大张旗鼓,惊动守军,则夜袭之利尽失。

    经他这么一点,羽涅才恍然大悟,她一张笑脸不可置信:“所以从攻城开始,就是一场戏?”

    子竞默认。何仁之的事已成定局,无所谓瞒不瞒。

    见他如此反应,她心中逐渐有了一个清晰推论。

    此番攻城原是一场虚局,而玄策军却分毫不差地"恰好"赶到。按眼下境况,显然不是他们最初所言的,巡边之时察觉异动,遂发兵前来怀远。

    唯一可解的,只有一条,若菲早有谋划,岂能如此巧合?他们早就知晓,何仁之跟柔然人的密约。因而趁机借平乱之名,驻军怀远,好暗地调查何仁之贪墨通敌的罪证。

    现下看来,她深觉,或许连谢骋说遭人劫财受伤一事,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如果真是如此,能制定整个计谋,又能调动玄策军的只有一人。

    那个熟悉的两个字,倏然浮现在她脑海。

    她想了又想,思了又思,不可能罢。那祸国殃民的大奸臣桓恂,如何突然洗心革面,成个好人了?

    总觉得哪里奇怪,史书白纸黑字判定的奸佞,行大义之举,这根本不符合逻辑。

    她沉思着,这其中肯定有误会,或许桓恂背后另有他人出谋划策也说不准。

    念及此处,她轻咳了声,试着探问道:“何仁之一案,是你们统帅亲自经手指挥的?”

    她对自己的看法,他内心早已明了,也猜出她这么问的原因。

    他霎时来了兴致,回她:“小娘子这话问得有趣,玄策军上下,除了桓帅,还有谁能调动一兵一卒?”

    “我就说嘛,你家统帅真有济世之才,别人没办到的,你家统帅办到了。”羽涅悻悻笑了两声,咬了口手中的梨子。

    晓得她说的是违心话,他故意凑过去,开口道:“经过此事,小娘子觉得我家统帅为人如何?”

    《北邺覆亡录》为正史,她思量着,哪怕桓恂这件事做得没错,但不代表他为人没有问题。

    历史评价一个人,向来是综合性,并非从单一事件出发。

    她仍相信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可隔子竞面前,她断然不会说实话:“好…好得很,桓恂大人真乃民之父母,国之柱石,清正廉明,明察秋毫啊。”

    “有他当这个定北边军统帅,简直是我等平民百姓之幸。”她不忘解释:“我就说坊间里传的,根本是没头没尾的事儿。”

    听她说得天花乱坠,子竞唇角笑意更深,并未言语。

    一路闲谈间,他们几个很快到了灵宝观门前。

    三人勒马停驻,各自系好缰绳。

    羽涅打算取下马背上的包袱。

    她两手一提,沉得她又放了回去。

    子竞瞥见她包袱沉甸甸的模样,踱步近前:“小娘子这行囊里,莫不是装了石头?”

    她吟吟朝他一笑,故作娇嗔:“可不正是?路上还分了小郎君一块尝鲜呢。”

    子竞作势揉了揉下颚:“怪不得我觉得你那梨子,颇为硌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